马新贻与袁世凯父祖两代交情,被刺杀后,只有袁世凯养父为其鸣冤

晚清时,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杀后,清廷派数批大员审理此案。结果只得出了一个“凶手张汶祥挟私报复杀人”的结论,并以此草草结案。因为案情重大,审理此案的不仅有朝廷派来的刑部尚书郑敦谨和他带来的刑部满、汉两位郎中伊勒通阿和颜士璋,还有新到任的两江总督曾国藩及一众本地官员。既然案子已审理完毕,就要具结上报朝廷。按照惯例,每个参审的官员都要在上报给朝廷的结案奏章上“书诺”,以表示自己对这个案件审理结果得认可。当时几乎所有参审此案的官员都已“书诺”,只有两人对这个案子的审理结果表示质疑,不肯在结案奏章上“书诺”。他们还多次向主审郑敦谨提出:凶手张汶祥背后定有人指使,不然单凭他一人,怎么能如此容易刺杀一位护卫森严的封疆大吏?这两个不肯“书诺”的人中,有一位是“江宁盐法道”袁保庆。

袁保庆,河南项城人,也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袁大总统——袁世凯的养父。项城袁家的兴盛,起于袁保庆的父亲那一辈。袁保庆的父亲名叫袁澍三,袁澍三有个弟弟叫袁甲三。他们兄弟二人曾于同一年考中秀才,这在小小的项城县一时间传为佳话。袁澍三在中了秀才后,由于他是家中长子要承担养家的责任,所以袁澍三后来并没有继续科举之路,而是以“廪生”岀任河南陈留县学训导。但是他的二弟袁甲三却接连考取举人和进士,从而为项城袁家光大了门楣。袁澍三共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袁保中,也就是袁世凯的生父,次子就是袁保庆。只是后来袁保庆人到中年,还没有儿子。他的兄长袁保中就把家中年仅七岁的庶四子袁世凯过继给弟弟为嗣子。

回过头再说马新贻被刺的案子,那么多参审的官员都在结案奏折上签了字,而他袁保庆为什么不肯签字呢?其实袁保庆这么做,一半是出于公义,一半是出于袁家两代人与两江总督马新贻的深厚交情。

袁、马两家的交情起于咸丰四年(1854年)。是年初春,皖中大地是乍暖还寒。时任安徽庐州府合肥县知县的马新贻惶惶如丧家之犬,是东躲西藏。因为就在不久之前,庐州府城被太平天国春官正丞相胡以晃攻破。新任安徽巡抚江忠源战死于城内,庐州知府胡元炜叛变投敌。马新贻这个庐州府首县,因为在城外办团练而逃过一劫。太平军在占领庐州城后,是四处派兵追剿清军残部。看到太平军来势汹汹,马新贻耗费数月才拉拢起来的数百人马是一哄而散,跑个尽光。只剩从山东老家带来的几个仆从还留在身边。别人能跑,他这个合肥知县却不敢随便乱跑。有清一朝,地方官是有守土之责的。虽然此时合肥县内到处都是太平军的身影,马新贻这个县太爷也只得在县内躲躲藏藏,寻找机会。

就在马新贻快要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探听到消息:前江南道御史,现督办安徽团练的袁甲三正扎营在合肥县南端的三河镇。马新贻主仆数人是直奔袁甲三军营而来。

袁甲三一个京官御史,怎么会跑到安徽办起了团练呢?这其实跟一个后来的大人物有关系,他就是李鸿章。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咸丰三年(1853年)他在京任翰林,做着清贵词臣。这时太平军有向皖中进军的苗头,一直想建功立业的李鸿章就鼓动他的同乡——工部侍郎吕贤基回安徽办团练。结果不久朝廷就任命了工部侍郎吕贤基为督办安徽团练大臣。而吕贤基离京前又请求朝廷派兵部给事中、江南道御史袁甲三随军帮办军务。

当吕贤基一行人刚进入安徽境内就传来了安徽巡抚蒋文捷战死安庆的消息。军情紧急,吕贤基等人立马就投入到对太平军的作战中。只是吕贤基等人刚到安徽,并没有组织起多少人马。所以在一次守卫庐州府舒城县的战斗中,督办团练大臣吕贤基在城破后投水而死。这样本来帮办军务的袁甲三就全面接手了吕贤基督办安徽团练的重任。

马新贻在拜见袁甲三之前心里是忐忑不安的,他不知道自己一个丢土失地的知县会不会受到袁大人的训斥。然而袁甲三在面见马新贻的时候,并没有斥责他,而是对他安抚道:谷山老弟(马新贻字谷山),你受苦了。这次庐州失守,江中丞为国捐躯。皖省贼情甚是猖獗,合肥一县更是长毛肆虐,真是难为你这个县太爷了。我奉朝廷之命接手督办安徽团练,一时间也是千头万绪。你我老家相距不远,咱们算是半个老乡。谷山老弟你就留在大营中为我分忧一二。马新贻正为下一步出路而发愁,闻言大喜。就这样马新贻暂时留在袁甲三军营中为他岀谋画策。

马新贻从吏部分发安徽出京至此,已当了6年的亲民官。所以他对如何掌控地方民情很是熟稔,这对一直任京官的袁甲三帮助很大。袁甲三也对马新贻表现出来的才干很是欣赏。

数月后,清军在皖中的情形好转。除了安庆、庐州等一些府、县城池还处在太平军的占领下。大多数的乡村、集镇都是由清军与太平军交错控制。马新贻这时也在袁甲三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支由他统领的团练武装,并且马新贻也时常领兵跟随袁甲三与太平军作战。

马新贻虽然是文官出身,但是他带兵打仗也有一套。咸丰五年(1855年),马新贻跟随钦差大臣袁甲三攻打庐州府下属的巢县。当时太平军从庐州府城派兵来援,袁甲三让马新贻带兵阻击。马新贻是成功得击退了来援的太平军。接下来,他又跟随袁甲三攻破了太平军据守的盛家桥、柘皋、三河等地。数月后,袁甲三会同江南提督和春、安徽巡抚福济等路人马收复了被太平军占领的庐州城。马新贻因为数年积累下来的战功,被朝廷升为庐州知府。

话说,马新贻在袁甲三军中的这段时间,袁甲三的侄子袁保庆正好也来到袁甲三军中,跟随他的叔父读书、历练。进士岀身,又当过两任知县的马新贻无疑是他经常请教的对象。由此马新贻和袁保庆两人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袁甲三的侄子袁保庆,为人果敢,有股豪侠之气。最典型的事例是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军围攻庐江县城。守城的庐江士绅吴廷香派其子吴长庆向袁甲三大营求援。由于太平军势大,袁甲三手下众幕僚都不主张派兵救援庐江,唯有袁保庆一人力主救援。虽然最终袁甲三没有派兵救援庐江,但是袁保庆的表态让吴廷香之子吴长庆很是感激。吴长庆也因此和袁保庆结为盟兄弟。吴长庆后来成为淮军重要将领,他在1882年出镇朝鲜的时候,把袁保庆养子袁世凯带入军中。袁世凯就是从吴长庆军中开始进入得仕途。

再说马新贻,他岀任庐州知府后,不仅要管理民政,而且还要时常领兵同太平军作战。几年下来马新贻也立了不少的功劳。清廷先是给马新贻加了道台衔,后又让他署理按察使。就在马新贻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他又遭遇了一次重大挫折。咸丰八年(1858年)9月,太平天国前军主将陈玉成率兵攻打庐州城。城内的马新贻不敌,兵败逃走。因此他受到朝廷革职留任的处分。

马新贻被革职留任后不久,他的母亲去世了。马新贻只得回乡守制。这次又是袁甲三,他和时任安徽巡抚翁同书一起奏请起复在乡丁忧的马新贻。很快朝廷下旨让马新贻回安徽任职。

重回安徽官场的马新贻是如水得水,他先是署理按察使,后又署理布政使,不久实授安徽布政使。几年下来,马新贻大小事情办了不少,被上司称为安徽第一能员。也因此,在同治三年(1864年)马新贻升任浙江巡抚。

当马新贻升任浙江巡抚的时候,他官场上的恩人袁甲三已于同治二年(1863年)死于漕运总督的任上。而他一直以世兄弟相称的袁保庆正在河南以道员候补。于是马新贻保举袁保庆赴浙江补用,结果朝廷没同意。同治七年(1868年)八月,马新贻调任两江总督。他再次向朝廷奏请派候补道员袁保庆赴两江任职。这次朝廷考虑到马新贻在两江面临的复杂局面,特授袁保庆“江宁盐法道”,赴两江总督府所在的江宁任职。

两江一直是大清最重要的赋税来源地,虽然被曾国藩从太平军手中收复已有数年,但是它依然面临着如何重建的问题。马新贻一到两江,他就主抓两点。一是大兴河工、整理漕运,快速恢复民生。二是抓捕盗贼、遣返散兵游勇,整顿社会治安。袁保庆正是被马新贻要到两江来帮他整顿社会治安的。

袁保庆在安徽跟随叔父袁甲三的时候就经常参预军务,并且在一次清军收复六安州的战斗中亲自领兵上阵。1858年,袁保庆回河南参加乡试,更是高中举人。此后他就留在家乡帮顺天府丞毛昶熙办团练。河南一直是捻军的活动地带,因此袁保庆长期领兵同捻军作战。1863年,袁保庆领兵斩杀进犯河南项城的捻军李如松部3000余人。他也因此功获加二品“盐运使”衔。袁保庆有长期领兵作战的经验,和行事果敢的作风。这正是两江总督马新贻让他整治两江,特别是江宁地界治安的原因。

袁保庆一到江宁,两江总督马新贻就让他管理督标营务处,负责整治江宁地界的治安。江宁地界的治安如此难以整治,这跟湘军有很大的关系。1864年,曾国藩攻取太平天国“天京”后不久,他为了向清廷表示忠诚,就地解散了大量的湘军部队。虽然大部分湘军人员在领了遣散费后,回了原籍。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被遣散的湘军人员因为散漫惯了,不愿回乡种地,就留在江宁一带四处游荡。当这些人把手中的遣散费花光了后,他们就开始干一些违法的事。官府也拿这些人没办法,你一抓他们,就总有出身湘军的官员为他们说话。结果官府只能大事化小,一放了之。

袁保庆到任后,是大力整治江宁及周边的治安。他的手段很强硬,对那些作奸犯科分子,坚决打击。就连那些跟诸位湘军大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散兵游勇,袁保庆照样是该抓得抓,该杀得杀。很快,江宁地界的治安为之一变。但是也让一些受过处罚的人记恨上了袁保庆及他身后的总督马新贻。

马新贻在袁保庆等人的配合下,很快在两江打开局面,取得了不少政绩。只可惜他上任两江总督还不到两年时间,就被刺杀了。马新贻的突然被刺杀,让袁保庆感到无比得震惊和悲痛。他非常渴望查出案件真相,还马新贻一个公道。然而清廷派来审理“马新贻被刺案“的郑敦谨等人却对此案不肯深究,草草结案,这让袁保庆愤怒不已。只是当他向主审此案的刑部尚书郑敦谨表示自己对审理结果有质疑时,郑敦谨一句:你们一定要牵连出某人,某支军队才甘心吗?让袁保庆沉默了,他知道朝廷是决不会允许“刺马案”的真相浮出水面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项城   太平军   庐江   咸丰   团练   湘军   养父   巡抚   总督   安徽   交情   朝廷   袁世凯   马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