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网回应网民未注册却收骚扰短信?信息安全隐患治理刻不容缓

未注册珍爱网却收到骚扰短信,珍爱网称系不法分子冒充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多位女性反映自己未注册珍爱网却收到了自称珍爱网红娘介绍的男嘉宾骚扰短信、电话。另有多位女性讲述自己有收到自称是珍爱网红娘的短信、电话骚扰的经历。

珍爱网一位工作人员对此表示,这类账号查询大多都是境外的虚拟号码,珍爱网看到类似的情况存在电信诈骗风险的会立刻提醒对方。针对目前发现的虚假诈骗信息,珍爱网称已经向监管部门举报,并同各地警方展开深度合作,加大网络诈骗打击力度。

有律师表示,借珍爱网名义发疑似诈骗短信这类行为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如果发送该短信是用以诈骗,不管有没有骗到钱,都属于电信诈骗”。现在注册App、填写问卷、移动设备扫码等行为均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漏,保护个人信息要做到不登录不安全网站、不打开危险链接、不注册非官方App等。

图:“珍爱网”近7日相关文章情感占比分析(来源:人民众云)



珍爱网VIP会员身份信息真实性存疑,屡陷诈骗风波

珍爱网创始于2005年,是国内头部相亲平台之一。此前曾有多起该平台涉及“杀猪盘”骗局,骗情骗钱、信息倒卖的相关报道,引发了公众对其审核缺位、未尽到风险提示义务等问题的质疑。

据新浪财经报道,一珍爱网线下VIP会员称,在她缴纳18800元会员费后,珍爱网介绍给她的30岁男性会员的婚姻状况是已婚,并育有一女。交往一年后,才发现实情。该会员称,交往期间上述男性会员以“信任才能继续谈恋爱”等理由,先后让她转账7万余元,并要走她父母养的两岁拉布拉多犬,给了自己的妻子。


对此,珍爱网官方回应称婚况核实不了公司无责。对于会员信息中提到的“双重认证”指的是会员注册时,需要身份证以及人脸识别,这称为“双重认证”。目前,婚恋平台仅能做到实名认证,婚况、职业、教育背景等其他信息的真实性均无法核实,合同中要求,自己对自己的单身承诺和所提供的资料负责。

有律师认为,平台既然收取费用提供服务,对于人员的注册就要进行严格的审核,毕竟涉及财产关系、人身安全关系等重要事项。尤其是作为婚恋网站,对于会员的婚况这种最基本的信息,应有更加严格的审核标准,尽量提供比较详细的资料,不能以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为理由不审核。



婚恋网站违规乱象频发引发信任危机,平台治理亟需加强

据新华社报道,所谓“杀猪盘”,是指诈骗分子利用网络交友,诱导受害人投资赌博的电信诈骗方式。

近年来,各地警方加大了对“杀猪盘”骗局的打击力度。多地警方侦破大型“杀猪盘”电信诈骗案,启动反“电诈”清查专项行动。为遏制“杀猪盘”乱象,2017年民政部等多部门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实名认证和实名注册在婚恋交友平台的严格执行,加强对个人用户信息保护的监督执法,依法整顿婚介服务市场。

近年来,涉及婚恋网站卷入诈骗类话题和案件仍时有发生,珍爱网“诱导消费”“虚假宣传”“交钱不退”等问题也成为许多用户投诉的重点。

中国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网络安全法和《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均对网络实名制提出了具体硬性的要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对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等权利作出了明确权责划分。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陈音江指出,“婚姻涉及双方财产安全,不同于普通产品及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受到大环境影响青年婚恋的方式也由现下向线上倾斜。线上婚恋平台需求旺盛,更加需要规范的监管。正如业内人士指出,婚恋网站违规乱象频发已经遭遇了信任危机,平台应该有义务对用户的关键性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如果没有尽到信息审核义务,需要承担一定责任。

对于婚恋网站用户被侵权及遭遇诈骗的事件,相关部门应严格监管调查。同时,平台要从技术层面提高识别“虚假信息”的能力,符合实名制的要求,切实履行自身的监督责任。消费者也应保持警惕、提高自己对骗局的辨别能力,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赵婧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珍爱   短信   信息   刻不容缓   婚恋   骗局   安全隐患   网民   财产   电信   会员   平台   网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