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题材剧:观众需要被尊重而不是被讨好

□李雨鑫(西南交通大学)

近来,打着“轻喜剧”旗号的《卿卿日常》自开播以来便热度不断,号称“关注现代女性职场困境”的《爱的二八定律》同样也收获了较高热度。这两部电视剧热播的背后,其实是近几年来国产女性题材剧的“爆发”。这类女性题材剧通常以“关注女性困境”“女性独立自立”“girls help girls”为宣传点和卖点,希望能够助力观众价值观念的进步。但也有网友表示,这些女性题材剧只是将女性主义作为一个“流量密码”来讨好观众,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助力女性主义的进步。

国产女性题材剧在近几年的“爆发”实际上是国内女性主义事业发展的产物。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进步和舆论环境的改善,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困境与不公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主义者为了女性权利而发声、行动甚至是斗争。从“高铁售卖卫生巾事件”到“女性职场歧视问题”,女性困境越来越多地、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人们迫切地希望通过发声、行动来改变这种不公甚至是压迫的现状,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在这种情况下,“女性独立自立”“girls help girls”等词自然成为人们的心声与呼唤。

而这种呼唤在影视行业内的表现则为,观众逐渐厌倦于传统父权体系逻辑下的影视剧叙事,厌倦于作为男性附庸的扁平化女性角色,厌倦于女性为了吸引男性注意力而“雌竞”的情节(编者注:“雌竞”现在更多指的是女性把男性的爱当作是竞争的筹码)。观众们更希望有真正看到女性困境,体现女性魅力与价值,将女性角色作为独立个体进行塑造的优秀影视作品出现,这种呼唤便为女性题材剧的“爆发”提供了市场土壤。

于是,部分制作方敏锐地捕捉到了观众的需求,投身到女性题材剧的“创作海洋”中,塑造出一个个看似清醒独立、善良正直的女性角色,力求引起观众共鸣,收获热度与好评。但现实状况是,部分制作方只是把“女性主义”“女性题材”作为一个“流量密码”,在不断地消耗女性主义。他们只是在非常刻意地、机械地搬运网络热门议题,努力让剧目“凑上”女性主义话题,将女性主义作为宣传营销卖点在不断地收割流量热度,为经济效益而服务。与其说部分国产女性题材剧是在迎合观众需求,倒不如说是为了讨好观众而生硬地上价值,让剧集“蹭”女性主义的热度。

诚然,在市场逻辑下,任何影视作品都需要考虑到观众的需求,要在赢得观众注意力上狠下功夫,但部分女性题材剧对观众的“讨好”则显得过于刻意。以《卿卿日常》为例,很多网友夸赞《卿卿日常》中角色“人间清醒”,是一部女性主义群像剧,剧中关于女性身材焦虑、故事情节套路化等网络热议话题的回应也很真实。但这部剧对于女性主义的讨论依旧浮于表面,深度有限,更像是为了“拿捏”观众而刻意设计、为了上价值而上价值。这种浮于表面的讨好本质上还是部分制作方为了经济利益而走的一种“捷径”,这种讨好并不会对女性主义和影视业的发展有实质性的帮助,反而可能是让资本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正如上文所说,这种“讨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影视剧市场对女性主义的关注与重视,但这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我们在复杂的社会和市场环境下做出的“自我安慰”?其实,观众不需要制作方如此刻意的“讨好”,只需要制作方能够尊重观众,能够真正用心地讲好故事,塑造丰富饱满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为了可以讨好观众而“拼凑”起来的悬浮人物角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题材   观众   女性   助力   自立   热度   困境   流量   日常   角色   男性   独立   需求   价值   女性主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