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正式进入“新时代”

上个月银行理财市场发生的“血雨腥风”,回想起来依旧心有余悸;市场为之一震,投资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局面打得是措手不及。

发生了什么?

来自wind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11月16日,在3万只银行理财产品当中,最近一周出现负收益的理财产品数量超过了1万只。12月2号的数据显示,破净的产品为4000只。

有投资人感叹,继股票和基金赔钱之后,连“稳赚不赔”的银行理财都开始亏损了。正应了那句话,2022目标保本-连狗都觉得好笑。

对于保守和稳健的投资人而言,把银行理财当做收益率略高的存款,虽然收益不高,但是每次到账都会收货“稳稳的幸福”。可就是这样稳健的理财,居然还能够连续亏损多日,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实际上,这根本就不算什么新鲜事。

将时间拉回到2020年6月,彼时的银行理财早就出现了负收益的情况。只不过那个时候,还处在《资管新规》的过渡期,负收益理财产品数量有限,占比不高,并没有引发市场热议和如此广泛的关注。

如果说2020年只是一个开头的话,那么今年3月这一波的理财产品的破净,就是另一场投资者教育。彼时市场上,有3600只银行理财收益为负,净值破1的产品数量超全部银行理财数量的13%。

而这一次的理财破净,确实不属于新闻。

只不过这一次破净产品的数量和规模,不可与前两次同日而语。

收益缘何大幅波动?

简单总结,无非就是股债双杀。一个是股票小年,一个是债券市场的快速下跌,合在一起就是今天的局面。

更为要命的是,许多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已经处罚巨额赎回机制,加速股票和债券市场下跌,市场下跌带来净值下跌,负反馈有加速之势,所以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伐。

11月以来,债券市场调整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堪比2016年的债灾。

债券由于自身存在的偿还刚性,天然是多头市场。多数时候,是牛市行情或者中性。但是一旦出现翻转,容易出现踩踏。

毕竟是机构投资者的市场,情绪的传染和踩踏会比较严重。就如同一群行走的大象,突然调转方向,引发的就是“地动山摇”。

当然,这是面上的描述。具体原因,许多专业机构已经做了非常详尽的解答。

很多人感慨万千,但是在大趋势面前,显得是如此弱小和无力。

传统的银行理财,由于采用成本法估值,带有一定的刚兑性质。今后以市值法估值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本质上已经和公募基金一样,升息版的“银行存款”应彻底告别历史。

过去的银行理财,买入并持有,是债市的稳定器。净值化管理之后,考虑的就和公募基金一样,流动性、性价比、久期以及随时而来的赎回。这一转变,带来了交易的活跃度,也带来了净值的波动。

而这一次理财净值的下跌,就是对这一波动的最好注解。

对于投资人而言,该何去何从?

如果没有赎回的,建议持有。债市有着天然的多头属性,不会因为一时的回调带来长久的下跌,而且随着外部市场加息的趋缓和国内的定向降准,净值回升不过是时间问题。很多看似夸张的亏损,不过是单日下跌幅度的年度化,极大地放大了亏损和投资者情绪,加剧了市场的反馈和波动。

如果已经赎回发生亏损的,那就只能当做是一次投资人教育。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亏损一回来的深刻。这就是人性,没办法。然后明白银行理财净值波动的逻辑,下次擦亮眼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银行理财进入了新时代,很多人思维和认知停留在过去;

突然而来的转变,猝不及防,只能骂娘;

但是,骂归骂,面对现实,接受改变,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财富保驾护航

每个人,都是个人财富的第一责任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银行   多头   净值   投资人   理财产品   债券市场   收益   正式   基金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