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投入怀抱的露营经济,青岛张开的双臂足够大了吗?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熠 青岛报道

从城市郊区的山间水边,到城市周边的绿地公园,一顶顶帐篷和欢笑的人群让露营成了城市生活的一道新风景。

亲近自然,适合举家出游,又让小范围的社交避免室内聚集,露营能充分满足旅游消费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的需求,让露营经济成为当下最火的旅游概念。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的4.7万家露营产品相关企业中,近半数成立时间在1年以内,仅今年1至4月就新增7200多家。

从2022年上半年开始,露营开始在青岛也火了起来。露营经济对很长产业链都具有带动作用,青岛作在露营经济的风口中,应将城市的全域从为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目的地,升级成为露营目的地,让露营经济成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力且可持续的推动。

青岛:天然的露营目的地

面向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湾区大都市的青岛,在环绕胶州湾并向东西延伸的漫长海岸线上,拥有山海相间的独特景色以及多样化的海岸带形态,为露营提供了无数天然的优质营地。

而青岛近年来着力推动的城市更新和建设行动,对青岛的城市的空间和功能进行了新一轮的规划和布局,更多的公园、绿地、湿地被建设,城市内和郊区适合露营的营地空间也进一步得到释放,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也为露营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中央的多项政策文件,更是充分释放了利好。

文化和旅游部等14个部门于近日印发《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支持经营性营地规范建设,依法依规发展露营旅游休闲功能区,大力发展自驾车旅居车露营地、帐篷露营地、青少年营地等多种营地形态,做大做强露营旅游休闲上下游产业链,提升全产业链整体效益;并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点、环城游憩带、郊野公园、体育公园等,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划出露营休闲功能区,提供露营服务。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共同印发的《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涉及“露营”的内容多达14处。

青岛作为传统上山东乃至华北的旅游目的地,一方面充分发挥天赋的旅游资源优势,另一方面辅以针对性的建设和推动,培育露营经济在青岛全域内的快速发展。

随着全市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的开展,文旅产品的供给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露营更将青岛的文旅要素“连珠成串”,提升青岛露营休闲旅游在国内的影响力,让青岛在露营经济的风口中,升级成为传统旅游腹地的露营目的地,将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又一有力且可持续的推动力。

“露营+”让小帐篷覆盖大经济

在露营经济下,一顶顶帐篷不仅撑起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更为促进消费打开了一扇大门,相较于传统的旅游业,露营经济“一业带百业”的带动效应更加突出。

露营经济涉及的产业链非常长,上游连着营地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中间连着房车、帐篷、服装、小家电、预制菜等工业消费品,下游则连通餐饮、文娱、购物等多元化消费场景,每一个环节都蕴藏着可以深挖的消费潜力。把握好露营这一消费新风口,将露营产业链带来的消费潜力导入城市,有利于提升城市全产业链整体效益,助力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

而且露营经济的场景化特点,让露营天然就是“露营+”,具备了与各种其他消费场景相融合的能力,和捕捉消费热点的能力。

近段时间,从“围炉煮茶”到“户外看球”,露营休闲快速与热点的新场景、新话题、新体验融合,让露营从形式到内容不断丰富拓展。

而从更大的视野来看,在消费者“安营扎寨”之后,以露营为切入点,与体育、住宿、研学等多种业态实现有效地连接与融合,不仅可以扩大露营经济的带动效应,同时更能创造多元化、创新性的露营业态,打造露营产品独一无二的吸引力破解营地同质化竞争难题。

政府也可以鼓励和引导营地与文博、演艺、美术等相关机构合作,结合音乐节、艺术节、体育比赛等群众性节事赛事活动,推动“露营+”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也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应有之义。

而这对于一直以来着力打造博物馆之城、会展之城、电影之都等多元文化交汇的青岛市,更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青岛   经济   风口   营地   产业链   双臂   帐篷   目的地   怀抱   场景   城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