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青州云门山的前世与今生的奥妙所在

当我们翻开《辞海》查找“寿比南山”的典故,不曾想“寿”和“南山”竟皆出自于山东省潍坊市青州之山——云门山。初夏时节,繁花簇拥着一条蜿蜒的花径,薄雾中的前方是黛黛青山,层层古柏。

大禹分九州,我最中意海岱间的古青州。位居最东方、“其色为青”、雄跨陆海,拥有无与伦比的诗意和生机!好一方心灵的净土!只有去过云门山的人,不知不觉中多了几分飘逸脱俗。古韵古香,价格公允,延续着云门山历史厚重的感觉。

在青州必去范公亭重寻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和李清照“绿肥红瘦”的韵致。

我在历史风云中穿梭中,我在古青州。最值得去探访的就是云门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是1985年山东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山东省青州市城区南部,海拔421米。平原拔笏,松荫盖足,山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鲁中名山。主峰大云顶,有洞如门,高宽过丈,南北相通,远望如明镜高悬,夏秋时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如滚滚波涛,将山顶庙宇托于其上,若隐若现,虚无缥缈,宛若仙境,蔚为壮观,谓之“云门”,或称“云门仙境”。在山东乃至全国享有盛誉。

 云门山森林幽深,空气清新,环境静谧。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人称“铁面御史”的赵抃曾于熙宁知青州,他在《咏云门山》一诗中赞美云门山曰:“十里峥嵘到忽平,兀然如觉梦魂醒。石通幽室心生白,径拥寒云步入青。一水下窥绝线,两山前列似开屏。重城归去仍堪喜,岁年稔人家户不扃。”黄庶(黄庭坚之父)曾任青州通判,也赋诗赞美云门山曰:“区区霸迹欲知小,试绝大云孤顶看。老僧指我日上处,镜面泻出黄金盘。


我们在繁花簇拥着一条蜿蜒的花径前行,薄雾中的前方是黛黛青山,层层古柏。踏上登山的台阶,听松涛汹涌。隋唐的道观、庙宇和石窟、明代的摩崖大寿、历朝名臣清士的题刻,古青州的文化脉络仿佛凝聚一山,恍若宝藏,在重山古柏的掩映下散发光芒。走至明代摩崖巨寿前,顿生“人无寸高”之感。此“寿”古朴磅礴,仅“寸”字就有两米多高,为天下之最。山顶西峰有云门洞,云雾穿洞而过,是谓“云门仙境”。而“云窟”,则是仙境之源,有云雾从窟中冉冉升腾。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中《李道人独步云门》所提“云窟”即为此处。


西望,即是佛教胜地驼山。驼山东南处有号称世界之最的山体巨佛,全长2600米。公元552年—576年由密教修凿。佛口从不同方位看去有开合的变化,是真正的佛祖山、中华瑰宝。它与“齐鲁石窟之冠”——驼山石窟造像群、龙兴寺组成了三位一体的庄严佛国。

最吸引我们的是青州云门山云门洞旁的悬崖上镌刻着巨大的“寿”字,被誉为天下第一寿。它通高7.5米,宽3.7米,仅寿字下面的“寸”部就高达2.3米,故在青州民间有“人无寸高”的戏语。关于青州云门山“寿”字的传说,至今还流传着。弘治十二年(1499年)皇帝朱见深的第五子就藩青州,称衡王,共传六代七王。“雪蓑献寿戏衡王”的故事就发生在第二代衡王朱厚淳时期。 当年,衡王过寿,发出告示:寿礼最珍者,请首席首座。届时,青州的文武百官、豪绅贵族为了讨好衡王,抬猪羊,携厚礼,蜂拥而至,好不热闹。献礼毕,百官们各怀鬼胎,无一人敢去首席就座,全在偏席吃茶。

时近正午,从大门外进来一个人,他衣衫褴褛,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且两手空空,却旁若无人的径直到首席坐定。众官见了即惊又妒,挤眉弄眼,咳嗽扬声:何许人也,献有何礼?其貌不扬者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对大家说:“鄙人礼品最珍,诸位请随我来!”至午朝门外,挥手向南,口称:愿衡王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众人抬眼看去,只见云门山峭壁上有一巨大“寿”字闪闪发光,光芒直射王府。众人惊叹不已,目瞪口呆。过了多时,衡王细看那字,只见那“寿”字下面的“寸”部少了一点。

衡王忙问那人这是怎么回事,衣衫褴褛者笑曰:“众官以貌取人,不辨贤能,那一点就随它去吧!”衡王整衣上前,纳头便拜,口称:“知错知错,先生有何补救之术?”那人说道:“好说,我自有办法。”他命文武百官一起动手,撩水磨墨,众官虽有不快,但又不敢不从,个个累得汗流浃背,精疲力竭,一天一夜之后,那人吩咐取来绸缎两匹,卷作一团,向墨盘中一抹,信手向南抛去,绸团凌空飞起,直朝大“寿”而去,正好补上了那一点,众人拍手叫绝。随着那一点的形成,又是一阵强烈的金光闪耀,耀得众人眼睛都睁不开。据说这光向北一直照射到渤海之滨,在青州城的北边便出现了寿光县。

这神奇的现象让大家惊叹不已。那衣衫褴褛之人就是雪蓑,在宴席上出尽了风头,让文武百官羡慕极了。酒足饭饱后,衡王带领大家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云门山上,一路上还暗自盘算雪蓑用了多少金子才铸成了这个寿字。可到了寿字前一看,衡王才发现自己上了当,原来这个寿字是用红泥巴糊在山崖上,外面贴了一层麦秸皮,阳光照在上面一反射,便金光闪闪。衡王恼怒之余,却又舍不得这个寿字,于是找来青州最好的石匠,把寿字刻在了山崖上,寿字留住了,金光却永远消失了。


其实这个巨大的“寿”字,是明朝嘉靖三十九年九月初九(1560年)衡王过寿时,衡王府的内掌司冀阳周全所献书,寓意“寿比南山”。据《辞海》中记载,“寿比南山”就出自于此。从那时起,上山拜寿的人便络绎不绝,至今已有四百五十年的历史了。自古来青州就有一拜寿、二拜佛、三拜清官、四赏书法之说,很多人把来云门山拜寿作为自己最大的心愿。


我们翻阅史料记载云门山位于青州城南2.5公里,海拔421米。群峰突起,象座千仞高山。山顶上有石洞南北相通,远望像一方明镜高悬太空。每到夏秋时节,云门洞内云雾缭绕,缥缈宛如仙境,人称“云门仙境”,云门山因此得名。山阳有隋唐时代造像5窟,石佛272尊,最早的雕刻于隋开皇年间。历代文人墨客,如欧阳修、富弼,王世贞,钟羽正等,给云门山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摩崖题刻。山阴摩崖镌有中国古代最大的摩崖汉字云门山“寿”了,距今已400多年的历史。“寿比南山”一词即源于此。“寿”字通高7.5米,宽3.7米,仅寿下“寸”字就高2.3米,所以当地流传着“寿比南山、人无寸高”之说。山阳云门洞西侧,有著名的“云窟”,状如曲井,深不见底,夏秋时有云雾蒸腾,经云门洞涌进涌出。


穿越历史长河,遥想当年,秦始皇来青州视察。来到云门山,发现这里是藏龙卧虎之地。人面山酷似一个正在熟睡的人脸,其眼、鼻、口十分清晰逼真,神态安详、自若。纱帽放在其左边,高耸的大云顶是乌纱帽帽冠,两边的东西阆风亭是乌纱翅。而其官印放在纱帽和自己中间,圆圆的印头,高高的印柄,再像不过。看吧,秦始皇心中不由大惊,此处风水不破,朕的江山不牢也。于是派人给人面挑断了鼻筋,至今劈山槽还有凿刻的痕迹;把大印的印柄推倒,成了今天的磨脐山;将乌纱帽帽冠凿了个洞,这就是云门洞。

主峰云门山主峰名大云顶,形若鱼脊,东西走向,上多寺庙宫观。山巅植“东岳大帝”之宫,树“泰山老母”之祀,东西建阆风亭,修盘山石级968级。建云门山天仙玉女祠、望寿阁,红墙青瓦,古色古香,宏伟壮观。

青州云门山

望寿阁位于北极山腰,由正阁、东西厢房和垂花门组成。置身阁中,仰望南山,恰好望见

青州云门山“寿”字,故名望寿阁。

天仙玉女祠位于山巅,为石质无梁建筑,结构奇特,富丽壮观,在建筑史上别具一格,祠内塑有泰山老母像。

云门山造像云门山的阳坡有大小石窟5个,造像272尊。这些造像,虽经过一千余年的沧

青州云门山桑,风雨侵蚀,战火洗劫,但大部分还基本完好,现已成为研究古代佛教艺术和当时造型艺术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它是我国东部现存石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造像主要为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两位菩萨),也有力士、释迦多宝二佛说法像,还有供养人像等。这些石造像,绝大多数均附有准确的记年。仅第一窟的小龛中就有“开皇九年”、“开皇十年”、“开皇十八年”、“仁寿二年”等题记10余处。

云门献寿在云门山阴,有一海内罕见的巨大型摩崖石刻“寿”字,人称为“云门献寿”,系“大明嘉靖三十九年九月初九日,衡府内掌司冀阳周全写”。周全为衡王祝寿,以“寿比南山”之意而凿。周全为明嘉靖年间衡王府的内掌司(典膳系掌管王宫膳食的官),善作斗方之字,云门山留有他的许多作品。这个“寿”字,通高7.5米,宽3.7米,单是下部的“寸”字就2.22米高,为大个头的男子汉所不及,所以当地有“人无寸高”的戏语。青州当地有一拜寿、二拜佛、三拜清官之说。近年来,众多的中外游客都把能到云门山参拜大寿字作为自己最大的心愿。

万春洞云门山后东侧,还有冀阳周全开凿的“万春洞”。该洞高1.6米,宽1.2米,洞室宽阔,深达5米。

青州云门山内南侧,雕有陈抟老人枕书长眠的石像一尊。在陈抟石雕像头部的上方,有明朝隐士雪蓑题写的<山居吟>一首:野宿石床类洞天,斗笠脱放海东边。夜深熟睡白云起,莫管龙来榻下眠。其诗文豪放,字体刚劲有力。雪蓑,明代隐士,河南杞县人,姓苏名洲,道号为雪蓑,居青州数年,与衡王有交往。嗜酒,饮量无算,醉后箕踞嘲骂王公,有人辱之也不在意。他善作大字,信手挥洒,笔势矫健,一挥即成。现在云门山上留下他的六处墨迹,如“神在”、“超尘离梦”、“鬼斧神工”等。这些作品,均为不可多得的书法杰作。洞中石壁上还有明代姜寒古所作的“君睡容我醉,我醉学君睡,醒者徙纷纷,未许把同臂”等诗句,可谓脍炙人口,耐人寻味。洞外另有"凉书台","仙人脚印"等古迹。

潍坊的朋友给我推介云门山的诗词,让我细细品味,汲取心灵鸡汤,更好的探讨青州云门山的前世与今生的奥妙所在。

登大云顶
年代:【宋】 作者:【黄庶】
区区霸迹欲知小,试绝大云孤顶看。
老僧指我日上处,镜面泻出黄金盘。


游云门山
年代:【宋】 作者:【黄庶】

南山州之屏,四时改颜色。日夕太守宴,供帐减缯帛。
更求秉烛饮,图写在四壁。烟云时藏埋,景好疑爱惜。
我官府中尘,喜与山相识。泉石未还往,愧负苦逋责。
秋风复杖屦,持酒穷胜僻。莓苔转苍崖,郡国在几席。
废兴赋飞鸟,牛羊自朝夕。风物摹大句,才薄徒噤嘿。
唯作酩酊归,山月吐半璧。沉吟又慰喜,三友添饮客。


云门山投龙诗
年代:【唐】 作者:【赵居贞】 体裁:【五古】

晓登云门山,直上一千尺。绝顶弥孤耸,盘途几倾窄。
前对竖裂峰,下临削成壁。阳巘灵芝秀,阴崖半天赤。
大壑静不波,渺溟无际极。是时雪初霁,冱寒水更积。
披展送龙仪,宁安服狐白。沛恩惟圣主,祈福在方伯。
三元章醮升,五域□□觌。帟幕翠微亘,机茵丹洞辟。
祝起鸣天鼓,拜传端素册。霞间朱绂萦,岚际黄裳襞。
玉策奉诚信,仙佩俟奔驿。香气入岫门,瑞云出岩石。
至诚必招感,大福旋来格。空中忽神言,帝寿万千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云门   青州   开皇   文武百官   寿比南山   摩崖   造像   石窟   奥妙   云雾   仙境   前世   今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