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再传捷报,新火箭完成首次海上热发射,又一空白被填补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硕果累累。上个月月底,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并与中国空间站完成对接。本月月初,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12月9日,中国航天事业再传捷报,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捷龙三号运载火箭一次性将14颗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射是在海上发射场完成的,而且采用的是热发射。

据悉,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强的固体燃料运载火箭,最大推力高达200吨,拥有1.5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未来主要负责中小卫星的发射,具备极高的商业化运营潜力。除此之外,捷龙三号运载火箭还有发射效率高以及适应发射环境能力强等一系列技术优势。

据航天专家介绍,相比陆上发射,海上发射航落区安全性更好,不过此次发射任务的最大看点是海上热发射。据悉,中国之前也有过在海上发射场完成航天发射的成功经历,不过当时采用的都是冷发射的方式。此次发射是中国首次尝试海上热发射,随着任务的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发射的又一项技术空白被填补了。

据悉,冷发射是利用弹射器将运载火箭弹射升空之后,火箭发动机再点火运行。冷发射的好处是能最大限度地规避海上发射平台的受损,但是这种方式极大地限制了运载火箭的载荷能力,一般采用海上冷发射的运载火箭,其载荷能力不会超过1吨。如此一来,航天发射的商业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不利于航天发射的商业化运营,航天发射的成本也会随之飙升。

而热发射是火箭发动机直接点火,依靠发动机的推力将运载火箭推出发射架,不再需要弹射器。不过热发射对火箭箭体强度、发动机性能以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也就是说,热发射整体要比冷发射更复杂。不过热发射一旦获得成功,整个发射任务的效率会显著提升,成本则会降低,这也是中国要研发运载火箭海上热发射技术的原因。

报道称,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完成此次海上热发射任务之后,科研团队将继续完善热发射的技术,升级捷龙三号运载火箭的性能,争取在海上热发射的环境下,将其载荷能力从目前的1.5吨增加至2.5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海上   发射场   火箭发动机   神舟   运载火箭   载荷   中国   航天   火箭   中国航天   空白   能力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