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后、皇太后,在朝廷管理方面,为何影响较大?

清代皇后、皇太后在国家政治中的角色主要以孝庄太后和慈禧太后为代表,两位太后对清代国家政务的影响较大。

(一)辅佐幼主,稳定政权

孝端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明万历四十二年,嫁与皇太极为福晋。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登基,改国号为清,册封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孝端皇后多次以中宫之尊接见科尔沁部来使,对维系清朝与科尔沁部的联盟作出过诸多贡献。

孝庄皇后,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孝端皇后侄女,天命十年(1625年),嫁与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八年(1643年),福临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顺治十八年(1661年),玄烨即位,尊为太皇太后。

孝庄太后历经三朝,在清代国家政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皇太极时期,孝庄太后就是皇太极的贤内助,“赞助內政,越既有年。”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突然病逝,且逝世之前并未定下继承人。

为了皇位,皇太极长子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后却是年仅六岁的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这有赖于孝庄太后在各个势力之间的平衡斡旋。

福临即位,既符合孝庄太后的个人利益,更阻止了可能发生的内部斗争,稳定了局势,对清王朝入主中原有着莫大意义。

福临即位后,局势并未自此一帆风顺,当时清朝尚未统一全国,灾害频发,灾民无数,内部多尔衮等权臣把持朝政,孩视幼主。孝庄太后为了帮助顺治帝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首先,为了维持满蒙联盟,巩固政权,孝庄太后积极促成满蒙联姻,尤其是科尔沁部与清朝贵族之间的联姻。她不仅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到蒙古巴林部,更一手安排了顺治帝的婚姻。

顺治帝的前两位皇后都来自孝庄太后的家族蒙古科尔沁部。

第一位皇后是孝庄太后娘家侄女,后被顺治废掉。

第二位皇后是孝庄太后娘家侄子之女。

这些联姻除稳定了满蒙联盟外,更为顺治帝拉拢了一批权臣,增加了顺治帝的政治筹码,郑亲王济尔哈朗就是因为与科尔沁的联姻而尽心辅佐顺治帝。

其次,顺治即位正值清朝入主中原之际,灾害频频,百废待兴。为了收拾民心、巩固政权,孝庄太后不仅告诫顺治要勤政爱民,更数次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财物赈济百姓。

赈济多次发生,是帮助顺治巩固政权的重要举措。顺治帝和康熙帝即位时正值年幼,孝庄太后以母亲和祖母的身份辅佐幼主,谨守法度,并未垂帘听政。康熙六年(1667年),辅政大臣索尼等奏请康熙亲政。

由此可知,康熙亲政前朝政是由辅政大臣掌握。孝庄太后主要以教育劝谏顺治和康熙等方式参与国家政治。

康熙十一年(1672年),孝庄太后因病往赤城汤泉修养,康熙欲随行侍奉,孝庄太后告诫他要以国事为重。

康熙十二年(1673年),京城发生地震,孝庄太后借此劝康熙用心朝政。康熙十四年(1675年),蒙古察哈尔部布尔尼举兵反清,康熙命鄂札、图海讨伐。

孝庄太后以宫中庶妃有老母在察哈尔为由,让康熙命军队少行劫,孝庄太后对顺治及康熙的教养,是清入关后稳固政权、巩固统治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其父惠征曾官至道员,咸丰元年(1851年)通过选秀入宫。咸丰六年(1856年)生下皇长子载淳,即同治帝。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崩,同治帝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于热河病逝,去世前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等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处理朝政,辅佐幼主。

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为了权势,联合恭亲王奕䜣等人,策划了辛酉政变,先解除了八大臣的职务,又以议和不力、京师戒严、阻止太后垂帘听政等罪名处死载垣、端华、肃顺,八大臣中的其余人也被革职发配。

辛酉政变之后,慈禧、慈安两位太后终于得以把持朝政,与奕䜣联手,形成太后听政—亲王辅政的政治格局,实际上因为慈禧太后性格强势,基本上是她一人主政。

同治十二年(1873年)二月,慈禧太后归政于同治帝。同治十三年(1874年),同治去世,慈禧太后立道光帝之孙载湉为帝,即光绪帝,两位太后再次垂帘听政。

光绪十五年(1889年),光绪亲政,但实际大权还是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慈禧太后把持朝政近半个世纪,她的政治参与对清王朝的兴衰走向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慈禧太后听政时期,内有太平天国等下层武装反清斗争此起彼伏,外有西方列强虎视眈眈,中国已经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内忧外患之下,清王朝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开明人士为了挽救清朝统治,发起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以实现富国强兵为主要目的洋务运动。

虽然洋务运动最终没能达到预计成果,但促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第一步。

对于慈禧太后在洋务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各界争论不休。在《慈禧与洋务运动》中分析慈禧太后对洋务运动的态度,认定慈禧太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首领”。

在《慈禧与洋务运动》则认为慈禧太后对洋务运动的支持是有限的。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观点。慈禧太后在洋务运动中的参与主要在于用人,洋务派人士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桂良、文祥为主,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

奕䜣、桂良、文祥是慈禧太后的政治盟友,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臣更是慈禧太后一手提拔重用的。

慈禧太后虽然数次在洋务派与顽固派之间徘徊摇摆,但总体方向上还是支持洋务运动的,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并未动摇到清王朝的统治根基,这也是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慈禧太后主政时期,西方列强数次侵略中国,慈禧太后对战争的态度在主战与主和之间摇摆不定,反复无常,致使局势更加崩坏。

光绪九年(1883年)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和中国,中法战争爆发,虽然战争以清军胜利结束,最后却通过和谈签订了《中法新约》,为法国日后从西南方向入侵中国种下了恶果。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之间爆发甲午战争,清军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为名侵华,慈禧太后先招抚义和团,向列强宣战,后又下令铲除义和团,与列强议和,最终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救亡图存,在争得光绪帝的支持之后,学习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等方面进行改革,甚至触及到制度层面,史称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但最终因触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贵族的利益而遭到破坏,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变法失败。

八国侵华战争之后,清朝与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以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者深感自己的统治根基被动摇,为了维持清王朝统治,慈禧太后等旧贵族不得不进行改革,涉及军事、教育、经济、法律、官制等诸多方面,更实行预备立宪,试图变革政体,是为清末新政。

由于统治阶级的守旧落后,改革进展缓慢,立宪运动也夭折,但这次改革相较戊戌变法更加广泛深入,推动了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更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埋下了种子。

从阻止改革到进行改革,慈禧太后的态度变化取决于是否威胁到自身利益,是否威胁到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慈禧太后自垂帘听政后,专制皇权转移到了她手中,站在清王朝的权力巅峰数十年,慈禧太后的生活作风十分奢华。

仅从慈禧太后床榻陈设就能看出她日常生活的奢侈,除了日常起居之外,慈禧太后还有读书绘画、看戏听剧、观赏花草、饲养宠物等爱好,这些爱好都是需要大量钱财支撑的。

另外,慈禧在位时期还大兴土木,圆明园、颐和园等几经修葺,数次大肆操办庆寿典礼,耗费甚巨。

甚至在甲午战争时期,慈禧太后还将海军军费挪用于修葺颐和园和筹备六十大寿庆典,间接导致了清军海军惨败于日军。

当时清王朝对西方列强割让土地,赔偿军费,财政本已十分紧张,慈禧太后如此穷奢极欲,一再加剧对百姓的剥削,成为加速清王朝走向末日的导火索之一。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头号有新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咸丰   科尔沁   皇后   光绪   太极   洋务运动   皇太后   顺治   太后   朝廷   清代   中国   康熙   较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