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一文带你了解宏伟的唐长安城

盛唐时期的唐帝国毫无疑问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作为文化、政治及经济中心的京城长安更是当时规模最庞大、经济最繁荣、建筑最宏伟、文化最多元的国际化大都市,那么唐长安城到底有多宏伟?今天咱们就穿越时空去逛逛长安城,感受一下大唐帝国的恢弘气象。

唐长安城上元节盛景复原图

城市布局

唐长安城始建于隋朝,最初名为大兴城,唐朝建立后更名为长安城,寓意“长治久安”。长安城规划布局非常工整,内部按正南正北方向整齐排列,外部以长方形围墙环绕,东西长约九点五公里,南北宽约八点五公里,由外郭城、皇城、宫城、禁苑、坊市等组成,占地面积达八十七平方公里,城内百业兴旺、宫殿鳞次栉比,鼎盛时期有上百万常住人口,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

唐长安城平面示意图

长安城总体呈中轴对称格局,诗人白居易曾作诗形容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宫城、皇城、外郭城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宫城象征北极星,皇城百官衙署象征环绕北辰的紫微垣,外郭城象征向北环拱的群星。

宫城位于最北面,是皇帝、后妃、皇子们的居所,皇城位于宫城南面,是大唐最重要的行政机关、祭祀场所所在地,皇城与宫城之间有一片巨大的广场,是历代帝王举办重要典礼的场所,宫城和皇城外有围墙环绕,将禁地与外郭城隔离开来,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涉足。

唐长安城区域示意图

长安百姓居住在外郭城,城内有东西向大街十四条,南北向大街十一条,其中最著名的是朱雀大街,长安城中轴线的第一段为皇城中间的南北向大街—承天门大街,第二段就是朱雀大街,从皇城的朱雀门往南延伸至明德门,将长安城分为万年和长安两县,宽度超过一百五十米,纵横交错的街道把外郭城分为两市及一百零八坊。

里坊类似现在的大型社区,内设各种生活配套设施,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里坊实行宵禁管理,四周有三米多高的夯土墙并设有坊门,每天清晨开门,傍晚关门,坊门由专职门吏掌管,百姓都要赶在坊门关闭之前返回自己居住的里坊,夜间除了有特别授权的人员之外不允许闲杂人等在主干道上走动,但在每年的上元节(元宵节)期间,长安城所有的里坊都会解除宵禁,人们可以通宵狂欢、逛街、看灯会。

上元节盛景

朱雀大街两侧各有一个大型市场:东市和西市,由政府负责设立和监管,市场正午营业,傍晚关门,四周各有两扇大门,每道门之间都有道路相连,形成“井”字形方格布局,每个区域内设有多个摊位,商贩在各自的摊位开展经营活动。

东市靠近三大宫殿区,因此东市中所售商品多为奢侈品,四方珍奇皆聚集于此,而西市距离丝绸之路的起点—开远门较近,附近居住有各国商人,因此这里成为了大型的国际贸易市场,很多外国人在西市开店经商,还有许多西域姑娘歌舞侍酒的胡姬酒肆,李白的《少年行》中就有“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诗句,唐朝律法明确规定,如果出现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结伙行骗等违法经营行为,相关人员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西市想象图

宫城、皇城、大明宫、兴庆宫是长安的上流社会,西北城门附近是胡人的聚居地,西南方则是贫民窟,长安城的人口很多且分布不均,大部分居民居住在市区的中心和北面,最南面的里坊人口很少,还有可耕种的农田,曲江池位于长安城东南面,是极富盛名的公共园林景观,位置虽然偏远但景色优美,吸引了不少权贵在此购买宅院。

道路规划

十二街是皇城内五条南北向大街、七条东西向大街的总称,街道间设中央衙署及附属机构,六街是外郭城三横三纵六条街道的总称,分别通向外郭城的南三门和东西六门,除此之外,里坊内还有十字街、横街、巷、曲,十字街又分为东街、西街、南街、北街。

大明宫三清殿复原图

按照长安城的分区布局规划,皇城是以承天门大街和朱雀大街为主轴线,承天门前东西大街为辅轴线,外郭城以朱雀大街为主轴线,春明门至金光门大街为辅轴线,其余道路依次呈网状平行分布,最宽的是东西南北主干道,其他干道次之,再次是里坊内的十字街、巷、曲。

大明宫宣政殿复原图

皇城是长安城的核心,主要建筑依次排列在承天门大街至朱雀大街的中轴线上,朝寝、庙社、官署、市场相互关联,使长安城成为一个有序运行的整体。

大明宫紫宸殿复原图

长安城主要街道两侧均挖有沟渠,沟渠上宽下窄,两侧有坡度,主要用于给排水和城市绿化,为了解决刮风扬尘和下雨泥泞的问题,主要街道的路面上还铺有河沙,称为“沙堤”,正所谓“长安大街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

唐长安城园林景观复原图

同时,为防止街道景观过于单调,重要的寺庙和官邸等建筑都会尽量建造在里坊的临街一侧,目的是突破围墙遮挡,最大限度的丰富沿街两侧的道路景观,正所谓“长安多大宅,列在街西东。”,街道两侧还种植有景观树木,间或有清池溪水和园林景观,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

著名建筑

长安城内宏伟的建筑数不胜数,代表着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土木建造水平,最著名的要数皇城内雕梁画栋的宫殿、中轴线上的朱雀大街以及“国门”明德门。

复原后的大明宫丹凤门

太极宫是国家的政治中枢,太极宫中最大的宫殿是太极殿,是皇帝与大臣议事的场所,唐太宗在这里开创了“贞观之治”,太极宫的北门玄武门就是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地点,太极宫两侧还有两个著名的宫殿,即东宫和掖庭宫,东宫在太极宫的东面,也叫“储宫”,顾名思义是太子的寝宫,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居住,西面的掖庭宫是宫女居住之所。

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从唐高宗时期开始就一直是唐帝国的政治中心,这是一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宫殿,王维的著名诗句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绘的就是大明宫的恢弘气象,可以说大明宫就是长安城的象征。

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大明宫的正殿含元殿位于丹凤门以北,龙首原以南,是重要庆典和朝会的举办场所,含元殿依龙首原地势而建,可将整个长安城尽收眼底,唐朝诗人崔立之曾作诗形容含元殿的壮观:“千臣观长安,万国拜含元。”

外郭城春明门内的兴庆宫与太极宫、大明宫相比要小很多,是唐玄宗做藩王时期的府邸,唐玄宗即位之后又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后来成为开元、天宝年间的政治中心,也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夜夜笙歌的场所。

大明宫位置示意图

明德门是长安城的南门,位于朱雀大街最南面,是皇帝迎送各国使节、前往南郊祭祀的必经之地,与朱雀大街共同构成长安城最重要礼制场所,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法师西天取经返回长安,宰相房玄龄于明德门亲自迎接,次日迎入修德坊宏福寺。

大慈恩寺大雁塔

长安城是一座宗教氛围浓厚的城市,著名的佛教寺庙有实际寺、保寿寺、大慈恩寺,著名的尼寺有罔极寺,云居寺,著名的道观有太清宫、八仙庵。

长安城中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兴庆宫西南面的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十字街口,这是唐玄宗举行公众活动的场所,他每年的生日宴会就在勤政务本楼举办。

兴庆宫位置示意图

每年上元节期间,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商贩、艺人、手工业者摩肩接踵,波斯人、新罗人、突厥人、吐蕃人、昆仑人都可以趁“解禁”之机一览皇城的风采,最佳的场地、有序的管理、完善的设施使得这样的超大型盛会只有在长安城才能举办。

城市管理

长安城的排水体系很有讲究,先通过宫城、主要街道、里坊的明渠、暗渠,将雨水、废水收集起来,再集中排放到城中的永安渠、清明渠、龙首渠,最后汇入城外的渭河,既考虑到上游的饮水安全,又确保了下游废水能够及时排出,还能应付洪水带来的影响。皇城的排水体系则更加先进,主要由暗渠组成,暗渠由砖石筑造而成,内设多道可拆卸的闸门,可以阻挡垃圾和杂物,方便定期清理。

《唐律疏议》

朱雀大街的宽度超过一百五十米,每日车流量巨大,唐朝律法对行车规范有相当细致的规定:在马路上驾车伤人的按杀人罪减一等量刑,在巷子及人群中,除公务出行外禁止车马并行,违者鞭打五十,因此长安城中车马和行人各行其道,交通井然有序。

大明宫复原图

唐朝律法对生活垃圾的管理也相当严苛:向墙外乱丢垃圾者杖刑六十,主管部门监督不力一同获罪,长安城中产生的人畜排泄物不会直接排进下水道,而是有专人负责运输至城外,成为耕种所用的肥料,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盛唐时期的长安城牢牢占据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在安史之乱后逐渐衰落,唐朝末年,黄巢攻入长安,长安城遭到严重破坏,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朱全忠挟持唐昭宗东迁,并把宫室拆毁,至此,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唐长安城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宫殿   明德   冕旒   皇城   宏伟   太极   万国   长安   衣冠   朱雀   唐朝   长安城   大街   街道   唐长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