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奖不公,就要公开质疑

说不稀罕评什么奖得什么奖、得不到奖不要生气不要计较、能评上奖固然好,没有评上奖不要吵不要闹……这样的人,简直就是不要脸到了极点!

不稀罕得奖你来报名做啥?浪费主办方的钱财人力,还是吃饱了撑的?得不到奖不生气不计较,说明你没有得奖的实力,你根本就不配得那奖。连“得不到奖就说明你实力不行”都不懂的人,自己脸皮厚,还好意思到处要别人偃旗息鼓。这样的人,自己不求上进,还要别人跟着他一起消极,不是犯罪也是作恶。

这次没评上奖肯定要重新来,争取下次得奖。但为什么要重新来?如果你有实力,却被其他的“关系”和暗箱操作挤兑,你就应该据理力争。既然是奖,那就是奖先进奖有突出能力奖有特殊贡献的人和事。没有先进事迹没有突出能力没有特殊贡献的人得奖,捂着不说,就是放纵犯罪。眼见不公,不声不响,这样的人不说是无耻,至少是没有骨气。没有骨气的人,一般都是没有良心的人,这样的人能要脸吗?没有得奖也真的不要紧,能得奖的人毕竟是少数。人人得奖,哪能分出优劣?评奖的目的之一,是要找出优秀的人和值得赞扬的事,供人参照和学习。如果你没有实力,你要及时自我反省,好好学习,争取上进。

当然,有些奖本来就是主办方用来忽悠人的,“有幸”得到这些奖,本身就是一种耻辱。如今遍地皆是这些奖,不说也罢;有些原本是很好的奖,传递正能量、用实物和荣誉鼓励和奖励个人或者集体,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搞着搞着,这些奖就变成了披着荣誉的外衣,装满污脏的空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个中原因,是主办方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与想获奖的人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沆瀣一气。面对这种风气,不说“不”,就已经没有正义感,如果再说“保持平常心态”“把这些看成过眼云烟”,就实在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了。

淡泊名利的人,就不会参加比赛;参加比赛,就想获奖;想获奖的人,都应该有上进心。能获奖证明有能力,拿奖之后精神焕发,戒骄戒躁继续努力;未获奖,说明有差距,找出问题加倍努力,这才是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正常心态。

一个不稀罕得奖又要处处参赛的人,一个没评上奖又不找出原因的人,一个面对不公平不生气的人,一个面对不公平心里有气却假装“好人”的人,已经沦为一种明哲保身、暗捞好处的低级动物了。恰恰是这些“动物”,在凡是有需要个人简介的地方,长篇累牍地书写自己过去的“荣誉”,有时甚至把幼儿园当班长、小时候没尿床都写成自己至高无上的光荣。这样的“简介”,就是一条长长的狐狸尾巴,不但是“名正言顺”的自我表扬,还会刻在墓碑上,让他们的子孙后代时时瞻仰。人类为什么有“族类退化”,就是这个原因。

作者简介:冯俊龙,男,汉族,1970年代出生,四川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作家文摘》《中外文摘》《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等刊物转载。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军网、中国作家网等多次转发其作品和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目的   骨气   稀罕   不公   中国   文摘   生气   荣誉   实力   原因   会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