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缩了水的SSD还可以闭眼买?英睿达MX500拆解评测

各位大佬大家好鸭,这次要评测体验的,是笔者在双11期间购买的第三块固态硬盘产品——英睿达(镁光)MX500了。

和前次评测的光威悍将2TB版本一样,英睿达MX500也是一款老的SATA口SSD。不过相比于默认采用QLC的光威悍将,镁光出品的这款SSD可是良心多了,既有配备了独立缓存(虽然新版缩了),也有镁光原厂的TLC颗粒,性价比还高,被坊间称为SATA口为数不多可以闭眼买的产品,也是对它的肯定。

这里附前两次体验评测的两款产品链接:

光威悍将(2TB版):「拆解评测」自营最便宜的2TB固态盘,到底值不值得买

致钛TiPro7000(1TB版):「制裁即荣耀」致钛TiPro7000固态硬盘拆解简测


一、外观和拆解

首先英睿达MX500的外包装还是其一贯的风格,也谈不上多花哨。



打开包装盒之后,发现它除了硬盘和说明书之外,还赠送了一个用来垫片,让硬盘可以更好的装进传统的硬盘位。



英睿达MX500硬盘本体还是挺扎实的,外壳用的是金属材质,在目前的一堆大塑料里可谓鹤立鸡群。

接下来进行拆解,因为这款产品并没有防拆贴,所以把四颗螺丝一拧就可以看到SSD的内部了:



果不其然,MX500内部的SSD主板也只占了外壳大概一半不到的空间,不得不说,现在单颗颗粒容量真的是大。



小巧的电路板上,首先看到的就是镁光自家的NADA闪存颗粒,编号为Micron 2NE2D-NY112,单颗容量256GB,正反面共四颗,构成了1Tb的总容量。然后颗粒和主控还贴了俩散热垫,再加上金属外壳,散热估计是不错的。



在主控方面,笔者手上这款1TB版本采用的是慧荣SM2259H(迭代前是慧荣SM2258),这颗主控芯片在SATA口的产品中算是比较高端的了。四通道读写,每个通道支持8CE片选信号,标称连接读写速度为560MB/s和510MB/s。



此外,作为一款定位中高端的SATA口SSD,英睿达MX500是配备了独立缓存的:在主控芯片的同一面,有一颗编号D9SHD的镁光自产缓存颗粒,查询了一下,这是一颗容量512MB的DDR3-1866 DRAM颗粒(在缩水之前,1TB版本是有2颗DRAM的,也就是标配了1GB的独立缓存)。另外,MX500还支持NANDXtend纠错码 (ECC) 技术,且能提供端对端数据路径保护能力和SRAM ECC能力等企业级功能,加上镁光自家神奇的SLC模拟算法,进一步增强了颗粒寿命和数据可靠性。


二、上机测试

接下来还是进行上机测试,鉴于MX500这种老款SATA硬盘的使用场景,大多数其实还是以老机器为主,所以在测试时,笔者特意选用了笔者手边的一台老ITX机器:



这台机器的硬件是i3 9100F(B0步进)+华硕B150i(魔改BIOS),算是数年前的一套比较普通的配置,用来测试MX500这款SATA3产品还是非常合适的。

照例还是先用Flashid这款工具来查看一下它的颗粒:



作为镁光自家产品,英睿达MX500采用的依然是镁光原厂的NADA颗粒,目前版本的MX500采用了镁光相对比较新的176层TLC颗粒,看来虽然独立缓存是缩水了,但颗粒本身倒是升级了。

采用CDI查看一下这款SSD的一些基本信息:



接着用ASSSD和CDM对它进行一些基础性能测试:



可以看到英睿达MX500在持续读写性能上,基本上已经接近SATA 3.0 6Gbps的理论极限了,其4K性能表现同样是非常优秀的,在SATA接口产品中,可以说是最好的那一撮了。

随后,我用HD TUNE跑了一下文件基准测试,并采用实际文件对硬盘进行了写入操作:



在200GB的测试行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款SSD还是非常稳的,期间并没有太大的波动,基本可以维持在460MB/S以上的写入速度。此外,因为MX500采用了镁光自家的超神奇SLC模拟缓存技术,我们也并不好判断它的SLC到底有多少,不过反正它的整体表现是相当不错的,200GB的行程内也没有出现掉速的情况。



最后我还跑了一个PCMARK8的存储测试,得到的成绩也还是不错的。另外,这款SSD在测试的过程中,温度表现非常好,室温15℃左右的条件下,测试全程温度都没有超过30℃,可以说是相当的棒了。


三、总结

最后还是例行对这款产品做一个总结:

现在,测试到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款英睿达MX500 1TB SSD的优点。

1、镁光原厂原片,360TBW,五年质保,产品质量有保障,

2、集成式断电保护、专用数据防护、硬件加密等功能,数据安全还是比较可靠的。

3、虽然相比于老版本缩水了,但依然有512MB的独立缓存,性能发挥得比较完全,基本上达到了SATA3 6Gbps的天花板。

4、不支持个人送保也许算个缺点。

5、对比一下同样定位中高端的SATA口固态产品,闪迪/西数有冷数据问题,致钛是个无缓全盘SLC模拟,三星定价还是偏贵,相比之下,英睿达MX500虽然缩水了DRAM缓存,但似乎依然是目前最值得购买的SATA口固态了。



最后,希望镁光千万别偷偷再给MX500缩个水,毕竟现在好的SATA口SSD,真的已经不多了,还是要留一点活路给我们用户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三星   镁光   固态   缓存   颗粒   独立   硬盘   版本   测试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