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乌镇的故事(三)

#冬日生活打卡季#

纵然是在雨中,但乌镇依旧美的炫目。

深褐色的木桥栏杆旁,笔直的水杉耸立,间或有鸡爪械的红叶印衬着,红的耀眼、绿的深沉,一如穿城而过的运河,悠悠地唱着古老韵味的歌,牵连着厚重的历史故事,回味悠长。

儿子、儿媳共打一把伞前行,穿着皮衣没有帽子的儿媳,畏冷地靠着儿子行走。

我和丈夫在后面各自拿着手机拍个不停,拍弯腰深入河中的老树带给人的独特一景,拍雨水冲刷后桥上红木铺就的桥板和旁边的鸡爪械红叶,哪一个红的更好看。


我的伞被丈夫拿在手中,因为我的冲锋衣帽子刚好合适去遮挡跌落雨滴,而丈夫的帽子过大,老是遮挡视线,让他生气地甩在脑后,宁肯将伞打上,为他遮蔽着连绵不断的雨丝、雨线和雨滴。


乌镇的垃圾桶都格外别致,像两个小黑人静悄悄地呆在角落里,顶着一头绿油油的毛毛草,若不是胸前似张开大嘴的投掷口和上面注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字样,你真是可以忽略它身为垃圾桶的本质。

在乌镇,原来垃圾桶也可以这么可爱。

小桥下,水面上,一排排等待游客的乌篷船,在飘落雨滴的下午,寂寞地在河边飘来荡去。

船,还是鲁迅、茅盾等作家笔下的那种乌篷船,现在也叫摇橹船,只是艄公摆渡人都是旅游集团的员工,头上已经没有大文豪笔下的毡帽了。

江南冬季最美的就是芦苇,苇须招招摇摇地在寂静无风的水面上,随着雨滴敲打,一下一下犹如美人细腰,舒展出妩媚身姿。

俩孩子在前面时走时停,互相拍拍照,等着我们夫妻俩。

随游人来到大染坊,一条条待染长布,挂在高高的布架上,再现一直以来独具特色的江南印染,江南特色的蓝花布,因为雨水浸泡,没有了飘逸质感,蔫头耷脑地向青石板地面倾泻着多余的雨水。

昔日红红火火的大染坊,现在已然成为景区中独特一景。

虽是冬季,但小桥、流水、人家,依旧让你在烟火人间感受着江南的丝丝精致与细心。

错落有致的拼接石条地面,雕琢的小桥台阶,具有现代色彩浓郁的木板桥面和条石椅子,树上绿色苔藓与树下青青茅草,最古老的青石板、条,与最新款的互联网连接,乌镇这个特殊小镇,硬是将新旧生活气息强烈地扭扎在一起,还居然这般和谐。

三寸金莲馆,在这个名称下面备注金莲缠足文化博物馆。

不知为什么?看到这些文字,我脑海里闪出电视剧《橘子红了》镜头,好像说的就是江南一个小镇上的故事,剧中女主的主打特色,就是她裙下那对窄窄的三寸金莲。

对于三寸金莲,我们这些60后并不陌生,现在的90、00后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人和事,也就不知道、不了解曾经拥有三寸金莲的、他(她)们太奶奶、太姥姥辈们,为了这个三寸金莲,曾经受过的苦、遭过的罪。

幼小女童,在脚丫子才长到三寸时,人大概也就两岁左右吧?就要用长长的裹脚布将小脚丫裹起来,不让它继续生长。

甚至为了出现所谓的漂亮粽子型小脚,做长辈的不惜将小女孩除大拇脚趾以外的剩余四个脚趾,向内窝折了。

我的姥姥、丈夫的奶奶都是小脚,在我儿时记忆里,姥姥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从她床边拿起她的裹脚布,依旧要将她的脚,用裹脚布裹起来,因为不裹,她就没办法下地、走路。

因为我的右脚大脚骨突出,常常在鞋不合适时会脚疼。

刚退休那两天闲来无事,翻看手机时,看到某宝上卖的一款、自称德国技术无痛矫正、穿鞋可用的脚趾矫正器,看评论区都说好,价格在两位数,毫不犹豫就下单。

买回来是一对矫正器,但我只使用了一个右脚的,按照说明矫正后坐在书房电脑椅上,分散注意力去打字,两小时后脚疼的忍无可忍赶紧取下。

然后,就走路一瘸一拐的、脚疼了快一周。

老话说:十指连心。

想想才刚会走路的女孩子,小小脚丫子就被折腾成这个样子,女孩子该受了多大罪?

对于这个三寸金莲馆,虽然注明是金莲缠足文化博物馆,我身为女子,还是发自内心不喜欢、也不会去看它。

淅沥沥的雨滴依旧在落,游人如织,还是熙熙攘攘。

今天在键盘上打下这段文字,心里还是怀念和感激5日零时之前的浙江疫情防控,在紧把各个交通入口的情况下,道路上车来车往、超市、景点里,行人比肩接踵,没有丝毫担心和影响。

而此时游西栅,还是在12月3日的傍晚。

虽然打着伞,但走在西栅的小街巷道里,人来人往碰撞着肩膀和伞,举着伞还是有太多不方便。

收了伞,丈夫依旧扣上了他的大帽子,边走边向两边观看。

看到旁边店铺卖的虎头帽,我连连说儿媳戴着肯定好看,刚将手机拿起来打算购买,身旁儿子已经毫不迟疑去付款,120元的虎头帽戴在了儿媳头上,煞是好看关键还保暖。


虎头帽很好看,帽子前方不禁有铜铃般的两只虎眼、毛茸茸的一对虎耳,一排白色尖利的虎牙也萌萌似苗族姑娘银头饰上刘海一般,脑门正中红色王字凸显霸气,最可爱的是脑袋后面虎纹印衬下,还有一条翘起的虎尾巴,搭配着儿媳妇两绺小辫,让走在后面的我,忍不住连说几声:

“好看、好看、真好看!”

行走间,不知不觉灯光陆续亮起,小屋店铺里、小桥流水间。

桥上方,打伞的游人依旧很多......

来到了西栅中区,这里既有酒店客舍、亦有各种特色的餐馆、小吃、羊肉馆、私房菜、糕点铺、卤味店、民国时代特色主题餐厅、酱粽店、粥店、酒家、餐厅和饭馆,还有水疗养生馆、乌淘工坊、茶吧、足道、书馆、电子阅览室。

最令我称奇的是还有我小时候的最爱——连环画书店。

书馆门前,高高的柜台,仿佛穿越百年,来到林家铺子的高柜前。

木门边,一盆吊兰默默地在昏黄灯光下,与地上花盆中绿植争奇斗艳。

柜台上方,仿古式灯罩掩盖了LED灯泡的亮度,显示着年代久远,如果忽略后面小门的、用来提示安全出口的绿色标志,此刻真会如穿越剧男女主经常说的台词一般自问:

“我在哪里?现在是什么时候?”


来到邮局,看着牌子上“浙西长途电话局乌镇西栅分局”字样,感慨岁月流逝,丝毫不给人感慨的时光。

伫立在角落的大邮筒,也因50后大姐在退休前身份是邮政局话务员,而令我倍感亲切。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一应俱全,难得是店铺里的氛围,屋中屋的装修风格与精致、精品思维,还都浓浓地透着古色古香。


客舍小轩窗里,没有了苏轼词中“小轩窗、正梳妆”的美人,富贵平安的字样,表达着疫情形势下每个普通人最简朴的生活愿望。


酒坊里,除了一排排腰封大红纸的酒坛,屋顶的镭射吊灯和收款二维码,还是能够让人清醒地知道,此时、此刻、此地、我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乌镇。

天冷,不仅虎头帽销路很好,馄饨馆也人满为患。

门前排起了长队,而临街一面,在高大玻璃窗后面,两个包馄饨的女工,手法娴熟地在一抿一捏中将包好的馄饨抛出了一条美丽抛物线......(未完待续)#冬日生活打卡季##情感上头条##我的2022#

写在最后:

1.今天在键盘上打下这段文字,心里还是怀念和感激5日零时之前的浙江疫情防控,在紧把各个交通入口的情况下,道路上车来车往、超市、景点里,行人比肩接踵,没有丝毫担心和影响。

而此时游西栅,还是在12月3日的傍晚。

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2.客舍小轩窗里,没有了苏轼词中“小轩窗、正梳妆”的美人,富贵平安的字样,表达着疫情形势下每个普通人最简朴的生活愿望。

我深爱这片多情的土地、更爱这热气蒸腾、烟火人间中的家人和亲人们......

我是@听雨513,喜欢我的文章,请评论、点赞,关注我,听我讲述身边的故事,一起看不一样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客舍   裹脚布   江南   儿媳   金莲   疫情   雨滴   字样   好看   丈夫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