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盐都借“机”腾飞-自贡航空产业园发展纪实

自贡网记者 周嘉

西出自贡主城区10余公里,G348线左侧,是自贡航空产业园。

11月28日,记者在该产业园看到,一架架飞机从自贡凤鸣通用机场腾空而起,大型智能化工业级无人机在兰田机场起飞。航站楼对面,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建设正酣,航空工业成飞、腾凤科技、中电科特飞等无人机整机及零部件研发制造等48个重大项目发展势头强劲,无人机及通航产业在这里加速集聚。

从“做盐”到“做飞机”,从蓝图到现实,我市正以航空与燃机产业为引领,在寻求新旧动能转换中,演绎着一个全新产业“从无到有”的故事,并成为四川航空与燃机产业三大集聚区之一。

强链补链

加快航空产业集聚

临近年末,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交出一张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今年以来,已在园区总装无人机21架、喷漆17架、试飞16架次(含靶机);已签约落地配套企业10户,西安宇立、江苏新扬等4户企业已建成投产;贵州航锐、成亚航空等6户企业正加快建设。

时光回溯到2021年4月,自贡航空产业园迎来“高光时刻”。航空工业成飞与自贡市携手,在自贡航空产业园打造国内最大的无人机产业基地——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以构建无人机全产业链为目标,布局无人机试飞、总装等产业,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建成后年产100架以上大型无人机,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随着龙头企业引领,上下游企业陆续入园。每一个龙头企业分别补上航空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并逐步做大做强,加速通航全产业链布局。”自贡航空产业园负责人如是说。

自贡航空产业园自2015年7月成立以来,以无人机产业为突破口,聚焦发展通用航空及无人机产业,获批面积1606平方公里、高度2400米以下的“川协5号”低空空域和面积1.1万平方公里、高度1.3万米以下的重庆大足航空工业成飞大型无人机试飞空域,成为西南唯一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和四川省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产业园已集聚四川腾凤科技有限公司、中电科特种飞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在内的无人机企业8家,产品涵盖大中小型无人机,涉及无人机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和检测等领域。

在龙头企业集聚的同时,园区依托机场平台、飞行空域和承载能力等优势,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不断强链、补链。目前,累计入园腾凤无人机产业基地、中电科特种飞机研发制造基地、中飞院自贡训练基地等重点产业项目48个,产业集聚初见成效。

“从核心平台到生产、研发、销售、培训等,自贡航空产业园产业已经成链。”自贡航空产业园负责人表示,当前,该产业园正以无人机及通航产业集群发展为主攻方向,聚力打造国家级无人机产业基地,加快构建以无人机及通航整机研发制造、航空系统及零部件制造、无人机及通航运营服务等为一体的千亿级产业发展集群,争创国家大型无人机制造先行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打造平台

“智造”成果不断涌现

11月28日,腾盾科创二期项目建设正酣。该项目于今年10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0亿元,占地104亩,主要包含总装生产厂房、综合试验厂房等。

“我们是在已建成投用的一期项目基础上进行扩能建设,建成后可提升公司无人机科研、试验试飞、批产量产、教学培训和运营服务能力。”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后,这里将具备年产200架大型无人机的能力,助力自贡无人机及通航产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落幕的珠海航展上,腾盾“双尾蝎-A”无人机挂弹12枚惊艳亮相,受到各方关注。

就在上月,由该公司自主研发,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双尾蝎D”大型四发(装有4台发动机)无人机在自贡凤鸣通用机场成功首飞,这是全球首款大型四发、多用途、中空长航时固定翼无人机系统。该无人机此次也一同亮相了珠海航展。

“更好更快地集聚科创和人才要素,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自贡航空产业园负责人表示,当前,该产业园已成为自贡最具活力的科创区域之一。通航产业发展服务、中小微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三大平台基本建成,集聚国家级研发机构13个、省级研发机构24个,同时协同611所、603所、北航、西工大等一批知名科研机构和高校,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

在创新平台加持下,产业链核心企业苦练内功、自主创新,“智造”成果不断涌现:近几年来,规模以上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92项,实施科技重大成果转化项目63项,新增国、省级自主创新产品18个。在园区落户的军工龙头企业,不仅具备军工科技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优势,还带动了本地配套企业整体提升。

如今,自贡航空产业园正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为支撑,推动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复合翼无人机等研发取得突破。通过用好用活自贡航空产业园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双创”中心、中小企业创业园等平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组建技术攻关团队,建立技术创新联盟,深化“产学研”合作,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供需通道,扶持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优势骨干企业。

强化支持

发展活力处处迸发

几年前,这里还是荒芜的浅丘地带;今天,这里正成为百亿级无人机产业基地承载之地。

“这几年,我们开拓建设了机场平台、空域平台、产业平台等,园区总体规划面积66.6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面积16.29平方公里。”自贡航空产业园负责人认为,航空产业园助力自贡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成就,在于这几方面做到了行业内极致:全国少有的拥有两个跑道型机场的航空产业园,产业承载容量和产业竞争能力大幅提升;获批全国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面积最大、高度最高的川协5号空域,执行飞行任务前1小时报备即可,大幅提升了空域资源使用效率;产业快速集聚,无人机全产业链从无到有、加快成链延链强链;获批多个金光闪闪的“国字招牌”,在国内和行业内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当前,我市正持续推进自贡航空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7.5万平方米无人机总装区、试飞区项目;完成兰田机场巡场道、地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启动1.2万平方米机场综合楼二期、人才公寓及配套酒店等项目建设;组建支线物流无人机安全运行实验室,深化研究有人机/无人机同场融合运行等关键技术,高质量建设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在推动项目落地和投产方面,我市将以航空工业成飞第二批配套项目集中签约、集中投产活动为契机,推动贵州航锐、成亚航空等4户企业投产达产,推动湖南环宇、卓翼航空等7个重点在谈项目签约,推进广联航空、迈特航空、腾凤二期等14个项目加快建设,重点支持电科特飞、西安宇立、江苏新扬等6户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构建“研发设计在成都、生产制造在自贡”的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未来可期。到2025年,自贡航空产业园将建成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和国家大型无人机制造先行区,新培育30家高新技术企业,无人机及通用航空产业规模达280亿元,集群规模突破550亿元。到2030年,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培育50家高新技术企业,无人机及通用航空产业规模达600亿元,集群规模突破1000亿元。

■ 记者手记

在自贡凤鸣机场建成前,我市没有航空制造企业,也不在航空产业上下游中。短短数年时间,我市依托航空制造吸引了一批无人机生产企业安家落户,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新路。

细看自贡通航产业发展历程,全产业链布局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全国首个拥有两个跑道型通用机场,获批全国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面积最大、高度最高的川协5号空域,成功创建全国首批、西南唯一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无人机全产业链从无到有、加快成链……每一次突破,都是我市坚持主攻无人机及通航产业集群发展所取得的成果。

从“凿井制盐”到“造翼飞天”,这背后演绎着自贡模式,奔腾着自贡速度,也必将带来自贡机遇。

随着我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良好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我市众多智能制造企业也必将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笃行不怠,书写出自贡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马莉莎

编审:舒旭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自贡   产业园   航空   空域   无人机   产业链   纪实   我市   千年   机场   产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