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美丽原创丨爸爸的“小丫子”(散文)

爸爸的“小丫子”

文/彭美丽


“小丫子”是爸爸叫我的乳名,自从他离开后,“小丫子”这个名字也随之消失。四十二年的光阴荏苒,“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今天忽然回忆,历久弥新,那是人世间多么美丽的风景,多么催人泪下的温暖和光亮!

爸爸的形象在我的心中特别清新耀眼。他有铁一样的胳膊和腰脚,宽口黑布鞋,中山装,黑框眼镜,眼眸深邃,身材坚挺,步伐矫健,高大威武,英俊儒雅。握笔书写的样子特别迷人,笔尖在纸上的每一个笔画都很用力,字迹匀称,如同雕刻,又仿佛是一个个不停跳跃的音符。我从幼时起,就生活在爸爸身边。爸爸大学毕业工作不久,调到一所高校担任校长,因为工作需要,妈妈既要在老家生产队里劳动挣工分,还要拉扯我三个哥哥和赡养我年迈的祖父祖母,她和爸爸总是分隔两地,也许是过于爱我的缘故吧!爸爸把我接到身边,照顾我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月光下,白露为霜,操场上寂静无声,四边的树林影影绰绰,我缩着小脑袋,拽着爸爸的衣角,学着他的模样,一大步一大步地走着,我好奇爸爸的影子为什么那样地长,而我的影子却那样地小,于是,我就问个不休。

爸爸说:“因为呀,我是爸爸,小丫子是小孩。爸爸呢,有一个特异功能,就是要长出一款长长的影子来专门保护小孩。将来呢,小丫子长大了,影子就会长长了,爸爸的影子就会缩小喽,到那时候呀,就该换成小丫子保护爸爸了。”

于是,我特别羡慕爸爸的影子长长,特别渴望长大,然后,就很不服气地踩在爸爸长长的影子上,发出咯咯咯的笑声,爸爸为了逗我开心,故意东躲西闪,我便不依不饶,四处追逐,我们的阵阵笑声在空荡荡的操场回荡……

爸爸的讲台是一个高不可测光滑无比椭圆形的大木块,我喜欢躲藏在讲台下面被爸爸看不见,然后他紧张地四处寻找的样子……每当爸爸走进教室的时候,他就伸出大大的手,捉住我,把我放到教室最后面角落里的一个凳子上,然后,我会和他的学生们一样,一本正经地坐着,小手后背一放,腰杆挺直,懵懵懂懂,瞪着大大的两只眼睛,认真听他讲课。但是,我听不懂他讲的是什么,只记得爸爸满嘴的“之乎者也”,我听得累了,心烦了,却也不敢动弹,因为我知道那是课堂,爸爸的课堂是非常严肃的,如果我破坏了,他一定不会原谅我,即便是他最爱的小丫子,他也会派人遣送我回乡下老家的。

在那个举头望呀望,满目皆陌生的世界里,我只认识爸爸一个人就足够了,爸爸是我的全部,我喜欢和爸爸在一起,粘着他,缠着他,哪怕是再大的委屈和虐心,我也心甘情愿。

那是个没有棒棒糖没有牛奶面包也没有肯德基的童年,但是,雪白的发面白饼远远胜过了今天的各种美食佳肴,那是我童年的美食,是我的最爱。给我们做饭的师傅是一位笑容可掬的老人,爸爸叫我称呼他纵爷爷,纵爷爷干活麻利灵巧,做饭味道好吃,尤其是冬瓜炖粉条,另外贴上一个发面白饼和两个黄面玉米饼。

开饭的时候,我看见爸爸挑拣起黄面玉米饼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就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每次都是我吃白面你吃黄面呢?是黄面好吃还是白面好吃呢?”

爸爸微微一笑,说:“都好吃。”

于是,我张开嘴咬了一口爸爸手中的黄面玉米饼,咀嚼了几下,呀!感觉像拉大锯一样在我的舌尖拉来拉去,无滋无味,并没有白面饼细腻爽滑香甜,然后我撇嘴皱起眉哭闹起来:“爸爸骗人,爸爸骗人!黄面不好吃,不好吃!”

这时候,爸爸忍不住哈哈大笑,爱怜地把我搂抱在怀里,语重心长地说:“小丫子呀,你知道吗?老家的三个哥哥和妈妈们连黄面饼都吃不上呢!”

当时幼小的我,哪里知道在那个物资匮乏缺衣少粮的时代,有多少人勒紧裤腰带,缩衣减食,艰苦朴素,爸爸当然不例外,他每天吃我剩下的羹,甚至把碗舔得光光亮亮,他给我吃白面饼是牙缝里省下来的粮票专门为了给我补充营养,而且一再叮嘱纵爷爷,做饭的时候一定要做两种面膜,尽量少做,不浪费,五六成饱即可。

爸爸很尊敬纵爷爷,每次家里来客人送的水果呀香油呀花生呀什么的,爸爸总是分给他一半,让他带回家给小孙女吃,剩下的自己一口不吃,全部留给我解馋。

放学的路上,我挎着书包,走在路上,紫色的夹袄兜里揣着五分钱硬币,那是早上临上学时纵爷爷特意给穿上的,他说:“紫色的夹袄是你爸爸特意找裁缝给做的,穿着它去上学,就像爸爸陪你去上学,路上就不害怕了。”

爸爸生病了,住在市里医院不能来。

昨天是礼拜日,我去医院看了爸爸,他的一条腿上缠着厚厚的绷带,额头上密密的汗珠,声音也有点沙哑。我问爸爸:“明天我去上学,你能不能送我呢?”因为我入学以来都是爸爸送我上学的。爸爸答应我,只要我听话,认真学习,他就天天接送我……

爸爸抚摸着我的头,微微一笑:“明天不行了,爸爸走不了。”

“可是,我自己去上学,路上害怕。你陪着我,就不害怕了。”

“小丫子,不怕,人,总是有困难的时候,你要学会坚持挺下去。”

“我不,我就让爸爸起来,再送我一次。”

爸爸摇了摇头,说:“小丫子,你要养成习惯,养成克服困难的习惯。好吗?”

我无可奈何地不情愿地点点头。

“明天周一,你要早早起床,升国旗,国旗下的讲话稿准备好了吗?一会儿要给爸爸背诵一遍。给你新做的紫色夹袄,放在你的枕边了,明天就要穿上。小丫子长大了,要乖乖哈。”

“嗯。”我点了点头,但是心里还是别别扭扭,自从一年级开学的一周后下午那次,我什么时候不乖乖了?

当我入学的时候,我就喜欢用左手写字。老师也纠正了很多次,甚至要我罚站,小朋友们给我起了个绰号“左撇子”,我虽然不想改,但是我也知道害羞呀。最糟糕的是爸爸来接我的时候,老师告了我一状。

回到家里,爸爸二话不说,就在院子里画了一个大大的圈,拿来一支粉笔,瞪着我,叫我用右手练字。我仰视着他高高的身子,倔强地把粉笔一扔,硬着头皮,噘着嘴,说:“就不。”

“就不也不行,你怎么可以不听话?左手写字是你的本领,右手写字也是你的本领。练!”爸爸随手捡起粉笔,塞到我手里。

一个“练”字,那么大的声音,吓得我一哆嗦,但是,我扭头跑进了厨房。

爸爸追了进来,一手抓住我的胳膊,我吓得哇哇大哭,躲避在纵爷爷的怀里,纵爷爷替我讲情也无济于事,爸爸把我拖到院子里,往圈里一塞,说:“跪在地上,练!”

我是一只无助的小羔羊,抽抽噎噎,一边哭,一边无力地在地上划拉着,我的膝盖也跪得肿胀了。

再后来,爸爸还是不依不饶,他握住我的小手,仔仔细细地在地上一笔一画教我,那天的午饭,我没有吃,上学也迟到了。也许是我眼睛哭得红肿的缘故,老师没有批评我。

老师叫我们同学一起背诵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背诵到这儿,我禁不住鼻子一酸,眼泪出来了,我害怕被老师发现,赶紧把头别向窗外,透过泪花,我看见爸爸高高的身影正站在窗前默默地注视着我。

我立刻紧张起来,这时候老师走到我的身边,微笑着示意让我出去见爸爸。

我走出教室,爸爸来到我身边,拿出一个绿色图案上躺着一只笨笨的可爱至极的小熊猫的文具盒递给了我,我打开一看,里面都是爸爸削好的铅笔整整齐齐地排放着。然后,爸爸拿出一个五分钱硬币给我,让我揣在兜里。

后来,我学会了右手写字。再后来的事情,不记得了。

周一上午国旗下我的讲话,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我知道那是昨天在医院里爸爸帮我复习的作用。放学回到家的路上,紫色的夹袄兜里揣着五分钱硬币一直都在,我的手不由得攥着五分钱的硬币,再也无心逗留,一味地想着回家,也许爸爸就坐在椅子上看报等着我呢。

但是,我看见了舅舅。

舅舅说:“我是来接你回老家的。你爸爸的病不轻,以后不能照顾你了。”

我哭了:“我不,我要跟爸爸在一起。”

舅舅说:“你妈妈在老家等着你呢,回去吧!”

纵爷爷含着眼泪说:“你兄妹四个,你是老小,你爸爸最不放心你,临回老家再去一次医院吧!”

我来到医院里,看见爸爸,我哭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想哭。

爸爸微笑着说:“小丫子长大了,不哭,你要养成习惯,养成克服困难的习惯。回到老家,要听妈妈的话,要听新老师的话,好好用功学习。”

“那爸爸什么时候回老家?”

“我也快了,过几天就回,等放暑假我病好了就回。小丫子去哪里,爸爸就陪在哪里,好吗?”

我和纵爷爷告别,我和爸爸告别。

我的舅舅,我的纵爷爷……他们跟着我的这一段生活从此也一起永别了。

我回到老家的时候,奇怪地发现门前的梧桐树叶枯黄了,那是前年春天的时候,爸爸拉着我的小手,一起栽种的树,我们挖坑,浇水……

“爸爸,为什么栽梧桐呢?”

“栽梧桐呀,是想让它陪小丫子一起长呀。”爸爸指着门前的几棵粗壮的梧桐树说,“这是引凤树,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不然,爸爸怎么会有我的宝贝小丫子呢?今天栽的这棵梧桐啊,陪你一起长喽,等梧桐长大了,小丫子就长大了。”

“那,我就和它比赛,我要先长大。”

“好,小丫子先长大。”

眼下,小梧桐叶枯黄了,耷拉着脑袋,我害怕了。这时候,我忽然记起了爸爸的话:“小丫子,不怕,人,总是有困难的时候,你要学会坚持挺下去。小丫子,你要养成习惯,养成克服困难的习惯。”

暑假的第三天,爸爸被送回家的时候,妈妈哭得死去活来,我安安静静地在妈妈的怀里,很乖很乖。

爸爸的梧桐叶黄了,爸爸的小丫子在继续长大。

【作者简介】彭美丽(女),安徽萧县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萧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萧县城北中学教师。多年来辛勤耕耘,笔耕不辍,先后发表作品《回忆》《中学生》《大哥,你好吗》《要饭为生的母亲》《春之韵》《拥抱离人》《长相忆》《恋之歌》《天籁之音》《舞龙盛世歌太平》《怀愧那时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流年未央》等。2008年出版长篇小说《困惑》,2017出版长篇小说《守恋的天空》,编导微电影《扶贫小曲》。2010年获宿州市“百合花”文学奖、2014年被授予宿州市新世纪“优秀作家”称号、2018年荣获宿州市第二届“文学奖”。2019年散文《恋之歌》获北京第三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萧县   宿州市   子长   夹袄   爸爸   白面   老家   散文   爷爷   影子   老师   彭美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