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一生一定要去的一个地方,让我们猜猜是哪?

你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漳州古城,这其中的意义十分的不平凡!

漳州古城是漳州最有价值的核心区,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商贸繁华的城市中心区,又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五大特色非常鲜明。

漳州人的一天,从清晨的一碗“锅边糊”开始。当漳州的朋友告诉我一定要在清晨七点前,到大同路那边的一家门店吃一碗“锅边糊”时,我是一脸的懵逼状,心里问“为啥得这么早”?朋友说,你去了就知道答案了。

第二天清晨,我带着疑问,来到了这家小店。店铺虽小,但人气的确旺得不得了,店员麻利地为客人做出一碗碗香气四溢的“锅边糊”,所以排队的人虽多,但也不用等太久就能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锅边糊”。

漳州古城内历史人文气息浓厚,文物古迹众多,现有文庙大成殿、明代石牌坊、林氏宗祠(比干庙)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简大狮避难处以及府衙旧址、侍王府、东西桥亭及宋濠等14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世界最小的空中庙宇——伽蓝庙,以及杨骚故居、徐氏家庙、小姐楼、番仔楼(小洋楼)、教堂和侨村等古街特色建筑,完整地保存了骑楼式店面、中西合璧式建筑、闽南风格民居等三大类古民居建筑。

从延安南路,走台湾路、香港路、修文西路、修文东路走一圈,古城里最核心的老建筑和不少的文物古迹所在都能一个个看到。不少的老店铺仍保留着曾经的模样,似乎时光一直停留在曾经的一刻,从未远离。

我很好奇,为啥这个古城里包含了这么多药房、当铺、骑楼等等具有南洋特色的店铺和建筑?经当地人的讲述才知道,原来漳州古城曾经是“海上丝稠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在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当时的明政府正式取消了“海禁”,并在月港(今龙海海澄)开设“洋市”。与来自南洋一带的经商者开展贸易。在月港的辐射带动之下,漳州城经济繁荣,成为“百工鳞集”、“机杼炉锤”交响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当年内陆的货物,沿着九龙江水路的顺流而下,到达漳州,然后在漳州转运到月港,再从月港停靠的海轮运往南洋等地,或从陆路往南,到达粤东一带沿海。所以,当时在漳州居住着不少的洋人,他们在古城一带做贸易,接收货物转运往新马印度等地。难怪这里也被称为“明清海丝之路”的起点。

午后,古城里的居民们,老年人或在府埕广场的大树下玩扑克,下棋;中年人在自家门口或骑楼下,泡一壶茶,看一本书;年轻人则相约一起,泡在咖啡馆里,侃大山,玩桌游。

入夜的古城,灯光璀璨,古城的居民们聚集在公园旁的一片回廊,或三五知己闲聊家常,或成群结队欢歌跳舞,各得其乐。

漳州古城,自唐代以来一直发展至今,“唐宋古城、明清街区、民国风貌、闽南韵味、侨台同辉。”、“以河为城、以桥为门”的筑城型制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是漳州这座千年古城最有价值的核心之一,在改建老旧城区的规划建设里,除了引入新形式的创意和休闲产业,还应该把具有传承历史、展示文化、延续生活等功能的传统完整地保留下来,让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明清海丝之路”起点之地,继续展现独有的魅力,让每一个在古城里的居民、游客都能找寻到“适合自己”的古城慢生活。

最后我希望广大朋友也会喜欢这座城市,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我们中国的不服输的影子!让我们为这座城市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骑楼   修文   南洋   漳州   闽南   明清   古城   城里   地方   建筑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