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体量商业出圈指南,三条路可选

小体量商业项目数量繁多、主题丰富,往往是市场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由于体量所限,这些项目大多数是非标商业,虽不能覆盖全业态,但专心经营某一领域更有机会突围。例如近两年上海涌现的TX淮海、LaLa station上海莲花路、武夷MIX320、M+马利等具有代表性的小体量商业,通过存量更新为商业空间注入丰富内容,并在社交媒体频繁出圈。


随着商业供给日益饱和,存量更新需求逐步增加,将来会有更多小体量商业项目涌现。据公众号《MALL星人》统计,2023年上海全市筹开的各类商业项目达86个,其中小体量商业项目占比近半。已经成功出圈的小体量商业有哪些值得借鉴的亮点?在4万平方米以下的小体量筹开项目中,又有哪些有潜力成为新的爆款呢?


细分市场切入,经营特色文化主题


从细分市场切入,经营特定的文化主题,已经成为小体量商业出圈的重要途径。例如TX淮海和NOYA青年文化空间都已经是广为人知的典范案例,尤其是坚持“文化先行”的TX淮海,开业以来持续通过高频度的活动,专注经营年轻力。


在一众筹开项目中也有不少这类小体量的主题商业,突破传统商业的模板,尝试更多有趣的内容。在商业之家看来,最具出圈潜力的莫过于百联ZX创趣场和INS复兴公园,他们分别切入了年轻人喜好的二次元和电竞市场。



其中,聚焦次元文化的百联ZX创趣场将于12月底揭幕。在二次元文化早已普及并衍生各类消费的今天,专营二次元主题的商业却相当罕见。百联将南京路步行街的华联商厦存量更新,围绕多次元文化产品,聚集相互联动的社群同盟,从商业差异化和互动体验性上都值得期待。


品牌方面,在项目的官方公众号平台,已经公布的入驻品牌有面向成年人的玩具统一品牌万代魂TAMASHII NATIONS STORE中国大陆首店、能够体验哥斯拉等多款知名IP的VR ZONE上海首店等等。



INS复兴公园位于复兴广场大楼,前身就是曾经著名的复兴公园钱柜,如今这个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空间,将成为集电竞电音文化、演出秀场、浸入式展览、艺术新零售、先锋生活方式为一体的娱乐综合体平台。


在高楼层,INS复兴公园搭建了容纳近600人的电竞赛馆,将填补市中心专业电竞场馆资源的空白,目前已经成功落地了2022DNF职业联赛。除了电竞赛馆,还将呈现脱口秀舞台、时尚秀场、沉浸艺术展、体验式新零售、音乐派对等体验。除此之外,据媒体报道,将入驻的品牌有笑果文化、得物、PLAY HOUSE、公路商店、M STAND等品牌,呈现多元化的都市年轻娱乐文化。


精准定位,差异化经营


大商圈里的小体量商业如何差异化经营?商业体量仅3.1万平方米的LaLa station上海莲花路给出了不错的解题思路。LaLa station上海莲花路位于成熟的闵行南方商圈,周边聚集了百联南方、莲花国际、中庚漫游城等商业项目,作为体量较小的后来者如何脱颖而出呢?



LaLa station上海莲花路作为轨道交通1号线莲花路站的地铁枢纽商业,自有通勤客流优势。为了与周边主打家庭消费的大商场形成错位,LaLa station上海莲花路用小体量来聚焦年轻上班族的消费需求,因此引入了niko and…、Adidas Originals、MLB、另物等年轻向的零售品牌,以及ALDI奥乐齐超市,再加上瑜伽、舞蹈、美发、健身等生活配套和服务业态,联合办公又能提供稳定的日常客流,从而整个小体量购物中心形成了精准又相对完善的业态布局。



拥有前滩太古里和晶耀前滩两大标杆级商业的前滩同样引人关注,商圈内将有新项目前滩L+PLAZA开业。这是陆家嘴集团全新商业产品线L+PLAZA陆家嘴广场的首发项目,将与前滩太古里、在建的前滩L+MALL陆家嘴中心形成前滩商业的“黄金三角区”。


作为大商圈中的小体量筹开商业项目,商业面积3.4万平方米的前滩L+PLAZA将与存量商业错位经营,定位为“全时社交活力中心”,满足前滩商务精英、精致白领等客群的日常生活消费需求。



具体来看,商场将从全时社交、运动休闲、日咖夜酒、高质餐饮等核心触点出发定位,呈现全新的社交生活空间与高质量的消费体验。另一方面,前滩L+PLAZA也延续了前滩商业的户外空间特色,设计为错落有致地层层退台,从中心向各个方向伸展交错,并配有特色的露台景观。


在一个日益成熟、能级不断提升的新兴商圈,体量相对较小的前滩L+PLAZA务实而精准地聚焦了前滩的商务人士和精致白领,相信会呈现一座别具特色的商业。


融入在地文化,与区域共生


融入在地文化,已经是存量更新商业的主要命题,从早年的上海新天地,到刚揭幕的上海张园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在小体量商业之中,近两年像武夷MIX320、M+马利、黑石M+街区等也都以融合业态和特色场景频繁出圈,成为各年龄层竞相打卡的热门商业。其中,MIX320在保留社区菜场等配套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提升,无论是在地社区文化与潮流商业,还是业态功能,都体现了多方位的融合。


即将于2023年中开业的鸿寿坊也是一个传承在地文化、融合多元创新的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8万平方米的鸿寿坊由里弄商业和东西两栋新建甲级办公楼组成,其中办公部分企业天地约4.8万平方米。而新生后的商业部分虽然体量不大,但颇具特色,将保留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里弄住宅建筑的肌理脉络,以瑞安新天地最擅长的存旧立新手法,用现代商业理念重新设计街区式商业空间。



据悉,鸿寿坊首度亮相的“Be Market”商业概念将涵盖四大核心业态:包含个性、活力、包容、开放等具有Market DNA属性的零售品牌;成熟且能够共创Market新概念店的餐饮品牌;具有人情味的“菜食场”FOODIE SOCIAL南里食集;由原创设计和小众宝藏品牌共同打造周末主题市集。



在极富人文底蕴的长宁区新华路,同样基于在地文化的金地·新华道也值得关注。该项目通过Community主题的大台阶、在地创意商店、露天台阶和集市这四大核心商业主题空间,为公共生活的发展提出探索性提案,带来在地文化与创新商业的共生共长。


有意思的是,在项目筹备期,为了更好地将商业与办公植入在地的社区公共空间,金地商置委托文化平台“三明治”,对新华路展开为期数月的深度探查与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体量   商业   存量   上海   社交   特色   指南   项目   品牌   主题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