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隆河大战:是淮军抢功先发,还是湘军按兵不动,想坐山观虎斗?

发生于1867年1月19日的清军与东捻军之间的尹隆河大战,是关系到东捻军命运的一场关健性战役。最终清军获胜,从而阻断了东捻军欲经鄂入川建立根据地的计划。

此战从清军方面来说,是先败而后胜,以击杀和俘获东捻军18000余人的战果取得了战役的最终胜利。而东捻军首领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等率领捻军残部仓惶逃走。但是大战过后,清军方面两支配合作战的军队:湘军鲍超部与淮军刘铭传部却互相掐了起来。湘军鲍超说淮军刘铭传部为抢功,提前发动进攻。而淮军刘铭传则说湘军鲍超部未按预定时间发动进攻,致使淮军独自对战捻军,遭受重创。一时间,让清廷弄不清他俩孰是孰非?

那么当时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分别从这场战役的参战三方说起。

先说东捻军,它是新捻军分兵后,由遵王赖文光所统领的这一支军队。东捻军的骨干都是经历过无数次战斗的幸存者,这些人意志坚定,作战经验丰富。像遵王赖文光的谋略和鲁王任化邦的勇猛那都是公认的。

再说湘军鲍超部,它被称为“霆”军,是湘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军队。统帅鲍超更是参加过大小战斗五百余起,身上有伤108处,人谓不死战神。太平天国“天京”被攻破后,清廷封鲍超为一等子爵,授浙江提督。

接下来说说淮军刘铭传部,时称“铭”军,装备大量的进口枪支,在淮军各部中战力排名第一。统领刘铭传18岁就于乡间手刃豪强,领数百人入合肥西乡紫蓬山筑圩结寨。加入李鸿章的淮军后,刘铭传在苏南围巢太平军得过程中是屡建奇功,28岁就被清廷实授直隶提督一职。

大战之前的局势是:东捻军被清军一路围追堵截,于1866年年底来到鄂北钟祥、京山一带。东捻军的战略目标是渡过汉水,过荆门、宜昌往四川进军。但是清军一直尾随,捻军怎么也甩不掉。于是捻军在此设计击败了湘军郭松龄部,提督郭松龄腿部中枪逃走,其部下4000余人被消灭。接着捻军又打败了淮军张树珊部,总兵张树珊以下1000多人阵亡。虽然捻军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很快他们被赶来的两支清军劲旅给围了起来。一支是由湘军中头号战将鲍超率领的军队,它有三十二个营,共计16000余人。一支是由淮军第一人刘铭传率领的军队,它有二十个营,共计10000余人。湘军鲍超部由西向东、淮军刘铭传部由北向南对捻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从战前形势来看,清军是占有优势的,捻军虽然人数更多,但是他们这次转移是拖家带口,有很多的妇孺在内。面对强敌,捻军是挖沟筑寨采取守势,而清军则采取攻势。

据说在大战之前,捻军首领赖文光还给淮军统帅刘铭传写了封信。信中说刘铭传率领的淮军不如鲍超的湘军能打,让他和鲍超合兵来战。这无疑是一种司空常见的激将之法,但是有些时候就是很有效。因为刘铭传和鲍超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淮军和湘军中最能打仗的两个人,时常也会被一些人拿来做比较。刘铭传是个桀傲不驯的性格,《清史稿》中说他“不居人下”。所以说赖文光信中的话还是戳中了刘铭传的软肋。再说了刘铭传本来也急于打败捻军为刚刚遇难的总兵张树珊报仇。张树珊可是和他一起从合肥西乡走出来的淮军袍泽。所以刘铭传一开始就有急与捻军开战的想法。

一般的史料都说,湘、淮两军约定于2月19日辰时(7~9时)一同向捻军发动进攻。但是淮军刘铭传为了和湘军抢功,提前一个时辰,于2月19日卯时(5~7时)就出兵向捻军大营而来。

话说刘铭传带领15营人马先行渡过尹隆河(永隆河),5营辎重营在后慢慢跟随。淮军的传统是一军内马、步、炮三个兵种配合作战,所以前行的15个营应该是骑兵和步兵,而后面走得慢的辎重营实际上是炮营。刘铭传所部过了尹隆河后不久,跟在后面的辎重营就受到了捻军骑兵的突袭。为了保护后面的辎重营,刘铭传不得不派出3个营往回赶。战场上既然发生了捻军突袭淮军辎重营的情况,说明了捻军早有准备。然而淮军统帅刘铭传在仅剩12个营的情况下依然分兵三路向前行军。东路由刘铭传族叔刘盛藻统领,中路由刘铭传亲领,西路由总兵唐定奎统领。

却说捻军这边,他们不是守在寨子里面等清军来打,而是根据战场现状主动出击。捻军也是分兵三路迎击淮军。东路鲁王任化邦,中路遵王赖文光,西路魏王李蕴泰。开始时,中路、西路战场上两军打得是旗鼓相当。然而统领东路淮军的刘盛藻是秀才出身,所部战斗力比较弱。但是他们偏偏遇到了捻军中以勇猛著称的鲁王任化邦,很快东路淮军被击溃,人马四散开来。这样鲁王任化邦领兵转头配合在中路作战的遵王赖文光攻打刘铭传亲领的淮军中路人马。

中路捻军由于力量得到加强,很快冲乱了淮军的阵形,中路淮军被分割成两部分。这时统领西路淮军的总兵唐殿魁看到在中路作战的自家主帅刘铭传有难,赶快带兵来援。没想到遵王赖文光和鲁王任化邦又带兵掉头,配合西路战场的魏王李蕴泰合击来援的淮军唐殿魁部。在优势兵力面前,西路淮军很快被歼灭,总兵唐殿魁战死。捻军在歼灭西路淮军唐殿魁部后,又朝中路的刘铭传包围过来。此时的刘铭传身边只剩二三百人马,面对围过来的数万捻军,他只有引颈待戮的份。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鲍超带领着湘军从捻军侧后方杀了过来,刘铭传得救了。此时已经激战了一个多时辰的捻军仓惶回头迎战养足了精神的一万多湘军,结果可想而之。经过一天的苦战,最后捻军主力不得不丢下妇孺老幼乘黑夜逃岀战场。

此战清军方面虽然也受了较大的损失,比如淮军统帅刘铭传的把兄弟总兵唐殿魁战死,还有田覆安、李锡增、胡衡章等将领阵亡。但是清军毕竟打得捻军主力落荒而逃,取得了击毙和俘虏捻军18000多人的战果。阻止了捻军南进四川的意图。

此战一结束,湘军统帅鲍超是兴高采烈得把战果上报给负责剿捻的钦差大臣李鸿章。而作为淮军方面的统帅,刘铭传当然也要单独向李鸿章汇报战果。相比湘军鲍超的战报,淮军刘铭传的战报可就难写了。刘铭传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想想也是,不知为何,捻军对湘军不做防范,而是全力攻打他带领的淮军。致使淮军在此战中损失惨重,总兵唐殿魁等人战死不说,就连刘铭传自己,要不是湘军鲍超来救,说不定都已死于捻军之手。刘铭传自加入淮军以来,从没有受过这种窝囊气,丢过这种脸面。想着湘军送回那些他们从捻军手中缴获的来自于淮军的辎重物资时的可恶嘴脸,刘铭传都憋屈坏了。他刘铭传从来都是占人家便宜,这次却被湘军鲍超乘他淮军和捻军苦战之机,坐收了渔翁之利。刘铭传决定不吃这个暗亏,他心生一计,把自己提前出兵,说成是鲍超不按约定时间出兵,结果导致淮军独自对阵捻军,差点造成淮军全军覆没的后果。

当李鸿章接到了鲍超和刘铭传送来的两份描述不同的战报时,他选择了相信自己的老部下刘铭传。因为在战场上两支归属不同的军队为了争功,发生一些下拌子,互相推诿,看笑话,见死不救,坐收渔翁之利的事太多了。李鸿章把尹隆河之战按照刘铭传的描述上报给了朝廷,并请求朝廷治鲍超失期之罪。朝中一些大臣在看到李鸿章送来的奏报后,纷纷指责鲍超为了争功而致友军于死地的行为。更有甚者要求朝廷下旨,斩了鲍超。当然大多数人觉得不管怎么说,最后鲍超还是大胜捻军,取得了重大战果。所以朝廷只是下旨斥责了鲍超一番。

而鲍超这边,面对自己取得的重大战果,正等着朝廷的封赏呢!没想到封赏没盼到,却等来了朝廷的斥责。可把这位为清廷立下了无数战功的猛将给气坏了,他觉得李鸿章和刘铭传在颠倒黑白,自己怎么没按时出战?湘、淮两军明明约定的是辰时出战,是他刘铭传想抢功,提前出兵,结果中了捻军的埋伏。现在却说成是我鲍超失期,不按时出战。这不是欺负人吗?

刘铭传和鲍超两军约定时间出兵攻打捻军的事,就算是当时没有留下来往的文书,也肯定有许多人在旁见证过的。所以鲍超有没有失期的情况很快就查清了,他是受冤枉的。面对事实,李鸿章也不得不重新为鲍超请功。

而对淮军刘铭传的说辞,朝廷也没有过多的追责。因为所谓的刘铭传为抢功而提前发动进攻的说法也不一定对,当时刘铭传率部先行出兵可能是为了在战场上抢战有利地形,不一定是准备率先向捻军发动进攻。只是刘铭传没想到筑寨坚守的捻军没有坐等挨打,而是根据战场情况主动岀击。后来捻军又看到淮军刘铭传部兵力少。捻军就想用集中优势兵力,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先消灭淮军,然后再转头全力迎击湘军。只是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就在捻军要全歼刘铭传亲领的淮军中路人马时,鲍超带着湘军赶来了。捻军的计划是功败垂成,最后败走。而鲍超在此战中也有拥兵观望的嫌疑,因为淮军和捻军一旦开打,那么大的动静,相距不远的湘军肯定很快就知晓了。但是鲍超还以原定时间岀兵就有点看友军笑话的意思。

尹隆河大战中,湘、淮两军之间相互指责的事虽然弄清楚了。但是在此事件中,李鸿章对刘铭传的偏袒和湘军首领曾国藩对此事的不表态,让鲍超萌生了退意。不久后,鲍超以旧伤复发为由,开缺回到家乡四川。而钦差大臣李鸿章借机解散了他的“霆”军。一代战将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湘军   捻军   坐山观虎斗   辎重   总兵   清廷   东路   按兵不动   作战   战果   朝廷   军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