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六个历史时期的人口大迁徙

我国是有着5000年悠久的历史国家,而这5000年历史得以传播和延续的一个重要媒介就是人口的迁徙。而导致人口迁徙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战乱。总体上说,有六个历史时期的人口迁徙对我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的人口迁徙。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北方连年征战导致大批中原士族为躲避战乱而开始向南迁徙,至西晋“永嘉之乱”后,据初步估算南迁人口达90多万人,史称“衣冠南渡”。

影响:“衣冠南渡”使南方开始得到开发,为以后南北方经济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保留汉文化的火种和中原王朝的统治思想,为进一步促进民族融合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二、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人口迁徙


“安史之乱”可谓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场浩劫,在这次战乱中,人口锐减3000多万。由于这一时期的连年战乱,为了躲避战乱,大批人口南迁,从这一时期人口迁移路线来看,北部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秦岭淮河以南地区。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呈现持续时间更长,分布范围更广,移民人口规模大,影响深远等特点。

影响:随着大量的人口南迁,为地广人稀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带去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靖康之耻”后的南宋时期人口迁徙。


由于“靖康之耻”后,北宋的灭亡,北方人口为躲避战乱,导致大批人口跟随统治者南迁。据人口史学家估计,受“靖康之难”影响至少超过五百万人离开北方定居到南方地区。

影响:1.人口重心的转移。使南方人口超过北方,靖康前中原北方人口约3971万。而靖康之后,北方有2830万,南方有5650万。2.经济重心的转移。这次人口迁徙不仅使得南方经济超过北方,而且经济重心从黄河中下游转移到长江中下游。直到现在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仍高于北方。

四、明洪武大槐树的人口迁徙。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强令从山西移民填充华北平原,其中移民河南93万人,移民山东121万人,移民河北41万人。今天北京、河南、河北、山东有很多人都以洪洞大槐树为祖居地的,现如今北京洪洞营、赵城营就是那个时期的代表。

影响:使明代人口更均衡的分布,有利于明代经济的平衡发展。推动了地区间的交流与民族融合。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员到大槐树去寻根,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血脉联系。

五、清康熙时期至乾隆时期的人口迁徙

由于明末连年战乱,使得人口流失严重。其中,四川战乱和瘟疫导致人口更是急剧减少,据官方统计,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成都全城只剩下7万人,一些州县原有人口只剩下10%或20%。因此,康熙帝下令湖广移民填四川,使四川达到155万人,乾隆时,政策放开,使四川达到420万人。

影响: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加强了南方各省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六、"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带来的人口迁徙。

明末战乱下人口仅剩6000万左右,到清末人口爆炸至四亿,随着这种人口大爆炸,而耕地确实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便形成了以"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人口迁徙为主,这一时期除了躲避战乱外,就是以经商活动的人口迁移。“闯关东”,民国年间每年人口迁移达48万人,至新中国前夕,东北人口达到近4000万"走西口"。的时间,大概是从明代的中期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应该是在明末清初,"走西口"的典型代表是“晋商”。走西口的人数仅留在蒙古国的数量就达10万多人。"下南洋"也称“过番”。明末至民国这一时期,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为了谋生,躲避战乱,东南沿海人民选择出洋谋生。据统计,因“经济压迫”而出洋者占 69.95%。

影响:"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这三个都是人口由内地向边境迁移,维持了迁移人口的基本生活,让中国更加了解世界,同时,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的文化交流。

综上所述:我国这六个历史时期的人口迁徙,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加强了民族融合和对外文化交流,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靖康   洪洞   南洋   人口   中原   战乱   重心   历史时期   移民   时期   我国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