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学习(三)-儿童注意力的特点

#家长百问百答#

上一次我们谈到需要结合孩子的兴趣来抓住TA对学习的注意力,但让很多家长头疼的是,孩子注意力总是不集中,哪怕一时吸引了注意,TA很快就厌倦了。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儿童注意力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先来看一个事例:

一名刚进小学的男孩,因个子很高而被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上学没多久,学校的老师就跟男孩妈妈反映说,她的儿子上课不听讲,总是做小动作。


这位妈妈听了后,回家严厉批评了儿子。可过了一段时间,情况仍然没有改善。于是妈妈又联合爸爸对儿子进行批评,爸爸甚至还打了孩子。可是,问题依然存在。


如此反复多次,妈妈的一位朋友听说了情况,便建议她带儿子去医院检查眼睛。这位妈妈很困惑,儿子不听讲为什么要去检查眼睛?虽然将信将疑,但她还是带儿子去做了检查。结果显示这个孩子是先天性弱视。


也就是说,他坐在最后一排根本看不清黑板,跟不上老师的课堂进度。然而,由于这个6岁的孩子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困境,导致他一直被老师和父母误解,被贴上不听话、不爱学习、不认真等负面标签。


这段经历对男孩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后来学习情况一直不好,但那时,已不仅仅是眼睛的问题了,而是小时候的挫败和误解已经让他对学习产生了抵触。

看了上面的例子,大家应该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注意力的维持不仅需要心理参与,也需要一定的生理基础,越小的儿童,其注意力越容易受生理条件所限,除了听觉和视觉外,大脑发育水平和身体协调能力也会影响注意力。

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如果一个孩子感统失调,他的大脑会很难有效筛选信息,对他而言,老师讲课的声音和别人的翻书声、咳嗽声以及窗外的鸟叫声等背景杂音都是混在一起、无法区分的,所以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

此外,孩子是一个未成熟的个体,即使他有完美的先天生理条件,但他的能力仍然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时,他的大脑还未发展成熟,他的主动注意时间本就很短暂,无法长时间集中。

同时,小学至中学阶段,青少年身体发育特别快,他们需要额外花费一定的精力去适应高速发展的身体,这也会造成他们思维的不稳定,从而干扰注意力。

比如有的孩子个头长得很快,就容易出现手脚不协调的情况,常常会摔跤,或者碰倒身边的东西,这时,家长往往会批评他粗心大意,实际上并不是他不留神,而是他很难做到仔细认真。

还有的家长反映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写一会儿就喊累,特别懒,但其实部分儿童的手部精细能力较弱,写作业对他们来说本就是一件比较繁重的体力活,他们并不是懒,而是真累。

另外,比如许多孩子用积木练习点数时,无法按顺序数完一排积木,他们很多时候会漏掉中间一两块,甚至数到中间,因为一点细微的干扰,而忘了数到几了……

这些在家长或老师眼里可能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的表现,真是很冤枉。事实是,他们的态度都是极其认真的,然而,生理的不成熟导致了失误的频繁出现。

孩子一开始只是想做而做不到,但在受到成人的错误对待后,就变为明明能做却不愿去做。孩子的厌学往往就是被成人这样“教”出来的。

说这些的关键目的在于,希望家长们能够理解孩子所面对的困难,而不是简单的用成人的眼光去批判他。

当你理解孩子之后,你的态度和关注点也会不一样了,你会想方设法去协助他度过困难,比如:

尽量营造一个容易专注的空间,避免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将每段学习时间适当缩短,适应TA的注意力水平;教TA一些专注的小技巧,如用指读法,加强阅读时的视觉专注;教TA必要的科学思维方法,比如看图时从左至右、从上到下,自己的东西也要摆放有序,及时归位,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等等。

现在就把“我的孩子不爱学习”的观念改为“我的孩子在学习上可能有些困难,我要想办法帮助TA”。保持这种态度,我们将在下一篇讨论“如何帮助孩子提升注意力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注意力   干扰   专注   生理   儿子   家长   妈妈   老师   情况   儿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