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码字四年:为理想而存在

刚才,偶然在百度上刷到本人一篇文章被著名研究机构《昆仑策》原文转发,还是由司马南老师写的荐评。文末注明转发自“冷眼看巴蜀”!

这是一篇我早前写的文章,没想还能被一家著名机构转发,大V写荐评。作为一名普通网友,我并没有觉得人家转发我的文章就是被侵权的意思,相反我还觉得能被一家研究机构看上转发,还让司马南老师写上一段荐评,这本身就是一种认可吧。

回想这几年来,从抢红包下载头条APP偶然接触到今日头条,后来就开始在头条平台上码字。虽然没能码出一个名家大腕来,但是却有了一个可以让自己展现自我观点立场的平台这也是一件幸运之事。也自认为这几年在头条上的码字并不只是自娱自乐,还是在维护重庆形象,专注民生福祉方面做了一些细微的事情,这或许就是我这几年在头条平台上码字所取得的最大收获吧!

还记得疫情爆发之初的第一个春节,有双福农贸市场经营者因为所在小区封控导致他无法正常出入小区,他无法去市场开门经营,给市民蔬菜保供造成了影响,他私信向本号求助,本号在为其发声后,事情迅速得到解决。后来接到自称网监的老师来电告诉我一会将有领导打电话给你,请注意接听。我当时心里还在嘀咕会是什么事呢?接到电话后才知道是市某委领导鼓励并感谢我的。说是正是因为我发的监督文字让他们看到了问题并立即纠正了。

还有重庆市民举报某药店高价销售疑似假冒3M口罩的,我整理举报内容发文爆料后,该区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立即联系我了解相关情况,后来一举破获这起销售假冒3M口罩案,打击了假冒伪劣,维护了市民的防疫安全。

在那个能够畅所欲言的环境下,由于普通账号话语权没有受到太大限制,推荐都很好,很多涉及民生的内容都能被大量的推荐。越来越多的重庆网友看到后,会向本号求助爆料一些问题,以至于本号几乎经常都能接到网友的私信爆料和求助。有爆料村干部贪污腐败的;有爆料中小学校乱收费的;有爆料学生食堂克扣学生伙食的;有爆料土地补偿款几年都没拿到的;有爆料老板拖欠工资的;有爆料教培机构捐款逃跑的;有爆料诈骗财物欺骗女孩感情的。

总之,太多人因为信任而寻求帮助,我也总是尽可能的帮助他们,以回报他们对本号的信任。市委相关部门也有老师专门和我对接,遇到需要转交有关部门处理的内容就直接转交给他们立即处理。那时,虽然还没有码字赚收益一说,但真觉得自己在头条平台上的码字是值得的,也正因此本号得到了部分网友的厚爱,涨了几个粉丝。这几年也成为整个重庆市范围内在头条平台上唯一多次参加重庆市知名自媒体座谈会的创作者。或许是因为我一直在为重庆形象发声,为民生福祉发声,是在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和谐、更美好而码字的缘故吧?

只可惜,现在的各大平台“身份决定话语权”现象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了,能够让普通人畅谈的空间已经越来越狭窄。特别是像本人这种始终以批驳性笔锋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又没有记者教授律师这类社会身份加持的创作者,基本已成了被平台嫌弃甚至是压制的对象。所以,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想到私信本号求助爆料这类的事情,甚至连一个“本地优质创作者”标签都被平台给撸掉了。现在各大平台更喜欢的是那些不理时事,整天咿咿呀呀、胡乱掰扯,能将一个天气预报都可以反复给你写出个五六七八条来的网络垃圾制造者们。也许这样的内容,对于各大平台来说更省心吧?

虽然现在本号流量并不太好,但是我还是喜欢没事写一些自己想写的内容,只是让自己的笔锋尽可能变得柔和些,再柔和些。心里十分意只表达五分。为的只是能够顺利发出去。为的是在新的一天,关注我的粉丝们还能看到“冷眼看巴蜀”这个账号的存在。不过,我依然坚信那个属于我们普通人畅所欲言的平台终将会归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只要希望在,信心就一定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码字   司马   笔锋   重庆市   福祉   创作者   重庆   私信   爆料   民生   事情   理想   老师   网友   内容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