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在这个“孤独星球”上游荡着,但并不孤独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孤独星球》杂志中国版自明年年初就要停刊了,在中国市场运营近十年的这本中文版的西方杂志也终于退出了国人的视角。这本杂志的英文名为《Lonely Planet》,由世界最大的旅行指南出版商发行,是第一个针对“背包客”撰写的旅行系列丛书,在西方世界影响力巨大,妇孺皆知。在那个年代的西方年轻人每去一个新的旅游目的地之前,几乎都要习惯性地先读一读《Lonely Planet》,好似虔诚的基督徒们每天必读的“圣经”。这本杂志在中国即将落下“帷幕”,让人颇感遗憾和惋惜,这倒也让我想起了几十年前的一段往事......

八十年代初,我独自一人登上绿皮列车,踏上进京的求学之路。夜深了,车厢里也渐渐安静下来,坐在长条椅子上的人们东倒西歪地打着盹,我把从家里带来的长方形塑料布铺在座位下的地板上,然后匍匐着钻了进去,准备“躺平”后舒舒服服地睡个踏实觉,但脸前总有几双伴随着火车的行进而有节奏地晃动的臭脚丫,实在熏得人无法忍受,我挣扎着试着转过身去,发现黑暗中我面对的又是另一双穿着丝袜的臭脚丫......

迷迷糊糊了一阵,睁眼一看差不多凌晨4点多,我从座位下面爬了出来,准备“逃往”两个车厢连接处去透透气,它紧挨着洗漱间和卫生间,肯定比连走廊都站着人的车厢要少许多人吧。

没想到这个不到几平米大小的空间早已被“占领”了,一个满脸稚气、高中生模样的西方小伙子正背靠在直筒式的行李包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书,封面上写着《lonely Planet》。看到我走过来,他用一双毛绒绒发亮的眼睛瞟了我一眼,然后说了声“hi”,我随口回了一句,how do you do?Nice to meet you!好在自己的英语基础不错,自然而然地我俩就用英文对上了话。

他姓 King名John,我觉得叫他约翰.金比称呼“约翰王”更好听些。约翰说他今年六月份高中刚毕业,父亲就给了他一笔钱,与其说是给,不如说是暂时借给他,再加上自己假期打零工挣的和多年积攒下来的零花钱,去遥远的中国的旅费总算够了,但“够”的前提是一路上必须省吃俭用,比如能睡帐篷凑活一晚就不要再考虑住条件好的“Youth Hostels”之类的,能搭免费的顺风车就不要再花冤枉钱去买长途汽车票了。约翰说他们那边的孩子只要年满18岁,约定俗成地都会离家出游一次,就是让自己到外面独自闯荡一番,见见世面,学会自我生存和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的本领,为今后迈入社会做准备。

怪不得那时的乌鲁木齐街头随时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背包客”(bag-pack travellers),手执那本《Lonely Planet》,背着沉重的行囊,他们看似蓬头垢面、风尘仆仆、满脸沧桑,实际上都是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

John说,他先飞到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然后乘车穿过洪扎山谷抵达了苏斯特小镇,从那又换乘中方的汽车沿喀喇昆仑公路(Karakoram Highway)翻越帕米尔高原抵达了丝路重镇喀什噶尔,他晃着手上的《lonely Planet》说,是它让我知道了那片高原在中国史书上称作“葱岭”,伟大的玄奘大师曾在那里留下足迹,当然也包括本世纪初多次来新疆探险的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先生。约翰还说他对喀什噶尔这座古城喜欢极了,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特别是南疆巴扎上售卖的东西千奇百怪,曾把给小男孩导尿的木管当成旱烟枪一直叼在嘴角边;刚出馕坑的热馕香气扑鼻,特别是又酥又脆的烤包子,轻轻咬一口,里边滚烫的肉汁水就往下流,诱使你忍不住再去咬第二口,瞬间,唇齿留香......

我们在那狭小的空间里开心地聊着,热烈地讨论着,时而争论,时而大笑......同时我还暗自庆幸自己没让父亲送我一程,否则让约翰看见还让家人陪在身边该多丢人啊!

车上的广播正在通知前方就要到柳园站了,John对我说他得收拾一下准备下车了,他要去看敦煌的莫高窟,然后沿丝绸之路一站一站地走下去,最终到西安。约翰临下车时塞给我一本书,是一本小的汉英词典,扉页上写着,致我的好友Mr Zang,认识你很荣幸,后会有期,保重!

自那以后,我和约翰再也没有见过面,再一晃就十五年过去了。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正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忙活着,有人敲门,我抬头一看,门边站着一个蓬头垢面,胡子拉碴,背着个大行李袋的老外,并问这里可以订去柳园的火车票吗?我心里一惊,我的老天爷啊!这不是John吗?估计John也认出了我,一通寒暄过后,约翰说,他现住香港,为一家英国的名叫《Lonely Planet》旅行杂志写文章。

这是一本厚厚的封面标题为“The Karakoram Highway"96年版的《Lonely Planet》,约翰说他是这期版本的主编,他赞叹中国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飞快,“喀喇昆仑公路”沿线一年一个变化,他需要再次考察沿途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并将各地的住宿条件、火车时刻表、长途班车运行的路线等信息详细核实并记录下来,回去后重新添加新内容和修订,准备明年再版。他还说他是从巴基斯坦的拉瓦尔品第过来的,途中经过喀什噶尔,沿途看了库车、库尔勒和吐鲁番,打算明天乘火车去柳园,最后在西安出境,想再走一遍完整的古丝绸之路。

我问他能帮到他点什么,他说帮忙买张去柳园的火车软卧票,我说尽管一票难求,但在我这买张票不成问题,关键是你一夜都在去柳园的火车上,不是将两个曾是古丝路重镇的鄯善和哈密错过了吗?这样吧,我接着说,明天正好有一批乘日野大巴车去敦煌的欧美团,你随团一起走不是更好吗?但是,我假装严肃起来,你出的新书里也得提一下我们公司的名称吧。John犹豫片刻,然后说,行,我尽量试一下,希望到时不会让你失望。

当晚请约翰在建设路上那家有名的京来涮餐馆吃了一顿涮羊肉,约翰的胃口很好,很能吃,但酒量不行......

记不清是过了一年还是两年,我收到了约翰从香港寄来的新书,找来找去,终于在最后几页中的某一页的上半部分字里行间,找到了可怜兮兮的一小段介绍我们公司的话,当然也提到了我的名字,但不醒目,因为他列出的他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有点像现在的电影结尾那一闪而过的一大堆协助拍摄的工作人员名单,虽然是这样的方式,但约翰也还算是言而有信。

转眼又十年过去了,我在上海的某次国际旅游展销会上偶遇到了约翰,他此行是代表英国一家旅游媒体公司来参展的。这次,约翰身着合身的西装,络腮胡刮掉后显得年轻许多,走起路来,昂首挺胸、目视前方,手肘微微弯曲,好像身边随时有个lady在挽着他,俨然一副英国绅士的作派。

我指着展台前一群群端着咖啡聊着天的欧、美、日买家对约翰抱怨说,我每次参会都尾随在这帮人后面,找机会介绍新疆的旅游资源,恳求他们多组团来丝绸之路旅游,但看他们那种趾高气扬、不屑一顾的模样,我真是厌烦透了。约翰笑着说,大家做生意不都是这样吗?他又说,你难道没感觉到这帮老外已开始围着你们中国人转了,中国人的生活水准逐年提高,许多外资旅行社都想方设法开拓中国人出境旅游的市场,按十几亿人口的基数算,假使每100个人里每次只有一个人出游,算下来是不是1400万?这么庞大的“蛋糕”,西方人早盯上了,所以入境和出境业务都非常重要,都得“抓”,“两手都要硬”,下次再参加任何展销会就注册成buyer(买家),别一直做seller了。那一次,我们交流了许多,憧憬着旅行业的美好前景,依旧很开心......

如今,“疫情”严重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和出行,人们整日里期待着疫情赶快过去,企盼昔日那种来去自由的日子尽早到来,更希望有一天能像那首流行歌《带你去旅行》唱道的,“我想要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后一起去东京和巴黎,其实我特别喜欢迈阿密......”

而约翰现在在做些什么呢?估计他已退休在家正享受着天伦之乐?也或许以他对新疆旅游和美食的热爱,难说在不久后的某一天,在街角卖烤包子的摊前再一次邂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噶尔   喀什   巴基斯坦   敦煌   约翰   英国   新疆   丝绸之路   中国   星球   孤独   杂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