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155名选手参与横琴合作区人工智能大赛

12月3日,2022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工智能大赛暨第四届珠港澳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以下简称“合作区人工智能大赛”)正式开赛。澳门7个学校和协会共155人参与本次比赛。

澳门本次不仅有众多参赛队伍踊跃参与,项目类型也多种多样,包括参加EDR机器人工程挑战赛、IQ机器人工程挑战赛、AI技能实践比赛、无人机编程闯关赛等。

培正中学参加VEX EDR-扭转乾坤项目。

“这次大赛提供的赛项比较多,能够吸引对不同项目有不同兴趣的学生去参与;我们学校平常是用STEM的教学模式去学习,也想提供一个平台给学生发挥他们上课所学到的东西,想训练他们发挥创意思维、动手解难题的能力。”澳门培正中学教师袁国展介绍。

许多参赛队伍表示,澳门中小学注重遵循学生的发展兴趣,通过不同难度的课程循序渐进,不仅传授编程、搭建相关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解难能力、创意思维、科普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澳门特区政府对科普的教学也给予很大的支持,经常组织学界比赛,给每一名学生去参与的机会。”袁国展说。

“我之前对机器人一直停留在了解层面。发现学校有机器人兴趣班后,就开始深入了解和操作。”澳门岭南中学高二学生赵芯露说。“我平时对编程以及“砌机”比较感兴趣。我感觉机器人是很酷的东西,是很科研性的。我觉得未来机器人可能会让这个世界变好一点。 ”

濠江中学比赛现场

由于疫情原因,本次比赛调整为“线上展示+独立线下竞技”结合的形式进行,各队参赛选手依然持续保持热情并踊跃参加。根据赛事主办方安排,线下竞赛将根据学校的临近区域划分超过50个比赛单元,主会场设裁判仲裁委员会,分会场竞技性的项目通过场控器统一控制,确保所有视频线上存档、保证同一时间轴,并具备可追溯性,线上创意展示类项目环节将采取不记名的“盲评”的方式进行,评委通过提交的作品报告书以及成品图进行评比。

“大会对于比赛的处理非常有经验,之前我们能够到现场,他们就规划好不同的地方去参与不同类型的比赛,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不能够在现场去参与,大会也安排了线上的活动和专门的评审,为每一个学校的学生提供评审,不会让学生努力白费。”袁国展认为。

“学生缺的就是平台,让他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成长。”濠江中学教师戴景钦坦言,“学生一直很期待能线下跟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队伍交流。但由于疫情这段时间大家都没办法参加线下比赛,他们也不能看到所有队伍的作品,选手是有一点失落,但是也不影响他们的积极性。不过要是能看到别的队伍的展示和分享,我想他们能学习到更多东西。”

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表示,赛事有助于让澳门青少年对接大湾区各地学生,学习和提高编程技术,透过此赛平台展示交流,也增强了澳门青少年在大湾区内交流互动的参与感,促进粤港澳青少年的深入交流和共同进步。

【采写】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张紫微 南方日报记者 吴枫

【作者】 张紫微;吴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澳门   大赛   创意   人工智能   疫情   机器人   选手   青少年   队伍   学校   项目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