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象硅谷见闻系列:一个资管创业者的朋友圈

作者:guangmi

编辑:penny

排版:Lydia

自2019年感到国内互联网红利见顶后,拾象团队就一直聚焦在全球数字化逻辑下 Cloud/SaaS/Data/AI/Gaming/FinTech/Crypto 赛道未来10年的最大机遇和最重要公司的研究和投资配置,既为 LP 们寻找值得在全球范围长期投资配置的主题,也为中国企业家们走向全球寻找方向和灵感。

硅谷是创业者心中的圣地,拾象既是投资配置者,也是创业者和探索者——带着这样的双重心态,拾象团队花了两个月实地探访硅谷,感受到欧美市场成熟的商业环境、优秀人才供给、良好的退出机制、健康的付费习惯对创业者非常友好。而好的创业者,才能造就好投资人和好交易。

硅谷的投资生态既成熟又创新,聚集在沙丘路上的老牌基金号召力依然强大,层出不穷的 emerging managers 也以不同的打法找到自己的 networking,高峰市值接近 300 亿美金的 SVB 以风险债而非股权的形式与创业公司合作,和基金形成差异化,同时又以 FOF 的形式投遍顶级基金……拾象也在思考,存在了多年的传统基金模式是否会被改变,拾象能否以开源的方式做好LP服务?

对于想要参与全球化的中国创业者和企业家来说,美国市场应该成为战略高地,其次才是非美发达市场、新兴市场。站在投资配置的角度,更是必须同时下注中美两地。

中国企业全球化也是未来 10 年的重要命题,而链接中国成功创业者与全球新一代华人创业者、助力他们参与科技大航海和全球化正是拾象团队的长期愿景。

本文为「拾象硅谷见闻系列」的第三篇,以广密的朋友圈内容为蓝本,讲述对硅谷的观察和思考,希望能对计划参与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华人创业者有所启发。后续我们还将推出 Fintech 趋势洞察,欢迎关注、订阅。

098月

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

印尼人口~2.7亿位列全球第四,2021 年 GDP 总额不到~1.2万亿美元,人均GDP~4,350 美元。国家 GDP 总额大致接近浙江省,低于广东/江苏/山东省GDP,人均水平大概对应中国整体的2010年。我们出海做一个国家,和做一个发达省份的TAM差不多,虽然不好实打实赚到钱,但起码可以先刷起来 User base。

另外一个角度,过去黄金 20 年发展期也培养出了很强的中国创业者,未来 Global Chinese 征战全球市场的故事应该会写很好。如果要追本溯源,还是要感谢下秦始皇,2000 年前就开辟了统一和稳定的大市场,不然我们就很像割裂的欧洲了。

请教一位大牛如何看新兴的印度市场,回答很简单:政策不稳定+割裂,it’s difficult to build a great business。中国过去烧钱亏损换增长等来利润变正的逻辑,在印度和巴西可能不work。

Emerging market 支付业务必将国有化,去非洲/印度/拉美等新兴市场做支付的终局就是帮国家养孩子,VC 一定要中途及时退出。今天听到还是很 surprise,解释说支付是国之重器,不可能交给外人。

从 Facebook 广告业务经验来看,单用户价值最高的国家:

  1. 第一梯队:美国

  2. 第二梯队: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3. 第三梯队:日本、韩国、新加坡

  4. 第四梯队:中东、东南亚

没提印度、拉美、非洲

做全球化业务并不一定以国家为单位,还能以千万级人口的特大城市为单位,叫做Megacity,全球大概有44个Megacity,中国有17个(国内外统计有差异),多数的互联网生意做这些 Megacity,基本上能拿走整个市场利润的90%以上,比如韩国首尔和日本东京就是超大城市群,韩国跑出多家独角兽公司,且商业健康度很好,比如韩国版支付宝/外卖/叮咚业务都很不错,韩国用户也贡献了全球Crypto交易量的1/3。

10 8月

硅谷的投资生态很丰富

硅谷很多社区都能发现很多早期项目,据说 a16z 投 Deel 就是从 Cambria 社区找到的,基于社区还能轻松募集到一支 $20-30M 的基金,投这一个社区垂直方向,LP很多都是创业者和成熟GP,也是挺有趣的生态。

a16z用了10年时间在硅谷做到和50年辉煌战绩的 Sequoia Capital 平起平坐,挺值得细品。a16z另一个牛逼之处是把VC生意从30%收益变成了一个10%收益的游戏,把 private fund 变得更像 public fund,因为 token下跌还要mark down 60%…

首轮估值过高的项目成功率反而很低,创业公司估值过高会天然拒绝很多愿意帮忙的人,比如advisor,创始人心态上变得不谦虚+高傲,但公司实际创造的价值又没跟上。创业公司阶段性估值要合理,做投资也要远离短期估值过高的公司,投资赚钱一定是 entry valuation 和实际 value 不偏离太多。一个硅谷的投资人总结说,很少有靠融资大钱来“烧”出来一个好产品的,外卖电商这种重规模效益 capital driven 的除外。

硅谷的头部基金活得很好,同时也会不断涌现出新兴 GP manager,冒出很多 Solo investor,甚至还出现了 YC for emerging GP,但反观国内,过去几年冒出的新VC name越来越少,份额反而更加集中。在硅谷知名基金眼里:Money is cheap。更重要的是:Angel & Network & Insights,硅谷资本高度充裕,只有钱是不work的,要有独特的价值创造。

硅谷过去5年 Emerging Manager 收益率明显跑赢 Top Fund,主要因为规模小、Deal Source & Network 质量很高,所以更多激进 LP 也愿意投资更多 Emerging Manager。

远程办公和SaaS“套娃”

美国远程 remote 办公的程度还是让人吃惊,去了几家很知名公司的办公室,近乎空荡荡,员工都remote在家办公了,办公室都准备退租了,难怪 Deel / Miro / Notion 估值被推这么高,可能某些公司未来真不需要总部了,公司也是全球分布式办公了。国内就是 bpo 解决跨省协作问题,deel 是解决跨国合规,美国公司更重视合规。

硅谷SaaS很“套娃”:A用了B,B也用A,C用了A/B,A/B也用C,科技创业圈子基本上就能撑起 $20M ARR,营收起来了,VC也更愿意买单,进而二级市场买单。远程办公后虽然能省去办公室租金,但每个员工每月 SaaS 费用也都不少,Notion/Airtable/Brex/Miro……每个产品10-30美元/月,一个C轮公司要为每个员工负担300-500美元SaaS费,也和每人租金差不多了。不禁联想到 Web3.0 更“套娃”,L2支持L1,跨链桥支持多公链,公链融资补贴生态,虽然现在没太多use case,但VC依然也愿意买单。

加州最低工资标准是:16-21美元/小时,人力成本这么贵,估计也是软件SaaS蓬勃发展的很大因素吧。

118月

美国农业是资本密集,

而不是劳动密集

正面challenge Tiktok & Shein 是非常难的事情,注定99.9%会失败,两个点:1. Toutiao & Tiktok & Shein 早期几毛钱成本就能获取到大量高质量用户,而今天要10-30美元还不止,靠烧钱买到10亿级用户可能要投100亿美元,没人能这么干,除非 FB 要花这个傻钱。2. 目前市场上没有任何challenger Apps 的留存数据能超过 Tiktok & Shein,重金投放的结果可能就是给 Google 广告平台交智商税。

美国人均资源条件确实比我们好很多,一个是能源:美国能源进口比例只有10%,中国能源进口依赖~80%,欧洲进口依赖度90%,在能源上美国人并不慌;二是粮食,美国农业技术和规模化程度之高让人惊讶,几乎全流程机械化了,单个农场规模也大的吓人,一眼看不见边。课本上有点过度强调地大物博了,我之前真觉得我们啥都自给自足,客观facts教育还是要从小朋友抓起啊,资源有限,得努力发展科技提升生产力啊。美国的农业不是劳动密集型,是资本密集型。

硅谷VC认为自己有种“骑士精神”,一个表现是绝不投copycat,我只投原创和最新的东西,抄袭是不道德的,当然这也导致了有些很差的产品现在依然活很好。我们在国内看到是另外一个极端,只要出来一个新模式,很快一窝蜂几十个团队涌入,拼执行力、低价、更充分的竞争。

128月

不一样的视角理解全球化

拾象同事 Hayden 过去一段时间重学了历史,不一样的视角理解全球化以及我们处在哪,有个很强烈的感受:21世纪才刚开始。

历史学上经常会讲漫长的19世纪,指的是1800年到1914年一战开始,这是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现代文明的根基几乎都是在这120年间构建的,从人类组织形式上诞生了城市化、公司制、规模化的民主制度,科技上来看有电气革命,生活上有抽水马桶、电梯、肥皂等等现代社会的种种必需品,科学上有量子物理和相对论的发现。这120年对于当时的世界领先者(欧洲和美国)也是和平的120年,世界领先者之间一起瓜分剩余的世界(亚非拉殖民地)。直到一战开始,才开始塑造全新的世界格局。

现在回头看,20世纪应该是在2020年新冠全球蔓延开始结束的,21世纪应该是从2022年俄乌战争开始的。

我会把20世纪理解为阶级斗争白热化的一个世纪,一战、二战在抢资源,二战打完,美国称霸之后大家追着美国一起玩资本游戏。现在头部的这些公司,Apple、Microsoft、Google、Amazon、Tesla都是用着19世纪的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形式(公司制),用着20世纪发展起来的技术思维(计算信息进而改变物理世界),在美元/美国霸权下,顺着近30年低利率的东风,耕耘着被20世纪全球化连接在一起的全球市场。

那么21世纪会有什么不同吗?用投资人的角度问这个问题,现在投的公司现有核心业务还能保持高速增长吗?借用统计物理的思想,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未来的可能性千变万化,讨论起来非常困难,但讨论一些指标(statistics/measure)倒是可以的(讨论一个房子空气的运动情况比较困难,但测量温度是有用的)。

我个人觉得很好玩的一个指标,是大家对未来变化/波动程度的预期。大家会觉得过去三十年发生的事在未来还会继续发生,北上广深房价会稳定上涨、科技创新会源自硅谷/美国、全球化会继续、SP 500会保持年化 7% ,同时头部公司能有 15% 的年化。某种程度上,发生了 30 年的事情继续发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我们还在20世纪的话。

今年2月俄乌战争以后,我们终于进入21世纪了,最典型的现象是大家突然懵逼了,很多人觉得或者希望过去发生的事情还会继续发生。不过,我倒是很激动未来的范式级别的变化。

几个和投资相关的猜想,不知道正确率能否到50%哈哈:

  1. 未来10年 private + public 投资都会很困难,尤其是之前成功的Leveraged beta + 国运驱动的投资风格,主要源于日渐增长的利率和大局势不确定性导致的未来预期不确定。

  2. 未来创新不是守着一块地方就能找到的,某种程度上硅谷也在逐渐革自己的命,现在不是每个人都能跑来硅谷。未来最厉害的创新应该能支持全球各种级别的talent一起协作,也就是remote支持的新型全球化。

  3. 顺着19-20世纪的主题,至少未来几十年也会面临激烈的阶级斗争,过去几十年靠股权富起来的这波人(创业者、投资人)会希望靠金钱资源交换社会资源;但他们个人的核心资产依旧集中在股权,如果未来股权市场有比较大变化,也许会使得这个阶级内部的人财富再分配。

硅谷能否继续引领未来创新?

硅谷1.0代表者:Apple / Cisco / Oracle / Intel / HP,HP真是硅谷奠基人,1.0很多都是硬件创业。

硅谷2.0代表者:Yahoo / Google / Amazon / FB,Yahoo开创了免费+广告模式。

硅谷3.0代表者:Salesforce / Snowflake / Zoom,更多是基于云和数据。其实这样看,每一代的机会是变小的,硬件基础设施万亿美元级别,互联网基础设施也是万亿美元级别,但3.0都是基于前两者的土壤,最大就千亿美元,多数是几十亿到几百亿美元,所以从这个视角理解Web3.0这波人要建新一代基础设施也是有道理的,不然大钱都被老人赚走了。

硅谷能否继续引领未来创新,or引导哪些方向创新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湾区创业和生活成本过去 3 年涨了~30%,疫情很大程度改变了湾区人民的生活和工作习惯,绝大多数公司的员工不愿意回到Office办公,也有越来越多人不愿意工作而提前退休,招聘难度也越来越大,某些公司只能把研发和运营部门放在海外。

所以软件SaaS和自动化的需求在硅谷会持续很大,越来越多 LP 也把钱投向生命科学和数字医疗方向,因为更重视自己的健康。但中国并不缺高质量劳动力和工程师,湾区软件创业繁荣和中国软件面临的background差异确实挺大的。

硅谷的的基金和fof有各自的站位

Seed / Angel天使基金很难有常赢将军,但 Venture Capital 生意很稳定,老牌 Sequoia / Benchmark / Greylock / KP 这些生意都很稳定。

当你问到未来5-10年能产生最大增量的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Cloud(SaaS/Data/Security)、AI、Consumer Tech、FinTech、Web3.0、Digital Healthcare 仍然是最重要的几个。

即便在湾区,创业成功概率也是很低的,YC 成功率也是低于 1%的,所以湾区很多 startup 首轮融资很分散,单笔 5-30 万美元,一般 7-8 个投资者参与,股东不仅带来钱,也更多参与帮忙。成功的衡量标准是有流动性和能退出,一般 Market Cap 在 $2-3B 以上。

硅谷银行(SVB)真是处在一个极佳位置,和所有 vc / startup 合作而非竞争,创新能力也非常强,SVB 一直在通过风险债(Venture debt)以及 FoF 产品来革新传统上以股权投资为主的融资市场,FoF 也投了几乎最一线的vc……SVB 是上市公司,市值约 270 亿美元,在创投领域市占率超过 50%,自身估值超过了硅谷任何一家VC管理公司的估值。

SVB中后台operating team很多搬离了硅谷,主要是这边成本太高,有不少是build在了哥伦比亚,因为可以招到很多在美国读过大学的人。

What’s new? What’s next? What’s the biggest? 是湾区人民被外来人员问到最高频的问题。

Seed天使投资在硅谷是个很吃“network”关系的生意,不太存在国内的人海战术,大家都听过最牛的 PayPal 黑帮,围绕Google就可以养活几家Seed机构,围绕Facebook、Airbnb、Uber、Microsoft都可以做出几家不错的Seed Fund,核心是投资人能在早期帮上忙,比如帮忙搞定早期客户、需求洞察、产品定义、帮忙招聘。

未来的工作趋势是什么?

911事件让 WebEx 完成快速渗透,Covid又让 Zoom 完成了10➝100,Zoom 是疫情初期不得已的唯一方案,但从长期remote 办公+生产力+需求角度看Zoom又不是终极方案,于是又有创业者提出“分拆Zoom”,比如 Miro 白板协同、Gather 虚拟办公室。

Future of work trend is coming:

  1. 多重事业:除了 day job 之外也在做一个 startup,身边朋友也有不少人这样, day job 算是一种融资手段,自己 seed 自己;

  2. 总部在线:不需要实体办公室,工作生产力 SaaS很重要,如Google Suite 和虚拟办公室 Gather.town;

  3. 人力资源跨国套利:招聘印度/中国/拉美外包工程师,几个co-founder一起分担早期成本压力也不大,做到10多个工程师没问题。

问local朋友硅谷这3年最大变化是啥,回答说:除了习惯在家远程办公外,另一个体感是世界格局的变化,硅谷和国内联系变少了,信息和资本交流越来越少。

138月

美国电商会有创新机遇吗?

美国之前线下零售就很发达,需求被满足得还不错,信用卡普及率也很好,电商和移动支付明显不如国内发达。中国之前线下零售和信用卡普及率不高,这才给了过去10年电商和支付大幅超车的机会。美国电商会有创新机遇吗?比如垂直电商、B2B电商或直播电商的机会吗?挺值得好好调研下美国本土消费者需求满足情况。Faire估值124亿美元了,北美的1688平台。

美国人均在线娱乐消费额20-30美元,中国是8美元,所以北美很多家在线娱乐平台都很大,而且相对分散。美国人均住房面积也是国内的4-5倍。

湾区全是独立式房子,很少超过2层,且全是木质结构,因为是地震带,很像日本。

论性价比差不多是北京的 3-4x,同样价格在湾区买的房子肯定比北京体验上好不少。不过房子虽然是永久产权,每年要缴 2.4%的税,差不多 40 年相当于又增加了一套的成本,房价每年涨幅不能低于2.4%才能不亏啊。今天听到了很多熟悉名字的创业者在硅谷买了房子,硅谷还是科技创业者挺向往的地方。

2019年成立的 Whatnot,做卡牌品类的直播和交易marketplace,很像中国的微拍堂/玩物得志,已经累计融了4.8亿美元,估值到37亿美元了,卡牌生意在美国本身就挺赚钱,美国电商行业机会还很大?美国人富裕的早,爷爷辈就看橄榄球+收藏,有这个文化,也有完善的授权体系,所以margin都很高,我们80/90一代也收藏,但小时候没啥付费能力,也许00/10后对卡牌和精神收藏的生态会成熟起来。

投资人如何进入硅谷的核心圈子

美国VC生态非常集中,尤其是围绕软件行业的 VC 几乎全部集中在湾区,甚至集中到很多投资人不需要出差就能完成投资。做好VC投资的关键是进入硅谷的核心圈子,而进入硅谷VC核心圈子有几个核心名片,在这个核心圈子里,可以从容不迫地进行投资,最好的项目不需要像国内这样 aggressive source 也能找到。另外,不同于国内投资人比较强势,在硅谷明显是创业者/人才强势,因为钱实在是太多了,money is cheap。

对这个圈子的核心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排序:

最顶级的是top公司(上一代的Google、FB、Tesla、Salesforce、Paypal,这一代的Zoom、Snowflake)的核心创始人(Musk、Sergey、Jerry Yang、Eric Yuan),这些创始人是硅谷真正的宠儿,他们的公司为硅谷很多基金贡献了巨大的回报,他们之间没有那么多竞争,很多创始人也功成名就退休了,因此关系很紧密,他们也很愿意扶持/mentor 硅谷下一代的 founder。

头部VC实际上是顶级创始人之间的信息润滑剂,是这个圈子的服务者,他们一边去寻找/培养最好的创业者,一边引荐这些创业者到硅谷的核心圈子。

圈子的中间是正在成长的独角兽公司的创始人/早期员工和他们的投资人。

进入圈子的初级门槛是湾区top公司的工程师,top VC的junior和Stanford的毕业生。

总结下来,在硅谷混,有钱真的没意义,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中国资本在硅谷落地失败的点,重点是能为硅谷的核心圈子贡献价值,而贡献价值的关键点在于做符合硅谷精神的创新企业(创始人),或者帮助符合硅谷精神的创新企业再进一步(local top VC)。

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收购买单能力很强,经常由某个业务vp推动,钱多事儿少。

硅谷的 backing trust 和圈子文化很浓厚,比如某大佬支持了一个新founder,他就更容易得到更多资源和青睐,为什么硅谷华人做广告和安全系统的很多,因为最早一波华人在硅谷就是做广告和安全,老人带新人导致的结果,印度也有个擅长的一条线。

湾区的移民文化像深圳

不过,有同事觉得硅谷很明显在走下坡路,现在属于硅谷的顶峰,速度很快,但加速度很明显下来了,甚至很多地方在衰退。做个类比,中国经济/文化影响力的巅峰在乾隆年间。

在 Crypto 生态里面,只有 Solana 算是 base 在湾区,币安、FTX、Ethereum、比特币生态(DCG)都完全不在湾区了。FTX 的 SBF 是成长在硅谷的人,爸妈都是 Stanford Law 的教授,Alameda 和 FTX 也是在硅谷创建的,但 Alameda 总部之前在 Hong Kong,FTX 全球总部在巴拿马,FTX US总部在芝加哥。(备注:我们拜访硅谷时 FTX 尚未爆雷)

世界各个区域中心(硅谷、纽约、洛杉矶、深圳)的形成实际上是全球化过程的产物,地区中心类似于垄断企业有其他地方没有的资源,真正全球化之后,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自由市场的竞争还是会分散人们的分布。Crypto生态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湾区很像深圳,移民城市,工程师创新文化,往上不超三代,都是新贵没有老贵族。纽约更像北京和香港,很强的阶层感和Banker文化,老家族们的圈子和影响力很强,圈子也极难进入。

地区间文化差异真的很大,即便是同一个国家不同城市,比如湾区极度remote,纽约早已back to the office,湾区喜欢disruptive & open,背后是有很强的移民文化,五湖四海的年轻精英来这里折腾,比如Uber / Airbnb / Doordash 创始人都是极其玩命能折腾的人,纽约就不一定能这么折腾。北京上海间的差异也很大。

148月

硅谷对“高毛利”的执着

硅谷 storytelling 讲故事能力都很强,竟然不存在 FA 这个行当,突然get了为啥硅谷没有FA行当,FA存在意义是降低交易的摩擦力,摩擦力根源:一是买卖双方沟通理解水平,二是原本内在gap就极大,需要硬拉平(比如越烧钱的行业越需要FA,而cash flow positive的动力就小很多,那么肉眼可见东南亚又会是一个烧钱重地)。

Americans think they are Superman. 现代社会的飞机、电梯、金融系统等等很多都是他们构建的,觉得会全球进步贡献很大,天生就很有leadership。

硅谷VC依然沉迷清一色“软件驱动”生意,背后是对“高毛利”的执着,软件产品一旦 PMF 成功风险就很小,只需要判断能做多大。他们不喜欢制造业,觉得毛利太低,重资本投入,但也因此错过 Tesla / SpaceX。也不喜欢创新药,觉得风险无法预测,如果投健康领域更多是按照 Healthcare IT + Smart Device + Digital 逻辑。后来想了下,硬件这个并不太适用国内,可能是美国的硬件基础设施已经很完善了,国内还在搭基建阶段,制造业和硬件都是少不了的。

美国用户这么优质的付费习惯,背后还是收入高&成本高,很多资深工程师都要 40万美元一年,国内10万美元一年,硅谷 startup 习惯是让核心工程师聚焦核心业务,不分散精力,买SaaS就相对很便宜,包括个人在线娱乐付费习惯也很好,Netflix / YouTube / Spotify / Disney……很多家订阅习惯都很好,心态上都是半桶油的事儿。

Google Suite / AWS / Slack / Snow / DataDog 对很多公司很重要,属于企业必须消费品。

从劳动力出海变成码农出海

20年前是中国劳动力出海,典型的是富士康和电子产业链,现在正在发生的是中国+印度码农全球化,叠加 remote 趋势,未来公司的组织方式也将更加全球化 remote。

中国码农 700万,美国码农 400万,印度码农 300万,中东欧 50万。美国是最大进口国,印度是最大出口国,印度贡献了全球码农劳动力出口的 70-80%,相当于美国软件公司外包的华强北,因为很多美国公司高管是印度人,所以优先招老印。中国码农出海过去主要是服务日本公司多一些,比如中软。

Deel 之所以百亿美元估值,背后也有个facts是:全球跨境劳动力有 2.2 亿,这需要服务和合规落地,老一代 ADP 也是千亿美元市值。我们之前参与投资了 Boss 直聘,也在思考是否有跨境版Boss直聘的机遇,但结果上来看跨境招聘匹配的网络还是 LinkedIn 为主,Boss 直聘在国内承担了 LinkedIn 的角色,真正跨境招聘匹配是否能支撑起来一个新网络呢?

美国的医疗和保险行业和国内差异很大,首先是医疗服务成本很高,动不动看个病做个检查几千美元,但都是由保险支付,保险公司确实实打实支付给医院诊所,基本上创业公司也都要给员工买保险,差不多 1万美元/人。另外好像美国的保险license比国内门槛更低?很多公司和一些组织也都玩起了相互保这种玩法。

158月

硅谷的反哺文化

KPCB 前合伙人 John Doeer 刚给斯坦福捐了 11亿美元,成立可持续发展学院,这是斯坦福 70年来第一次设立新学院。这个很能体现硅谷的“反哺文化”,大家年轻时候都互相帮忙,不图回报,但当你成功后你也要记得反哺社会,支持下一代年轻创业者,同时斯坦福也承接了这种资源闭环,更多捐赠 ➝ 教育资源越强 ➝ 吸引更多优秀学生 ➝ 更多成功校友 ➝ 更多捐赠,非常健康的学校模型。

John Doeer 也是硅谷影响力最大的大佬之一,之前在 Intel 之后加入 KPCB 做合伙人,1999年和红杉一起领投 Google A轮,之后也把 OKR 引入给 Google,影响力非常大。

斯坦福另一个文化是鼓励学生要敢于承担风险、勇于试错,很多创业者早期1-2个项目不成功是常态,文化上包容错误。

硅谷VC是倒金字塔人才结构,人人都是Partner,国内VC是正金字塔结构,极少数Partner,下面一堆人支持,完全相反的架构,应该也是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也许随着新生代投资人成长起来,也会是人人都是Partner。

硅谷对生活品质和工作品质要求很高,有着最优质的一批付费客群,真的很适合创业初期做 PMF 打样。

如果一个全球化公司没有拿下美国市场那可能只完成了 50%,做美国市场不拿下硅谷就缺了标杆和引领效应。

168月

硅谷安全和fintech的人才走向

安全行业:硅谷的安全行业很多地方都中国人搭起来的,但一般都是做技术和执行,很少到核心管理层,因为硅谷公司印度人更多,且更擅长斗争,最核心管理层还是美国人和以色列人。

且安全这个行业非常吃经验+喜欢老炮,最好是做出过成功产品,年轻人不太能有胜算,所以安全投资核心是投到有成功经验的老炮。

湾区 FinTech 创业人才质量过去一个周期提升了 10倍,FinTech 机会会持续,比如 B2B 支付、房地产金融相关的机会依然很大,而且没有政策不确定性。逻辑很简单:现在 Fintech 领域人才密度远超以往;金融服务仍占 GDP 大头,数字金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CZ 被看作是全球化企业家代表和remote办公理念的践行先锋。

2018年美国301调查之后,中国背景投资者在美国投资开始变得很困难。

5年前很多美国公司都会考虑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故事很好用,但近期就有点不太work了,未来还需要重新教育重拾信心啊。

2021年有29家 FinTech 公司IPO,大概率这几年会有很多人才套现后出来创业,应该又有一波FinTech早期投资机会

178月

中美基础设施的差异

中美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上差异挺大的:

  1. 比如 5G信号覆盖国内能明显领先 3-5年,美国很多地方信号其实都挺差的,随时随地移动直播还挺难实现的。

  2. 国内的公路物流建设也是远远超配了,这边人电商购物都习惯了好多天到货,远远做不到当天或第二天就到。

  3. 移动支付还需要重新绑卡,国内基本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直接跳转,这边新用户支付成功率还挺低的。

  4. PS: 国内没有运营商搞 5G 建设抖音和直播也不会如此火,没有巨大基建投入到公路建设也很难有淘宝京东 PDD 顺丰中通,感叹和佩服我国政府在基建投入对经济繁荣的拉动力。

高端手机最好的几个市场:美国、中国、英国、德国,多数新兴市场都是适合低端机型。

印象中以为美国人都是很国际化的,但实际上是很多人只知道本土发生的事儿,海外其他地区在发生什么其实根本不太了解,美国的新闻媒体上基本上绝大多数也都是本土发生的事儿。

美国的传统零售渠道很强势,比如 Walmart / Costco 对大众用户的覆盖竟强于电商,如果一个消费品进不去 Walmart / Costco 那就很难触达最大范围的用户。甚至美国的电视购物对 40岁+用户的覆盖也要强于电商和直播,现在想想淘宝京东PDD美团做的事儿和 Walmart / Costco 本质是一件事,都是零售服务。

深圳 TCL 电视竟然已经跃居全美第二,第一是 Samsung 电视,家用电器生产制造已很少看到美国本土品牌,基本上来自中韩德出口。

中国有但美国没有的,比如生产制造、工厂和某些上游部件,也正在成为美国投资圈认为的机遇,所谓的“逆全球化+脱钩”机遇,美国也有被卡脖子的环节。比如很多美国年轻人都没见过工厂长什么样子,也不会回到工厂干活了,就像我们这代人无法回到100年前种田耕地了。

中美企业服务客户的分层

中美 Enterprise 都有分层的俩市场,即“新经济 + 传统大客户”。

中国体现为 5,000 家新经济背景客户,尤其是 VC/PE 投过走到 B/C 轮,能为单个 SaaS 产品付 5-10 万RMB,这批客户能支撑一个 SaaS 公司走到 3,000-5,000万营收。另外一个更大的市场是做客单价百万以上的大客户,如金融银行、能源和政府等等,不过很多中国 SaaS 公司进入这个市场后效率就会变慢,变成一家软件服务公司,后面提升人效和服务竞争力是很重要的事儿。

美国体现为先做湾区的 1万家科技公司,做好 PMF 验证,ARR基本上能撑到 3,000-5,000 万美元,如果要做下一步大的扩张,也需要搞定传统大客户,也要去搞百万级订单,第二步也很关键。

拾象能否把传统基金开源?

硅谷VC是全球科技创新的最大支持力量之一,但自身模式却极其传统,未来什么模式能把硅谷VC颠覆掉呢?非常期待这件事儿的发生。

a16z更像是硬闯出来的一个媒体模式,现在变成另一个硅谷index,也还不是真正的颠覆者,Hedge Fund们更不是。

拾象本质是在把传统基金开源,信息、认知、研究和投资本身都在开源,只不过还没找到最佳的商业化模式。基金本身 2/20% 商业模式还是很强的,绝大多数传统investor不愿意放弃2/20%,但一旦规模做大又无法交付 2/20% 的价值。太多基金都宣传能有 alpha,但本质都是 beta,收着 alpha 2/20% 的费率。我们总觉得哪里不对,但短期也无法改变LP的预算机制。

美国的机构LP客户群非常大,目前还是习惯投Fund,这个习惯短期还是难改变的。

188月

Databricks商业模式很好

AWS 也很像茅台,卖方市场,客户为了能用上产品还会主动抬价,因为每年数据中心资源有限。

Data infra真的像大型收费站生意,Databricks 竟然能在单一超大客户能收到 3,000多万美元,还是每年usage-based计费模式,只要进入客户业务流,后面就伴随业务量继续增加而躺平,而且极难替换。

想了下背后的原因:一是全球500强公司要自己搭一套 Data infra 也要几百人,成本更高,可能还搭不好;二是这些公司业务上充分竞争,Data infra也是核心竞争力,竞争对手有了我没有就吃亏,相比下国内的银行烟草能源企业是不充分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是牌照和业务壁垒,对先进Data infra需求迫切度稍弱一些。

Databricks 未来几年重心感觉就是切 Snow 的市场,听到一个comments是:Databricks 现在实际价值是 $38 除以 3,但长期是 $38B 乘以 2,表示同意。

从 Databricks 收获很多,一是投资业务真的可以学习来源模式,二是评价一个 Infra 产品最核心的还是要看上面撑的业务是否值钱。

优秀工程师流向很具代表性,除了 Snow / Databricks / AWS 几个大厂以外,现在又冒出了潜在最好的 Infra 公司。

美国企业服务市场,Top 2000 客户贡献 IT Spending 50%,新经济创业公司占 30%,剩下 SMB 20%,做不同客户都能赚钱,但最舒服的还是赚 Top 2000的钱,能力要求也很不一样。

华人在美国科技圈

Google, Microsoft, Adobe, MasterCard, IBM, Twitter, Palo Alto, NetApp 的CEO现在全是印度人,印度势力在美国科技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华人在硅谷的高层影响力面临很大断层。一是过去很多硅谷工程师回去报效祖国,二是可能华人不擅长领导力?

华人之光现在是Zoom Eric Yuan, 帮助硅谷基金赚了大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硅谷   创业者   美国   见闻   中国   朋友圈   核心   美元   未来   系列   国内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