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参观博物馆,指着展示柜说:这是我的!暴露真实身份

山东菏泽一所革命纪念馆里,来了一大批游客,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站在一个展台前,紧紧盯着展柜里的一个针线包。这个针线包虽然外表普通,但它的来历却相当传奇。老人看着这个针线包,眼眶不自觉的被泪水打湿,旁边的讲解员赶紧过来询问道:“老奶奶,您怎么了?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只见老人颤颤巍巍指着展柜里的针线包,哽咽地说道:“这,这是我的!”


讲解员立即诧异道:“难道您就是……?”


“是的,是我!”


那么老人究竟是谁?她与这个针线包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这名老人名叫朱文起,也就是这个破旧针线包的主人,她是一位传奇的抗日女兵,也是国家的特等功臣。



寒冬腊月,刺骨的北风肆意地吹着。山东定陶县的一个巷子里,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挎着一个破篮子,挨家挨户的沿街乞讨着。这就是朱文起,丈夫在两年前被日本人给杀害了,一个人靠做针线和乞讨养活三个孩子。原本以为就这样普普通通拉扯三个孩子长大,也算了此一生。直到这一天,有个人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1941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外面下着鹅毛大雪,朱文起刚把孩子们哄睡。这时院子外传来几声迫切地敲门声。“谁呀?”朱文起警惕的问道。“婶子,是我文斋!”原来是侄儿游文斋,朱文起这才放下戒心起身开门,将侄儿迎进屋后,又赶紧把门关上。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日本人到处烧杀抢夺,再加上孤儿寡母的,也难怪朱文起如此紧张。


游文斋进屋后,也不啰嗦,开门见山的说道:“婶子,我今天来是有个重要的事和你商量。想要请你帮忙的!”


这个游文斋先前也是游集村人,后来加入了共产党,一直在鲁西南地区从事革命工作。原本他奉上级的命令组建定陶县地下党组织,一开始工作一直都很顺利。但最近日伪军加强了防范,党组织也遭到了严重破坏,还牺牲了好几个同志,现在整个定陶县的情报工作系统可以说是全面瘫痪了,游文斋思前想后,最终想起了自己的这个“乞丐”婶子朱文起,想让她帮着运送情报。


朱文起听到游文斋的来意后,却犹豫了。倒不是贪生怕死,只是自己大字不识一个,又没有干过这样的事情,怕自己做不好,耽误了侄儿的大事。可最终还是在游文斋的劝说与请求下下,朱文起决心试一试。自己的丈夫还是被日本人杀害的,自己没能力报仇,如今有机会能出份力帮着抗日,自然是极好的。从这以后,朱文起就用讨饭和买针做掩护,正式开始了情报工作。


第二天,地上的积雪还没化开,朱文起就拿起她讨饭用的菜篮子便上路了,只是这一次,她身上多了一个“小小的针线包”。在游文斋的嘱咐下,朱文起早已仔细地将情报放在针线包的夹层里。


毕竟是第一回做这样的事,难免有些紧张。看眼就要到城门了,朱文起也是越发的紧张起来,她感觉自己的心都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这时她想起侄子游文斋的叮嘱:“到时候千万不要慌张,就像往常一样就行。”于是,朱文起深吸了几口气,稳了稳神,然后像往常去乞讨一样,若无其事地朝着城门走去。


刚走到城门边,这时岗哨旁一个满脸络腮胡的伪军,恶狠狠地看向朱文起,并询问她出城干什么去。朱文起扬起自己手中的破碗,低声答道,说出去给孩子们讨点饭吃。“篮子里装的什么?倒出来看看!”可没想这络腮胡子也不好糊弄,他立即走过来,让朱文起把东西都拿出来检查。朱文起只得照做,将篮子里的东西一件件拿出来。


当拿出针线包的时候,络腮胡子立即问道这是什么,说着就要上手拿起来看。朱文起眼疾手快,连忙拿出里面的针线,解释道,自己一边乞讨,一边也给别人缝补一些衣裳,补贴家用。“长官,要是您有需要,也可以找我老婆子,不要钱的,赏两口饭就行……”


“赶紧滚,赶紧滚!哪来的叫花子”络腮胡子满脸厌恶地说。朱文起求之不得,装作一副唯诺的样子,三两下捡起自己的东西出了城,安全的将情报送到了侄儿交代的目的地,第一次任务也算是忐忑中圆满完成了,朱文起内心感到由衷的高兴与自豪。


朱文起


此后,小小的针线包便陪伴着朱文起出色的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而朱文起也由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因她出色的表现,在1941年底便被特批加入中国共产党。到1942年,定陶县委还建立起以朱文起为主要骨干的一个完整的情报体系。从1941年冬到1945年战争结束,朱文起以讨饭为掩护,一直在日伪军统治区开展情报工作。这当中有两次情报传递工作最让她记忆深刻。


1942年9月,游文斋带着一份重要情报找到朱文起,让她务必在第二天中午前送达。以往都是一张纸,现在要运送这么多传单,这可令她犯了难。针线包太小,别的地方太显眼,该藏到哪里好呢?这个时候,日本人开始要检查良民证,并且搜查的很严格。思来想去,最后朱文起小心地将情报压平,缝在衣服的内衬里。穿在身上看看没啥异样,于是便带着她的老三样——破篮子破碗破针线包,出门了。


随着抗战局势的发展,鲁西南地区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日本人对这里的封锁也变得紧密起来,而近几个月多次出入城门的朱文起,自然引起了敌人的注意。看着又一次要出城的朱文起,络腮胡子伪军大声呵住她:“最近跑的挺勤呀,是不是给八路送情报?”


“什么八路九路?我就一要饭的老太婆,不明白老总您说什么。”朱文起开始装傻充愣。可今日守城门的日伪军奉了日本宪兵队的命令,没有轻易让朱文起过去,他们将朱文起的篮子、针线包以及身上都搜了个遍,却什么也没有搜到,最后还非要把她把衣服脱了来搜。


眼看日伪军就要上前来拉扯她,朱文起灵机一动,干脆往地上一坐,撒起泼来:“你们有本事上战场打鬼子去啊,在这里难为我一个要饭的老婆子干啥子!”朱文起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喊着,吸引了不少群众的目光,大家纷纷上前帮忙说话。就这样,日伪军实在没看出什么破绽,又迫于舆论压力,只好让她赶紧“滚”。


定陶县有一个叫王子杰的大汉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地老百姓甚至还有一句口头语“天上有个老天爷,地上有个王子杰”。1945年,王子杰公然投靠日军,为了表“真心”,不惜杀害同胞,捕杀革命人士。


后来,定陶县委决定铲除王子杰这个大汉奸。但王子杰拥有一支装备精良、骁勇善战的三千多人的队伍。与之相比,我军实力有些悬殊。因此要想除掉他,就必须知己知彼,要清楚他的兵力部署及行程,才好做精准安排。当时王子杰的一名副官是我党的卧底,所以获取情报问题不大,如何传出情报才是关键。


朱文起主动请缨,去敌人的营地找副官取回情报。这一回,她扮作媒婆,来到了王子杰的驻地,以做媒为由头,顺利见到了副官。当着满屋子军官的面向副官打趣道:“大侄子,我给你介绍的那个姑娘还满意吗?这么长时间也不回话,人家女娃都等急了。”副官脸一红,引得一屋子军官大笑。副官一边拱手说着场面话,一边顺势将朱文起送出屋,不经意间悄悄将情报传递给朱文起。


由于有了王子杰详细的兵力分布图,及他的出行安排,我军很快做出了周密计划。最后成功将王文杰刺杀。为此,朱文起被授予特等功。


解放以后,组织上给朱文起在定陶县县委安排了工作,可朱文起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婉拒了这份工作,把机会让给了更高文化水平的人,自己则回乡务农。从1955年离岗,到1982年病逝,27年时间里,朱文起从未向别人讲述过自己的累累战功,更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一个要求。只留下这个针线包,静静的诉说着这位她的英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定陶县   定陶   针线包   婶子   络腮胡子   伪军   副官   侄儿   老妇   博物馆   情报   身份   真实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