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贵州女孩拒绝北大,贷款百万读哈佛,7年后因一条微博人设崩塌

2015年8月27日,在美国的地铁上,一个拥有东方面孔的女人,正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地铁到站后她慢慢合上书,书皮上赫然写着“庄子”两个字。

女人不紧不慢地走下地铁,跟随人流出站,她此行的目的地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赫赫有名的大学——哈佛大学。

女人名叫詹青云,在决定前往哈佛大学读博士的时候,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当时,北京大学已经为她伸出了橄榄枝,只要她点头,北大的大门随时为她敞开,但詹青云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个无数人抢破头的机会。

她要读哈佛,即使贷款100万也要读,为了这个梦想,她的母亲真的为她贷款来了100万。

在之后的日子里,詹青云的人生可谓是光鲜亮丽,她参加了《奇葩说》,凭借这个节目火遍全网。

但2022年,詹青云却翻车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今她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拒绝北大

2008年7月,詹青云家里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詹青云刚参加完高考,分数出来后她惊讶地发现自己考得不错,但随即填报志愿又成了她最头疼的事情。

按照她的分数,北大清华都能上,不过她并没有选择这两所高校,在志愿表上,詹青云郑重地写下了香港中文大学这几个字。

彼时詹青云还年轻,她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在她的印象中,金融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方向,于是她填报了经济学专业。

很快录取通知书寄到了詹青云家里,她高兴得跳了起来,去更远的地方见世面,一直以来都是她的梦想。

詹青云的父母其实并不希望女儿走得太远,但詹青云很坚定,她一定要开阔眼界。

同年9月,怀着不舍的心情,詹青云的父母到机场送别詹青云,走向机场闸口的时候,詹青云用力挥了挥双手,算是在郑重地道别。

刚到香港读书的时候,詹青云有些不适应,她大一一整年的时间,几乎都花在学粤语上面了,好在詹青云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很快她就能和周围的人正常交流了。

大二的时候,詹青云意识到,自己的大一似乎一事无成,她没有参加任何校内活动,也没有加入社团,一片空白的经历让詹青云感到恐慌。

从小,詹青云就被身旁的人评价说“口才好”,这三个字除了对詹青云的赞赏之外,还包含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伶牙俐齿”的酸意。

詹青云知道这是自己的优点,经过思考,她决定去学校的辩论队试一试。

在詹青云眼中,辩论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双方为自己的观点唇枪舌剑地交锋,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产生,耀眼又迷人。

“很多事情我没有期待一定要做,但如果机会摆在我面前、我没有试的话,可能会后悔。”詹青云为自己的人生下了定义。

凭借着深厚的知识储备和优秀的口才,詹青云很轻易地通过了辩论队的选拔,成为一名辩手。

在之后的日子里,詹青云跟随着辩论队的成员们,去各种地方进行辩论,在台上她总是能够用最云淡风轻的话语,说出最一针见血的观点。

辩论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作为辩手,在台上你永远只能为自己一方的观点辩护,但你不能保证,自己永远能够持有自己发自内心赞同的观点。

但詹青云却不一样,她永远为自己相信的事情进行辩护,无论她拿到什么样的观点,她都会尝试先说服自己,正因如此,她才能讲出温柔而有力量的话语。

相比于用卓越的辩论技巧为自己加持的辩手,詹青云更相信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

正因如此,她才能成为辩论台上最亮眼的一位选手,以至于在2015年,参加完第二届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的第二年里,她接到了北京大学的橄榄枝。

实力得到认可,詹青云本身是开心的,但去北大读博,意味着她还要继续学习目前的经济学,这与她内心的想法背道而驰。

于是,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跌破眼镜的决定——拒绝北大,贷款100万去哈佛读法学博士。

詹青云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她有富裕的家庭可以依仗,在大众认知里面,詹青云的家境只能说是普通。

曲折的成长经历

1990年,詹青云出生在贵州的一个农村家庭里,她的母亲是高中英语老师,父亲则是国企的员工。

这样的家庭自然算不上大富大贵,詹青云的父母必须要努力工作,才能够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

詹青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事实上,在刚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詹青云的成绩一度成为了班级里的吊车尾。

她每天都很苦恼,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没办法理解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在考试中,她也常常只能拿到很差的分数。

幸运的是,詹青云的母亲虽然是一名老师,但她却不像其他教师家庭的家长那样,对自己的女儿寄予很高的期望。

相比于一个优秀的女儿来说,她更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快乐的女儿。

因此詹青云的母亲很少要求詹青云一定要考到多少多少分,当她发觉詹青云为了成绩烦恼的时候,她决定开导一下詹青云。

其实詹青云并不是笨学生,她只是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詹青云的母亲让她一定要有计划地学习,多总结老师讲的课,并且把每科学习时间都制定成表格,严格执行。

詹青云这么做了,她很快就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很多,考试成绩也有明显的进步。

只不过,相比于“学习”来说,詹青云更喜欢的是“答题”,把一道难题答对,会让她产生无可比拟的成就感。

詹青云曾自嘲说,自己是“应试教育的产品”,但在应试教育的框架里,能够做到极致,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

2008年,18岁的詹青云走进了高考考场,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香港中文大学,成为了大人们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在詹青云父母的眼中,詹青云学成归来就会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过上平安顺遂的一生。

但这份期待却在2015年的时候被无情打破了,詹青云打电话回家,告诉母亲自己想去哈佛留学。

对于一个普通收入的家庭来说,去国外留学的花费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詹青云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发现家里要贷款100万才能够满足她的要求。

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并没有劝退詹青云,她开始积极努力地准备申报哈佛的考试,同时她也在努力说服自己的父母。

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詹青云的父母最终同意她贷款去哈佛留学,同时,詹青云也以当年分数第一的成绩,拿到了哈佛大学的offer。

踏上前往美国的飞机的时候,詹青云的心情就如同多年前从贵州前往香港时那样复杂,她再一次用力地向前来送别的父母挥手,走上了人生新的旅程。

《奇葩说》女王

在美国留学的日子,说辛苦也辛苦,说充实也充实。

因为家境并不富裕,詹青云来到美国几乎是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她不愿意再问家里要钱,而是努力在美国当地兼职挣钱。

一个东方面孔,一个初来乍到的女孩,在陌生的环境下生存下去并不容易,詹青云有过无数次想要落泪的时刻,但最后她又默默地消化了这些负面情绪。

在香港读书的时候,詹青云曾经有一个男朋友,两人感情甚笃,甚至把对方规划进了自己的未来里。

然而,就在詹青云决定去美国留学的时候,这个男孩对她提出了分手,对于他来说,他无法用国内的一切,去赌异国他乡未知的未来。

而他也不愿意和詹青云分隔两地,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面,在现实面前,他们输得一塌涂地。

詹青云因此孤身一人去了美国,她一个人在陌生的国度里生活着,曾经那些看起来无法好好处理的事情都被她处理得很妥帖。

那一刻,詹青云认为,自己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但当她看到波士顿的漫天黄叶时,她却突然泪流满面。

最好的年纪和最好的风景,原本就应该和另一个人分享,只是她失去了这个机会。

后来她在《奇葩说》中讲述了这个故事,詹青云说,当初以为要放下的一切,可能在此刻都不及这漫天黄叶。

《奇葩说》作为一档辩论节目,汇聚了全国上下的优秀辩手,詹青云是在2018年加入到《奇葩说》中的。

刚来到节目的时候,詹青云的哈佛女博士身份给她带来了很多光环,她如同一尊大佛一般,金光闪闪。

而詹青云的辩论风格也如同她的身份一样犀利,她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人畜无害,但嘴里吐出来的,却是致命的文字。

《奇葩说》让詹青云爆火,她的独特观点也随之走进人们的视线中。

2019年,詹青云继续参加了《奇葩说》第六季,在这次节目中,她获得了总冠军。

詹青云的辩论风格并不咄咄逼人,她好像在讲道理一样,不着痕迹地输出自己的观点。

在詹青云的辩论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场恐怕莫过于“你有一瓶忘记悲伤的药水,要不要喝?”

詹青云抽到的方向是反方,即不要喝这瓶药水。

对于每个人来说,悲伤是一种常态,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不可能无视快乐,同样也不能避免悲伤。

詹青云也是这样,对于她来说,童年成绩不好的那段时期,恐怕就是她永恒的悲伤,“我在很长的日子里,觉得一切是我的错,样样不如人。”

但如果你让她选择,要不要忘掉那段经历,恐怕詹青云会掷地有声地说出“不要”这两个字。

就如同她在《奇葩说》里表达的观点一样,悲伤这种情绪之所以强烈,不就在于它证明我们曾爱过,恨过,认真过,渴望过,全情投入过,你怎么不能骄傲的面对它呢?”

如果没有悲伤,我们又用什么来定义快乐呢?

这番发言得到了大众的认可,詹青云也成为《奇葩说》第六季名副其实的BB king。

不过,詹青云并没有在爆火之后趁着热度赚钱,她急流勇退,四处旅游,并且成为了一名在顶级律所工作的律师。

詹青云说,她学习法学的初衷就是想要改变些什么,她会身心力行地去做这件事情。

跌下云端

在2022年3月13日之前,詹青云在网络上的风评都是正面的,有人称赞她为侠女,说她身上有金庸笔下女侠的侠气。

比如,她在从哈佛毕业后,仅用一年的时间,就还完了当年的100万贷款。

比如,她永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张口就是一篇满分作文。

然而,就在3月13日,詹青云转发了一条关于新冠疫情的微博,讽刺了病毒是从美国传过来的这个猜测。

这条微博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事情进展到最后,其实原观点的孰是孰非早就不是人们议论的重点了。

更多人质疑的是詹青云的双标,毕竟新冠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武汉被无数人泼上了脏水,当时詹青云并未出来发声。

当主体客体调换,她却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反驳这种观点,这怎能不让人质疑?

之后,詹青云在微博上道歉,称自己考虑不周,那条微博只是个人的见解,并非站队和表明立场。

微博可以删除,但詹青云造成的影响却一时半会儿消弭不了,她的风评急转直下。

不过,一身反骨的詹青云看起来并不在意这些,之后她还是继续活跃在互联网上,并且时不时分享自己的生活。

2022年11月,詹青云还前往卡塔尔观看世界杯比赛,在球场上她笑容灿烂,看起来心情不错。

她也会为阿根廷球队的失败而扼腕痛惜,为自己喜欢的球队进球而振臂高呼。

希望如今的詹青云能够吸取之前的教训,不在不了解的领域上口不择言,期待这个出色的辩手有更出色的发挥。

-完-

文|书书

编辑|书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哈佛   哈佛大学   北大   贷款   贵州   奇葩   美国   分数   悲伤   年后   家里   观点   事情   父母   母亲   努力   女孩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