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大志 兼与星云大师等书家商榷

灵隐寺“千古名联”以讹传讹

——兼与星云大师等书家商榷

文/肖大志(达之)

(2022年11月19日星期六)


本人原创《触闻集——佛联五千》,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陆续发表在网上,少量发表在几种佛教刊物和对联刊物上,各种转载、转发很多,尤其是网络转发很多很广,影响较大。其中,有的被书法家写成各种书法,有的被寺庙或旅游景区雕刻悬挂,有的被人引用或选入各种书刊等出版物,我觉得大都是善缘。但是,我也发现一些人在转发或书写时,不尊重原创,未经与原作者讨论,擅自改动个别词语。关键是,有的改动是对联外行“点金成石”的糟蹋原作,这些现象基本上是我在线上线下偶然发现的。我前几年为此特意写了几个小文《转发或引用原创对联,不要做“点金成石”的改动》《旅游小记——关于灵隐寺对联》《旅游小记——关于普陀山的一副对联》等,提出了这个问题。本文对相关问题再综合一下。

首先,我要说的还是《触闻集——佛联五千》中的这副对联:

一生哪有全如意

万事但求半称心

此联原创于2004年,并于当年发在网上。近几年,此联被他人随意改了几个字,改成:

人生哪能多如意

万事只求半称心

这样改动后,虽然联意表面上看起来也差不多,但是,一方面,在对联格律上完全不合格了。“一”对“万”,“全”对“半”,被改成,“人”对“万”,“多”对“半”,词性对仗明显差一些;上联的“哪有”被改成“哪能”,与下联的“但求”相对,平仄严重不合,因为上联第二字是平声,按照“二四六分明”的原则,则第四字必须是仄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对联的内容含义上,若说“人生哪能多如意”,则于事不合,于理不通。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若单以多少而言,则很多人的人生,如意之事亦可谓多,或比较多。而说任何人“一生难得全如意”,则此说于事合、于理通。由于这副被篡改了几个字的对联,传说挂在杭州灵隐寺(见图1),甚至被以讹传讹说成是在灵隐寺挂了1700多年的名联,又由于此联被章中林先生作为标题发表在2013年8月6日的《检察日报》上(见图2),因此,此联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在灵隐寺也几乎众人皆知,此联在网络上相关的文章和图片很多,各地书法家书写此联也很多,又由于有的书写者是颇有名气的学者和书法家,如著名历史学者、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郭德宏先生等(见图3),不胜枚举,甚至在淘宝网上,这副对联的书法销售几乎形成了一个小市场,商家数以百计,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更离奇的是,最近这副对联还被误传为弘一法师的作品并成了李叔同(弘一法师)所著一本书的书名,见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的《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一书(见图4),因此,可谓谬种流传,故特此纠正之。

再举一例:2022年4月16日,我与女儿在微信聊天时对她说: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既不要执着于世间的过眼云烟,也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进取的心态,佛教所谓“常精进、不休息”,含义是很深的。期间,我顺便向她推荐我的一副对联:

彻底掀翻无一事

完全看破笑三声

于是,我接着便去网上搜索这副对联打算随手复制一下发给她,结果又发现我的这副原创对联被人擅自改动成如下(图5):

彻底掀翻无一事

看破红尘笑三声

虽然改了以后,联意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从对联的角度看,红尘二字,可谓改得一塌糊涂、惨不忍睹。不仅平仄不合,而且连对联最基本的核心要求对仗也没了。说实话,这多少影响原创的声誉。作为原创作者,我不得不提出这个问题,希望有缘之士告知书法家王玺锋先生,或河北省大名县临济禅宗兴华寺,希望能改正之。

《触闻集——佛联五千》中的对联,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被转发、引用、书写时,被稍微改动了一点点,对原联基本没有影响,但是,一般也属于没有必要。比如此联,在网上也有稍微改一下的,如某法师改成:

彻底掀翻无一事

全然看破笑三声

与原创一字之差,且意思几乎无任何差别,其实根本没必要改。再比如《触闻集——佛联五千》中的一副原联是:

心有常圆之月

我无久住之身

注1:《景德传灯录》卷25载:“师(玄则禅师)谓众曰:诸上座尽有常圆之月,各怀无价之珍。所以月在云中,虽明而不照。智隐惑内,虽真而不通。”

注2:《金色童子因缘经》卷1云:“此身非久住,地等六大成。”

前几年,我偶然看到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书法家斯舜威先生所著《禅联三百心赏》一书,拙著《触闻集——佛联五千》中的六副对联被该书所用,虽然这六副对联都没有注明原作者(斯舜威先生书中所用的三百副对联,大多署名了原作者或注明了出处,少量未注明,我这六副对联,估计他是从网上获得,所以没有注明原作者或出处的),但是,除了此联改了一个字,其他五副对联(事忙不觉人生苦/心静方知宇宙空。根身幻化并非我/眼耳见闻皆是心。割恩爱以存道意/绝攀缘而息尘劳。只乐众中非道器/能甘林下是僧材。身外看穿,无非累赘/心中放下,却有余闲。)毕竟一字未改。此联被改为(见图6):

心有常圆月

我无久住身

我想了一下,这个改动只有一个虚词之差,虽然没有征求我的同意,但毕竟改了以后二者意思毫无差别,对于原联声誉应该没有什么影响。只是,比较而已,原来的六字联在语气上节奏上有稍许强调而已。上下联的这个“之”字,属于个别虚词的同位重字,格律上是完全允许的。上下联之所以保留这个“之”字,也是一种对于虚词的炼字。附带一说,邹宗德先生《对联创作学》一书,在《对联的炼字》一章列举了我的一副对联:“如‘漏网之鱼,世间时有;脱天之鸟,宇内尚无’,其中的‘之’字,就是虚词同位重字,读来无不谐之感,另有一番味道。”我这副对联在网上流传很广,多年来一直被中国对联网作为对联平仄、重字检查工具的范例放在在线工具首页。

《触闻集——佛联五千》中的对联,还有一些被高僧名人或景区寺庙书写、悬挂,虽然对于对联本身没有改动,但是在书写时,也有个别地方不太规范,随缘例举两个:

三根九品佛无二

六度万行忍第一

注1:修习净土法门,上、中、下三根皆得往生,依此三根分为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品位。

注2:《增一阿含经》卷44云:“忍辱第一,佛说为最。”

注3:“一”字,按古韵一般作入声字。但在具体的语境中,其声调颇为复杂。参照前人之说,个人认为,按古韵,“一”字在句末或单用,也可作平声字。汉语读音中类似情况并不稀罕。至于按新韵,“一”字则皆作平声字。

这是我于2004年撰写并发表于网上的一副佛联,星云大师在书写时,根据我的注解写了一个标题《集增一阿含经偈句》(见图7),我认为这是不太妥当的,因为这并非集句联,上下联两句都属于我的创作。不过,这尚无大碍,毕竟星云大师对我的对联本身一字未改。另外我想,可能星云大师是在网上或通过其他途径看到此联的,所以没有写原作者之名。

与此类似,2019年7月18日,我携家人去普陀山旅游,在西天景区终点“磐陀石”前面的“愿心阁”休息时,我抬头一看,眼前几乎近在咫尺的竟然是我以前写的一副对联,此联在“愿心阁”的正门、侧门各挂了一副:

众生念佛诚心至

诸佛度生妙手施

此联是我在上世纪90年代所创作的,不久后发表在网上,现在我偶然发现,此联被普陀山道生法师书写在此(落款似乎是:普陀山道生写,二0一三年四月),由于正门游客较多,我和家人特在“愿心阁”侧门拍照留念(见图8)。我想,可能道生法师也是在网上或通过其他途径看到此联的,所以就没有写原作者之名,好在一字未改,但是,落款如果是“普陀山道生书”可能更妥。

再说一种情况,如《触闻集——佛联五千》中的一联:

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我多年前写的这副“敬题四大天王联”,颇有特色,上下联共16字,但分别将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之名嵌入联中。此联在网上流传颇广,被收入多种佛教寺庙对联集,后来被说成是广东南华寺天王殿对联,但是我没有见到广东南华寺里这副对联的照片,我估计和灵隐寺那副对联一样,这也是以讹传讹。当然,这些不是问题,问题是在网上流传过程中,有一些网文将此联的上下联颠倒了,变成了:

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这虽然不影响联意,但是根据对联基本格律要求,除了极个别特例,一般情况下,要求上联仄声收尾,下联平声收尾,不宜颠倒。

再回到开头,由于本人原创的佛联五千余副(还有其他对联数百副),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陆续发表于互联网上,少量发表在几种佛教刊物和对联刊物上,各种转载、转发、引用、书写、悬挂等很多,这些转发、转载、引用、书写、悬挂等,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只有少量署了原作者之名,大多数没有署名,少量还被冒名。同样,这些转发、转载,引用、书写、悬挂等,除了极个别情况,绝大多数也没有征求我的同意,这个也是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在当今网络时代,网络上或出版物上转发、引用等行为,是否署名,或是否冒名,有的其实关系也不大。由于网络发表的时间先后非常准确而清楚,因此,他人真的侵权、抄袭、盗用、冒用,其实比网络时代以前更容易被查实。《触闻集——佛联五千》迄今为止的原创佛联的版权,也无可争辩,无须争议。只是,对于个别篡改原联尤其是对原联不负责任的“点金成石”的改动现象,则特别需要加以澄清和改正。

我要强调的是,二十多年来,人们在转发、转载、引用、书写、悬挂《触闻集——佛联五千》中的对联时,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类似于此文中例举的个别字词被改动的事情难免还有不少(当然,相对来说,也是个别现象),只是大多数我没有发现。我认为,对联,虽然一方面是雕虫小技,但另一方面也被称为“诗中之诗”,有时候,一字之差,效果大不相同。而且,作为格律文学,对联的专业性非常强,格律要求比较严,所以,除了联家互相切磋、讨论,不宜擅自修改他人对联。最后说一声:本文言之凿凿、图文并茂,欢迎各种转发和刊登!

封面题字“小月楼”

家父书斋名“小月楼”三字为姜书阁先生(渊叟)于1989年所题赠。姜书阁,著名学者、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上世纪40年代曾任国民政府财政次长,后任湘潭大学中文系教授。


【作者简介】

肖大志,字达之,笔名兼网名达之(達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曾任邵阳市楹联学会副会长、佛山市楹联学会理事,为对联网络界资深联友。1994年撰联参加“魏源杯”全国征诗征联大奖赛,获三等奖。著有原创对联集《触闻集——佛联五千》,并有《对联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对联分类之我见》《关于马蹄韵和联谱之说》《论对联的自对手法及各种自对句式》等论文,分别在《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中国楹联报》《对联文化》《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等报刊发表,在对联创作和对联理论研究方面都有一定成果,在全国对联界特别是网络对联界有较大影响。另外,在佛学著述、哲理随笔和杂感、现代诗歌以及古典诗词创作,在政治、历史、社会时政批评等方面,也有较多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多闻   灵隐寺   平声   天王   佛教   书家   格律   如意   下联   星云   对联   原作者   大师   肖大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