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云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始末(20)“敦刻尔克奇迹”

敦刻尔克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港口小城,位于法国西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自公元9世纪以来,一直是法国北部重要港口。

1939年,敦刻尔克以吞吐量计为法国第三大港,它拥有7个大型船只停泊的深水泊位,4个干船坞以及长8公里的码头,完善的防波堤可以有效抵御英吉利海峡的狂风大浪。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联军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实力。

但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

同时,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被纳粹德国全部占领。

1940年5月10日,德军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以A、B两个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等国,仅仅十多天时间,德国装甲部队横贯法国大陆,直插英吉利海峡岸边。

5月20日,德军主力到达英吉利海峡沿岸,英法联军约40个师被包围在法、比边境的敦刻尔克地区。

此时,英法联军三面受敌,一面临海,处境非常危急,唯一的生路,就是从海上撤往英国。

幸运的是,此时古德里安以没有接到命令为由,裹足不前,整整休息了两天,直到22日,才根据A集团军群司令部的命令,北上攻击沿岸港口。

当天,英军2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旅在阿拉斯地区,对德军进行了反击,出其不意,重创了快速推进之中的德军。

24日,德军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仅10英里,这时,却接到了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

希特勒的命令使德军坦克部队的将领们疑惑,敦刻尔克唾手可得,却被命令停止前进,但是,德军空军却仍在进攻。

实际上,希特勒的这一命令,有他自己的考虑,但不能完全认为是他一个人的责任。

首先,法国北部战事明朗后,德军需要为下一步作战行动,保存装甲部队实力,空军元帅戈林向希特勒保证,空军出动就可以消灭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而这里遍地沼泽和低洼,不利装甲部队行动,没有必要再遭受损失。

同时,德军总司令部计划由B集团军群统一完成最后包围的作战,但英法联军零碎的反击虽然效果不大,但是加重了部分德军高级指挥官对装甲部队损耗的担心,而且快速突进的装甲部队,使步兵部队落后很远。

24日当天,希特勒走访了A集团军群司令部,在战争日志中,记载了会面时,司令伦斯德建议在离敦刻尔克不远的运河一线上的装甲师应当停止前进,等候更多的步兵部队的接应。

希特勒同意并且也认为,装甲部队应当保存下来,留待进攻松姆河以南的法国军队时使用。

此外,也有人认为希特勒有政治上的打算,让一部分英军撤回英国,政治上对与英国和谈有帮助。

这个命令执行的结果是,英法联军在当面的德军B集团军群的压迫下,向敦刻尔克撤退,而截断他们退路的A集团军群,距离敦刻尔克更近,却在敦刻尔克以西的运河地区停止进攻,并没有集合兵力沿着海岸包抄。

英法联军的机会来了,为了生存,他们加强了敦刻尔克接近地的防御阵地。

虽然27日,德军装甲部队恢复攻势,阻止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退,但是,他们面临有组织的防线无法突破。

于是,英法联军成功地延迟了德军进攻,并且,为部队撤离敦刻尔克赢得更多时间。

早在5月19日,英国就预见到失败已成定局,战时内阁指示海军部制定组织远征军撤退的计划,代号“发电机行动”。

该行动由多佛尔军港司令海军中将伯特伦·拉姆齐全权指挥,计划从法国沿岸的加莱、布伦和敦刻尔克三个港口,每天撤退1万人,并集中了30艘渡船、12艘扫雷舰。

为保证撤退顺利,拉姆齐建议,加强空中掩护力量,英国空军战斗机司令部司令休·道丁上将表示,只有在满足保卫本土的前提下,才能派出战斗机前往敦刻尔克。

5月26日晚18时57分,“发电机行动”开始执行,此时的形势比制定计划时更为险恶,原准备使用的法国三个港口,只有敦刻尔克可以利用,布伦在23日被德军占领,加莱已被德军团团围住。

近40万英法联军的唯一生路,就是敦刻尔克及其附近40公里海岸线,可是,两个星期以来,该地区一直遭到德军猛烈轰炸,4个船坞全部被毁,8公里长的码头被炸成一片废墟,甚至敦刻尔克多半个市区也在空袭中,被夷为平地。

唯一可以供船只停泊的,只有一条不足1200米长的东堤,由木桩木板搭起来的,非常简易,宽度最多只能8个人同时并排通行,只有在靠海一面,有个混凝土的柱子,设有灯塔,堤岸周围有一些木桩,能系泊船只,但水流较急,船只停靠时有一定危险。

从敦刻尔克到英国有三条航线,Z航线航程最短,仅40海里,但处在德军炮火封锁下,无法使用,X航线距离稍长,55海里,但英军已在航线上布设了多个水雷区,短时期里难以清除,也无法使用。

唯一能够使用的,只有航程最远的Y航线,全程近90海里,驶完全程要6小时,虽然没有德军炮火威胁,但德军飞机空中威胁的危险,却大大增加了。

撤退总指挥拉姆齐组成一个精干指挥班底,总共16人,分工协作,进行了这场有史以来最复杂、最危险的海上撤退。

拉姆齐负责全面指挥协调,韦克沃尔海军少将负责指挥船只在英吉利海峡的航行,威廉·坦南特海军上校负责指挥敦刻尔克港和海滩登船事宜,杰克·克劳斯汤海军中校则负责指挥最关键的东堤——英法联军将士登船所在地。

坦南特上校特意用香烟盒中的锡纸,剪了SNO三个字母贴在钢盔上,以表示自己是负责指挥撤退的海军最高军官,他率领12名军官和150名士兵,较好的完成了任务。

敦刻尔克沙滩上的英法联军

由于在这场海上撤退中,表现异常出色,在1944年诺曼底登陆中,坦南特被委以重任,那时,他已晋升为海军少将,负责领导登陆准备中最艰巨的人工港和海底输油管道工程建设,为登陆成功立下汗马功劳,这是后话。

26日当晚,“发电机行动”的第一天,首批1312人,主要是后勤部队,顺利离开敦刻尔克,回到英国。

撤退行动一开始,就不再有机密可言,加之形势紧急,英国海军部在沿海和泰晤士河沿岸征用船只,他们甚至通过广播,呼吁所有拥有船只的人前往敦刻尔克。

英国船主都明白,撤出远征军对于英国意味着什么,所以积极响应,大批驳船、拖船、货客轮、渔船乃至私人游艇,纷纷出海,驶往敦刻尔克。

民用船只在敦刻尔克接驳英法联军

他们从英国南部的6个港口出发,这6个港口是希尔内斯、马加特、多佛尔、纽黑文、福克斯通和拉姆斯格特,然后在敦刻尔克接上英法联军官兵,接着返回英国。

5月27日,德国空军第3航空队和第2航空队大举出动,对敦刻尔克港区和海滩进行了猛烈轰炸,总共投下1.5万枚高爆炸弹和3万枚燃烧弹,敦刻尔克几乎被夷为平地。

而英国空军从本土起飞了200架次战斗机,竭尽全力,掩护海滩上的登船点和执行运输任务的船只。

尽管英机没能阻止德机对敦刻尔克的空袭,但却给德机以沉重打击,仅德军第2航空队就被击落23架,空勤人员死64人,伤7人,损失超过原先10天的总和。

因此,这天被德军称为“灾难的一天”,英机损失战机11架。

英国海军抽调1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和26艘其他舰艇前来,这是英国海军自开战以来,第一次用军舰来运输人员,满载官兵的军舰吃水很深,甚至还有几分倾斜,海军官兵凭借着高超的操舰技术,全速通过海浪滔天、弹如雨下的英吉利海峡。

英法联军搭乘海军舰艇

尽管英国海空军竭尽全力,但由于缺乏小型船舶,无法迅速将人员从海滩接到停泊在近海的大型船只上,撤退速度很慢,全天只撤出了7669人。

当晚,纳粹德国海军潜艇、鱼雷艇和扫雷艇从刚占领的荷兰和比利时的港口出动,企图借助夜色掩护,攻击担负撤退的英国船只。

希特勒也取消了装甲部队停止前进的命令,令英法联军最为胆战心惊的德军装甲部队,再度投入战斗。

当天,比利时军队投降,德国步兵从比军防区直扑敦刻尔克,英法联军已没有部队可以前往阻截,敦刻尔克危在旦夕!

这时,被德军合围的英第3步兵师在师长蒙哥马利的指挥下,分乘600辆军车,并在所有军车的减速器上,涂上一层反光油漆,用隐蔽在后挡泥板下的小灯照亮,后一辆车的司机,就利用这点亮光,紧跟着前一辆车,整个车队关闭前大灯,严格灯火管制,乘着夜色悄然行动。

为防意外,蒙哥马利还在十字路口和容易迷路的拐弯处,设置了交通纠察哨,指挥车队行进。

他们夜行60公里,成功跳出了德军合围,并在28日凌晨,赶到德军前面,组织起坚固防线,有力保障了敦刻尔克的安全。

蒙哥马利也因此显示出优秀军事才干,开始崭露头角,在撤回英国后升任第2军军长,从此开始在战争中大展身手,成为二战时期英军最著名的将领。

5月28日上午,敦刻尔克地区大雾弥漫,德国空军在戈林的严令下,不顾恶劣天气的影响,出动2个轰炸机大队前往敦刻尔克,终因能见度太差,被迫带弹返航。

英军则利用这一时机,抓紧组织官兵撤退,由于港口损毁严重,海滩的作用越来越大,官兵们每50人一组,每组由1名军官和1名水手带领,从海滩涉过逐渐加深的海水,登上小船,摆渡到距离海岸较远的大船,撤回英国。

下午,德军仍以3至5架飞机组成的小编队,对敦刻尔克实施扰乱性空袭,企图干扰英军的撤退。

但英军很快发现,德军空袭几乎没有什么损害,大部分炸弹都落到海里和空旷地带,少数炸弹即使在士兵集结地点附近爆炸,柔软的沙滩也能吸收了爆炸的绝大部分能量,甚至在身边爆炸,也不过是震动一下,飞溅一脸的泥沙。

等待撤退的士兵们见状,纷纷从隐蔽处走出,有的在海滩上踢足球,打板球,有的在海水里洗澡,还有的甚至悠闲地玩起了沙雕,对近在咫尺的死亡,毫不在意。

入夜后,海滩上似乎有成千上万只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那是成千上万等待撤退的士兵在抽烟,烟头一明一暗的闪光,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场面,这天有17804人撤离,比前一天多了整整1万人,因为公开呼吁的民用船只,开始陆续到达,发挥了作用。

29日,英军吸取三天来的经验,采取很多措施来加快登船速度,特别是在东堤,为了克服高达4至5米的潮位差,凡是能够找到的木板、木梁,连球门的木门柱,都被用来当作临时跳板,英军还将卡车一辆接一辆沉在海滩,作为延伸入海的临时栈桥。

在东堤准备上船的英法联军士兵

下午,天气开始转晴,德国空军大举出击,他们以大型船只为目标,进行集中攻击,共击沉了3艘驱逐舰和包括5艘大型渡船在内的21艘船只,重创了7艘驱逐舰,迫使拉姆齐将参加撤退的8艘最先进的驱逐舰调回本土,避免损失。

在陆地,大批法军和法国百姓退入敦刻尔克防御圈,公路被各种车辆拥堵得水泄不通,德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烈,英法联军所控制的地区日益缩小,德军地面炮火已经打到了海滩、东堤和航道。

尽管英军损失惨重,但因为大量民船加入撤退,使撤退的速度大大增加,达到了创记录的每小时两千人,全天共撤走了47310人,为几天来的最高记录。

30日,敦刻尔克地区空气湿度非常大,大雾几乎将海滩笼罩住,不时还有小雨,加上地面上硝烟弥漫,能见度很低,德国空军无法前来攻击。

海面上,以风大浪急著称的英吉利海峡却一反常态的风平浪静,使得英国动员的大批小型船只,其中不少是内河船只,都能出海到达敦刻尔克接运撤退的官兵,全天共撤出53822人,其中近一半是法军。

31日,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奉命回国,将指挥权移交给第1军军长亚历山大,他刚在敦刻尔克郊外焚毁了自己的座车,骑着自行车,赶来接受了指挥权。

上午,大雾依旧笼罩着敦刻尔克,德国空军仍旧无法出击,但海面上风力开始增强,英军用卡车搭成的临时栈桥因此无法使用,但撤退仍在紧张地继续。

下午,天气放晴,德国空军出动9个轰炸机大队,英军也准确预测到了天气变化,料到德军飞机必定会大举来袭,尽最大努力向敦刻尔克派出了战斗机,保证在海滩上空,始终有不间断的战斗机巡逻飞行,竭力掩护撤退部队和船只。

地面上,德军从西、南两方向发起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英法联军的后卫部队拼死坚守防线,战斗殊为激烈。

这一天,哈罗德·欧文·安德鲁上尉因为他的英勇表现,荣获了敦刻尔克撤退中,英国颁发的唯一一枚表彰英勇行为的最高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安德鲁指挥着他的连队,经受住了长达十小时的猛烈炮击,打退了德军一次次冲锋,始终守住了阵地,当侧翼友邻部队出现缺口,他又主动率领36名士兵,赶去支援,击退了至少500名德军,最后,当他的部队弹药消耗殆尽,所坚守的阵地的核心据点,又被德军炮火击毁,这才带着仅存的8名官兵,在深至下巴的水里艰难跋涉16000米,回到后面的阵地,没有休息又奋战在阵地上。

正是无数像安德鲁这样的官兵,以大无畏的英勇顽强,前赴后继,殊死拼杀,终于遏止了德军的攻势,赢得了极为宝贵的时间,这天,又有68014人撤回英国。

6月1日,天气转晴,德国空军全力出动,英国空军针锋相对,派出了所有能够派出的飞机,从喷火式战斗机、飓风式战斗机、无畏式战斗机到哈德逊轰炸机、双翼箭鱼式鱼雷攻击机,甚至连侦察机,都投入到敦刻尔克。

但是,德军战斗机出色地阻截了英机,有效掩护轰炸机的攻击,德机虽被击落23架,但击沉了包括4艘满载官兵的驱逐舰在内的31艘船只,还重创11艘,这是英军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天。

在如此激烈的空中厮杀,炸弹、炮弹四下横飞的险恶形势下,素以沉着冷静著称的亚历山大临危不惧,在海滩上安了帆布躺椅,神态自若地坐在上面,平静地注视着部队秩序井然地登船,或是边啃着苹果,边在海滩漫步,毫不在乎空中飞机呼啸,地面炮火纷飞。

他的这种镇定泰然的气势,极大影响了部队情绪,一些奉命后撤登船的部队一边还击一边后撤,一直战斗到登船那一时刻,全天,又有64429人得救。

夜幕刚一降临,由各种各样船只组成的舰队又从英国起航,午夜前,他们到达敦刻尔克,最后一批英国远征军从东堤登船。

黑暗中,当撤退的行列稍有中断,救援船只上的水手就上岸去引导撤退,英军“马尔科姆”号驱逐舰派出的水手还吹起苏格兰特有的风笛,在到处是烈火的市区废墟中,将掉队人员召集起来,带上驱逐舰,当晚,又撤出26256人。

6月4日9时40分,德军第18集团军所属的装甲部队,冲入敦刻尔克市区,海滩上担负最后防御的约4万法军来不及撤离,全数被俘。

当天,仍有26175名法军官兵撤离敦刻尔克,满载法军的英军“布卡里”号驱逐舰,是最后一艘撤离敦刻尔克的船只。

14时40分,拉姆齐宣布“发电机行动”结束。

从5月26日开始进行,至6月4日结束,历时9天,共有33.8226万人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到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

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同时动用各种舰船861艘,其中包括渔船、客轮、游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只。

短短10天时间,这支前所未有的“敦刻尔克舰队”把34万大军,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法联军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

撤退中,英法联军有4万余人被俘,还有2.8万余人阵亡,这些伤亡人员中,有的是在抗击德军进攻坚守至关重要的防线时战死的,有的是在海滩等待上船时,丧生在德军空袭和炮火下,还有的是在海上,随着被德军击沉的船只葬身大海,有226艘英国船、17艘法国船被德军击沉。

敦刻尔克撤退的意义在于,英国保留了继续坚持战争的最珍贵的有生力量。

6月4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议会报告敦刻尔克撤退时说:“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英法   希特勒   战云   法国   英国   始末   德军   联军   船只   世界大战   英军   海滩   部队   奇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