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有出息的孩子?这5个错误千万不要犯…

孩子不是你口袋里的钱财,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700字,深度阅读需8分钟,受益终生|

家庭教育,是当今父母越来越重视的话题。


天下的父母没有一个不想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也没有一个不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但是关于家庭教育的侧重点,往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很多父母经常觉得无的放矢,不知如何是好。


再加上,虽然每一家的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出息的人,但是大多数父母都是还没来得及学习怎么做父母,就做了父母的。


难免多少有一点偏见,多少有一点缺失,多少有一点力不从心。


所以,在摸索中前进,是每一对父母都会经历的过程。有的父母摸索对了,事半功倍;有的父母摸索错了,后果堪忧。


今天,我们分享家庭教育的“五个不要”,希望能够帮助父母规避错误,培养出有教养有出息的优秀孩子。



1

父母不要意见不一致



一个家庭如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孩子就不知道要听谁的,就会很痛苦。


所以对孩子的教育,父母首先的就是达成共识,要有一致的看法。


很多事情,事先做好商量和沟通,面对孩子的时候达成一致,可以避免很多不好的影响。


比如孩子要买玩具,妈妈问爸爸:你觉得怎么样?爸爸说:买啊。


妈妈就说:买,现在哪有钱买给他。爸爸说:左右邻居的小孩都有了,我们这个脸丢不起。


很多父母都是在为这些事情争吵。有时候我们怪孩子,其实是大人丢不起脸,不是孩子爱闹。


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家庭教得就很好,父母会首先达成共识,会商量说买还是要买。


不过他们会事先跟孩子讲,玩具是买不完的,你买了把整个家都堆完了,你还是觉得不够,所以要慢慢买你才有乐趣,你一次只买一个就好。


孩子就听懂了,还会慢慢养成好习惯习惯。


而且聪明的父母知道,教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直接说教,而是两个人巧妙配合。


透过聊天,专门讲一些问题、讲一些道理,孩子在旁边听了就会吸取经验,这就是“儿童本位教育”。


比如在吃饭的时候,爸爸说:我以后要少吃一点,因为吃多了消化不良。


妈妈说:对呀,我现在煮菜也不敢放太多盐,因为太咸对身体不好。


爸妈这话当然是说给孩子听的,而且他也听得懂。


这直接去讲功效要好得多,这种方法可以一直用到孩子长大。



2

不要吹嘘自己的孩子



很多父母,尤其是母亲经常吃这个亏。


几个妈妈在一起讲事情,都说自己的孩子多好多好,是没有人听的。


因为每一个人的心思都摆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拼命替他吹嘘,哪有功夫听别人说话。


举个例子,你很想去看一部电影但又犹豫不决,就先去问你的朋友好不好看,朋友说很好看,结果你去看了非常失望,就是因为你寄予的希望太高了。这样的事情太常见了。


有很多话是不可以讲、也不值得讲的,别人要问是别人的事,你不讲就是不讲。哪有人家问你,你就一定要讲的。


不要让别人对你的孩子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人家才会觉得你的孩子好。


道理很容易理解,如果你吹嘘自己的孩子是神童,别人一看会觉得不过如此。


所以会做父母的人,不太会跟别人讲自己的孩子多好,这样反而会得到很多不错的回应。再说,你也没有权利讲他们。


中国人是阴阳文化,凡是你说好的,人家多半会想坏的;你说坏的,人家会想不可能那么坏,所以中国人讲做人要谦虚。


那些说谦虚就是虚伪的人,是不懂中华文化的。


我们请人家到家里面吃饭,就算吃得再好也说粗茶淡饭,人家一定说很好。如果你一请客就说是最丰盛的,人家一看这么普通,还说丰盛。


凡是越想要的往往越得不到,就是这个道理。



3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父母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比,其实这有什么好比的?


坦白讲,每一个人心目当中都是自己的孩子最好,但这是没有用的。你要让别人觉得他好,他才有发展。


你不说他好,大家都说他好;你一说他好,所有人看着他都觉着你言过其实,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正确的是让孩子自己跟自己比。


根据他的程度,帮他设定一个高度,要求他每天进步一点就好了。


不要要求太高,也不要进步太快,这样就没有挫折感了。


我们常常跟很多年轻的朋友讲,如果你觉得太辛苦了,就表示你要求太高了。


要求高,进步不可能大。人家要求很小,但是进步很快,最后成绩比你还高。


这些道理要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知道才好。


可是现在,大家把目标搞错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比别人好,导致越来越内卷,孩子越来越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4

不要不尊重孩子



很多父母经常出于逗孩子的目的,跟他开玩笑,把他当作玩偶,后果是很糟糕的。


“像你这么没有出息”,你觉得是开玩笑的话,孩子会当真的。


他分不清楚什么是开玩笑,受到你的暗示,就会接受,真的当真了。


“我看你将来当工人算了”,他就会接受你的暗示,然后真的去做工人了。


不是说工人不好,只是说你没有权力去摆布他的命运。


甚至有些父母给孩子化妆,让他穿得奇形怪状,逗别人笑,都是很不对的。


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人都是有自尊的,不容许别人随便侵犯,孩子也是一样。


除此之外,还要尊重孩子的梦想。


有些父母,自己的梦想实现不了,就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把他当成做梦的材料。


“妈妈这辈子很可惜没当成画家,你要好好给我学画”,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除非孩子有兴趣和天赋,否则越勉强,他就越苦恼。


父母可以做父母的梦,但千万不要把自己没完成的事情寄托在孩子身上。因为他是他,你是你,你可以自主,他也要自主。


记住,子女是父母所生,不是父母所有。父母对子女没有所有权,也没有支配权。


孩子不是你口袋里的钱财,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子女有自己的兴趣、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梦想,他的梦不一定是你的梦,不要勉强,否则不仅徒劳无功,更是伤害亲子关系,甚至毁掉孩子一生。


幸福家道篇之幸福家道 幸福家道礼包 ¥208.6 购买

5

不要带着情绪管教孩子



做父母的要明白,子女不是你的出气桶,也不是你的开心果,你不能高兴了就捧他,不高兴了就给他难看。


父母打孩子骂孩子只能有一个目的,让他知道错在哪里,再引导他把不好的习惯改掉,这才是正常的。


而且一定要慎重自己的言语,不可以生气了就口不择言,骂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情都做不好,真是没出息”之类的话。


甚至有些父母一旦听说孩子做错了事情,动辄乱加打骂,都是非常糟糕的行为,还会造成孩子自卑、胆小怕事的不良心理。


作为父母,难道你就没有责任吗?你应该帮他改正,让他知道错在哪里,下次不再做错就好了。


所以,父母要客观冷静,明确地把事情搞清楚之后,再做处理,这样才不会伤害亲子感情,才能帮助子女不断进步。


现在很多父母喜怒无常,任凭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后果很糟糕。


如果你真的生气,最好的办法是暂时出去一下,呼吸一下外面新鲜的空气,回来就没事了。


当然,孩子有时候也有情绪,需要发泄,他想哭,让他哭就好了,不能禁止他哭。


孩子发泄了也就没事了,越是压抑他,结果越是适得其反。



总之,教育孩子应该轻松愉快,其中的关键就是掌握有效的方法。


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


父母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付出耐心的启发与教养。


孩子慢慢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之后,也会主动来配合。


这样一来,一家人有共同的看法,有共同的步调,家和万事成,这才是最正当的家庭教育,最美满的亲子关系。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孩子   婆说婆有理   公说公有理   目的   家道   多好   家庭教育   出息   子女   道理   身上   爸爸   不好   事情   父母   错误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