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随意跟孩子开玩笑,这4点必须要知道

小孩子很有自尊心的,也许他们还不知道自尊心是什么,但是能明白好话孬话,当你表示不欢迎的话说多了,孩子心里会潜意识认为你不和他亲了,时间长了就会有逆反心理,所以有时候逗孩子要有个度,不要在孩子心里埋下阴影。

前两天看一个视频,一个孩子连续好几天去姥姥家吃饭,一天刚到姥姥家,姥姥就说又来蹭饭了,然后这孩子就说什么都不去姥姥家了,非让她爸爸去超市买四样给姥姥送去,不买回来就不走。

视频评论区很多网友反应,像这种有意无意逗孩子的情况特别多:

@陌上烟雨心上尘:小孩子两岁的时候,上外婆家玩,一进门,外婆就说“来我家干嘛”,小孩子立马掉头就走。

@想念你:我女儿三岁时第一次去我哥家玩,和我弟的女儿一起(她差不多每个星期都会去我哥家)。要吃什么东西,我哥逗她说不给,说“你是谁呀,就要吃我家的东西”,我女儿不高兴了就往外走,我哥又说,“你走吧,不要进我家”。我女儿这下伤心了非拉着我回去,不要进他家,我哥对我说我女儿开不起玩笑,说我弟的女儿就随性大方。可我觉得我女儿一点错都没有,毕竟她和你也不熟。

@用户1234567890: 最讨厌跟小孩儿开恶意玩笑的人。以前怀老二的时候,那些对我儿子说“你妈妈有了弟弟妹妹就不要你了”的人真的讨厌,嘴欠就把嘴缝起来别说话,他一个屁点大的孩子哪里能听懂真话假话。

@Hd 3: 大人一句玩笑话很容易伤到孩子自尊,我小时候我妈带我去舅舅开的酒店吃东西,我舅舅当着很多人的面问我,付钱了没就吃。当时真的无地自容,后面就很讨厌这个舅舅了。


要知道,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被“逗”的孩子情绪是复杂的,有委屈和愤怒,害怕与无力,因为他并不知道长辈这么说为了“逗”他说的玩笑话。长辈们的“逗”小孩子的行为,把小孩子推向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会让孩子自尊心受损。

也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能教育小孩子,不能和小孩子开玩笑。每个小孩子的性格不一样,与大人们的相处方式也会不一样,什么事情能和小孩子开玩笑,什么事情不能和小孩子开玩笑,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事情。与小孩子的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去学习。

为人父母,我们应该学会更好地保护孩子。一旦发现这种语言暴力伤害到了孩子,一定要马上制止伤害,并安抚孩子的情绪,带孩子离开现场。

1.及时阻止对方的戏弄行为

不管对方是谁,如果借着逗孩子的由头戏弄孩子,家长就一定要出面阻止,绝不能因为面子而保持沉默或者不当回事儿,甚至帮腔。

要知道,最不可挽回的永远是孩子的成长。家长一定要果断且勇敢地来为孩子的安全感和对整个世界的信任感保驾护航。

2、礼貌地告诉对方,我的孩子不喜欢这样的玩笑

家长不一定非要简单粗暴地阻止别人冲着自己家孩子开玩笑,可以换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让对方意识到不能这样逗孩子。

比如可以对孩子说“叔叔其实是喜欢你才这样的,不过这样做让你不开心了是不是,那下次叔叔不这样了好不好?”既让孩子知道对方没有恶意,同时也让对方知道孩子不喜欢这样的逗弄方式,下次请不要这样了,此时识趣的大人一般都会转移话题,不在继续纠缠。

3、鼓励孩子勇敢地说“不”

家长们可以在平时告诉孩子,当别人的言行让自己感到不舒服时,可以勇敢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要求对方停止这样的戏弄。

当孩子“不按套路出牌”的时候,大人自然也会感到自讨没趣,不再继续了。

4、家长不要自己戏弄孩子

有些比较“活泼”的家长会经常和孩子开玩笑。比如走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躲起来。一般孩子都会默默而恐惧地四处张望,不敢出声甚至大声哭喊着寻找。

这样的玩笑对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相反地会让孩子觉得家长随时会消失,变得更加粘人和没有安全感。

声明:本站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孩子   都会   姥姥   自尊心   舅舅   小孩子   大人   玩笑   随意   家长   女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