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穴地貌-会东鲹鱼河

地处攀西大裂谷生态休闲旅游区腹地的会东县,隔金沙江和云南省巧家县、禄劝县相望。

金沙江-乌东德水库

据史料考证,早在秦时,会东即为邛都国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会东县,会东地区属之;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直至五代十国的后属时(公元907——965年),会东地区先后为“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和“大理国”等地方政权所割据;

明洪武年(公元1382年)改属四川布政司;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会东境内今松坪、淌塘两镇和溜姑乡及满银沟镇铁厂沟、黄坪等部分村社划归云南省东川府,其余地区属宁远府会理州所辖;民国元年,会东县原属会理县的西部地区改为洼乌分州,隶属四川会理州(今会理县);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会东县除划归云南省东川府辖地之外改为会理县第四区,现改为鲹鱼河镇。、嘎吉、铁柳、乌东德等镇,在一个叫河门口的小村庄注入金沙江。

会东县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


鲹鱼河是会东县的母亲河。鲹鱼河,古称玉虹河,是会东县境内第一条大河。它发源于会理县马宗乡马店梁子,全长93.8公里,集水面积1390平方公里,总落差1450米,由北向南在两岔河入境后,流经鲹鱼。

黪鱼河地质公园

会东县黪鱼河地质公园——奇石谷,位于县城东南,仅约30分钟车程。其南西侧为老君峰旅游景区,南侧为乌东德水电站,处于“乌东德一黪鱼河地质公园一老君峰”立体旅游精品线路的中间站。奇石谷景区位于黪鱼河大峡谷。峡谷长约3公里,峡谷最宽处约100米,最窄处仅20米。峡谷内,陡崖雄奇险峻,河滩奇石遍布,形成峡谷一线的绝美风光。

会东县鲹鱼河奇石谷内表层为白垩纪地层。基岩主要为砂岩,刻痕实验表明其硬度不高,可塑性较强;同时,基岩上发育有系列裂隙;并且基岩岩体体量较大,出露地表的厚度大,流水垂直向侵蚀空间广。质地较软的岩性,节理发育和出露厚度较大的基岩,为流水侵蚀塑造峡谷提供了地质基础。

其中,飚水崖瀑布至大河坝、鲹鱼河东岸表层有少量侏罗纪地层。整段岩层中,砂岩非常发育,厚度大,地貌上常形成陡崖,且砂岩、粉砂岩中常见交错层理、波状交错层纹、水平层理、水平层纹等。也就是说,因为奇石谷内特殊的砂岩,加上特殊的陡崖,河水急流中容易产生涡流。而涡流中携带的砾石便挖钻河床,并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经过长期磨蚀形成壶穴地貌。


砂岩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粒含量要大于50%。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

壶穴形成的主要作用力来自于由含砂、砾石和岩石碎片等底质的垂直水流对河床基岩的冲刷由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在不渗漏的基岩表面高速旋转、腐蚀、磨损等过程形成的近圆形凹坑,


当大量的壶穴群发育到后期,在强烈的流水冲击 和砾石磨蚀作用下,壶穴拓宽加深,侧壁断裂,一系列 壶穴垮塌贯通,形成河谷。已有研究表明,壶穴将要 贯通时,岩体的整体力学强度大大降低,此时极容易 在短时间内贯通形成破碎圆弧谷壁的雕岩谷。壶穴相互贯通后,流水携带沙砾继续风化磨蚀河 谷壁,最终使其趋于平滑。贯通后壶穴残留组合成圆 弧状曲面,形态多变、蜿蜒曲折,极具美学价值。

经千万年的自然造化,凹凸变化,千奇百怪,令人目不暇接。有的高不可攀,有的深不可测,大大小小,深深浅浅,形状各异,姿态万千。是一种独特的流水侵蚀地貌,可以 称之为“壶穴型河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会东   东德   会东县   会理县   基岩   陡崖   砾石   砂岩   地貌   峡谷   公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