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今年无地


很多人知道绿地是因为绿地的房子。

很多人知道绿地是因为绿地的高楼。

也许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绿地比较贴切:

高楼,绿地造!

根据绿地集团的官网介绍:


成立30年至今,绿地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以房地产、基建、金融“三驾马车”为核心引擎的综合经营格局,并实施资本化、公众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发展业务遍及全球五大洲五十多个国家,连续十一年入围《财富》全球企业500强,2022年位列第125位。

也就是说:

绿地既是房地产开放商,也是基础设施建筑商。

要知道,投资是三驾马车之一,其中基建、房地产开发占的比重又特别大。

所以,过去二十年来,绿地集团享受到了国家高速发展、大开发的红利。

不过,由于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业进入冬天,绿地集团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2022年1-9月份,绿地集团:

营收3057.77亿元,同比减少28.35%;

净利润69.48亿元,同比减少37.77%。

截至2022年9月底,绿地集团:

总资产1.35万亿元。

总负债1.18万亿。

资产负债率87.39%。

已非常之高。

自2022年以来,绿地的账面资金持续下降,到9月底,已比2021年减少了200多亿的资金。

由于销售持续下滑,且流动性一直未能恢复,绿地债券再度爆雷。

10月31日,绿地宣布拟对旗下9只美元债、总规模33亿美元,申请展期。

也就是说,到期的债务无力偿还,需要往后延期。

面对债务危机,绿地采取的应对举措。

一是大力甩卖资产。

绿地拟定了一份资产处置计划,未来三年计划出售约2000亿元资产,包括自持商业、办公楼和酒店等,每年安排转让约500-700亿元资产。

二是收缩房地产业务。

怎么收缩呢?

就是少拿地。

其实对于房地产企业当下陷入一个两难选择。

继续拿地。

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可能挺不过当下。

放弃拿地。

没有土地的开发商,就等于放弃了未来。

是选择放弃未来,还是选择挺过当下。

很明显,活下来要紧,毕竟活不下来就肯定没有明天了。

绿地选择了放弃未来,挺过当下。

今年到目前为止,绿地没有拿一块地。

要知道,绿地可是全国前十的房企。

更重要的是,今年大部分时间里,绿地的大本营上海楼市还是具有较高的热度。

上海也相继拍了许多地块。

上海2022年前三轮集中土拍共成交109宗地,上海最大的房企,还有国资成分的绿地竟然一块地都没有参与。

看样子,绿地真的很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绿地   基建   马车   上海   资产   未来   集团   国家   全球   房地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