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优势被看见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孩子“扑面而来的是孩子叛逆期、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针对这些问题,莉.沃特斯(Lea Waters)在其书《让孩子的优势被看见》中从特有的视角,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希望从家庭教育方面能给人们带来独特的启发。

换种思路去教育孩子,从关注缺点、改正缺点到正视技能、能力、兴趣、特点或天赋,让孩子和家庭更积极、幸福


《让孩子的优势被看见》

作者:莉.沃特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01 发现优势

有感于书中尼克自行车总是乱放的故事,曾几何时,现实中孩子玩具随处乱丢、家长群内老师责备某某同学语文大册没带.....,顿时浮现脑海,为什么我们擅长注意孩子做错了什么。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趋利避害的本能,由此在生活或教育孩子中不自觉的养成了相应的负面机制。当然了,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关注负面也是人之常情。

选择性关注

在生活中,我们要意识大脑的边际效应可能对于同一件事情上只选择性关注到缺点,而忽略了优点,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对这种选择性进行引导。

负面偏见

负面偏见可谓随处可见,贫富对立、地域攻击、种族主义等等,其实负面偏见的背后是优胜劣汰的进化法则,它让我们免于受伤害。想象一下我们的先辈,他们被那些他们未能及时察觉到捕食者追得精疲力竭,被扑杀、被顶伤、被毒物蛰到、被咬到、或者干脆被赶尽杀绝,所以人对负面的机制是根植于基因,负面偏见是根深蒂固的。

在育儿方面,负面偏见的消极影响在于我们只看到孩子的消极行为,看不到他们的积极行为,他让我们无法全面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能力,只看到很有限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现实中,我们攀比学区、重点班、各科成绩,却忽略了孩子还是不错的小画家。这并不是说要乐观就能成功。我们的偏见确实扭曲了现实,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还原现实:每个人都有优势,也有劣势。但优势往往被匆匆略过,以至于我们没能好好利用它去获得更大的成功。

投射

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很容易看见别人身上的缺点,但我们很容易忽略自己的缺点,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当我们看到别人出现我们厌恶的品质时,愤怒、暴躁、焦虑等随之出现,我们认为是在帮助孩子或家人,但真正的原因是,我们不愿意这面镜子,投射出(丑陋的)自我。

当然投射也可能会导致我们企图把自己的优点(或期望的优点)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如场外指导性父母",“舞台型父母”等总在无情地逼迫孩子提高表现力。

二元对立思维

二元对立思维认为非此即彼,认为优势和劣势是两个对立的极端。这种思维让家庭之间、亲子之间高度对立,战火一触即发,严重的例子是人间惨剧的发生。我家孩子的练字刚学不到一年,进步非常明显,自己也很享受这种坚持的过程,我还从”指导“他练字的过程中纠正了两个倒笔画。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他的坚持、成长,甚至自己用练字来对比其它方面的劣势来鼓励自己。

培养优势

优势可以是某种具体的才能,比如会算术、会画画、会弹奏乐器,也可以是一个孩子表现出的积极的个性特征。当然并不是每个优势在成长中都非常明显,大部分认为优势是天生的,但大脑是变还是不变,反复练习才是关键。

优势发展公式:优势发展=能力*努力

4种关键的优势培养策略

思维模式管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包括对自己的思考和看待自己智力、才干、技能、性格、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发现了两种思维模式:成长性和固定性。一个拥有成长性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自己所有的品质均可以改变,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则认为自己的个性等是固定不变的。

面对同一件事你我的思维模式可能截然相反,孩子亦然。两种思维模式创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世界,贯穿人的一生。如果你是固定型思维模式,那很可能你的孩子也是。可以肯定的是,你的思维模式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孩子,如研究表明,父母如何看待失败(例如,失败是好事和学习的机会,还是坏事)会影响到孩子对才智的认识是固定思维模式,还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树立榜样

如果孩子在展现出优势的领域毫无优势,那该怎么办呢?可以让他多接触那些有益于他发展的人或环境:热爱艺术的孩子可以多逛博物馆或画廊,让他研究著名艺术家的作品,解读这些作品,思考什么样的性格优势有助于这些艺术家展现自己的才能。

搭建“从优势出发”的脚手架

搭建脚手架,提供一个支持孩子成长的结构,直到他们可以将其转化并运用这一内化过程实现自立。脚手架的形式可能是洞察力、策略、建议、技巧、表格、计划、规则、提醒、鼓励,以及其他父母能做的、帮助孩子成长为独立、有成就的成年人的形式。

针对“最近发展区”的练习

培养孩子成长优势的过程中,针对最近正在发展的某一阶段制定专门的课程或计划进行练习,并逐步提高挑战难度。这一过程需要适度,并需要信任和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优势   脚手架   选择性   劣势   偏见   对立   负面   缺点   父母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