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啥逐渐被移出教科书?其被批不是文学家,原因有三

提到语文课,我们总是绕不开鲁迅。试问谁小的时候没有被鲁迅“弃医从文”的精神给感染过,知道了这个世界上原来还有一种病是医学根本救治不了的,那就是愚昧。而又有多少人曾效仿过鲁迅,在桌角刻下一个深深的“早”字呢?

可以说,在教科书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鲁迅早已成为了一种精神符号,融入到了很多人的生命中。可是近些年来,我们却总听见教科书传出要移除部分鲁迅文章的消息,甚至有人批驳鲁迅根本算不上是文学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究其原因其实有三方面。

鲁迅文字的力量

鲁迅这个名字,相信对于很多人而言都再熟悉不过了,作为一位大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的文字曾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为多少迷茫的人照亮了前行的路。可以说,他的文字好似一把利刃,劈开了封建愚昧构建起来的遮羞布,把人性的丑恶面赤裸裸的曝光在蓝天白云下,让每个人都由此产生了反思。

这就是鲁迅的力量,而也正是因为这份力量太过震撼人心,鲁迅生活的年岁又并不太平,他总会面临不少人的威胁,促使他多次颠沛流离。虽然鲁迅靠着极强的影响力多次脱险,但对于他的身心,对于他的家人,都还是产生了很多不好的影响。

可即便如此,鲁迅也始终没有停下振臂高呼的步伐。作为一名洞察人心的思想家,他当然知道怎样做才可以保全自己,让自己生活得更加安定、优渥。可是他没有那么做,因为如果一味的寻求安稳,他也不会弃医从文了,他要做的事就是觉醒,让文字觉醒,让自己觉醒,让身边的人也都被带动着觉醒起来。

这份思想放在儒家,可以看做是为了百姓疾苦而奔走呐喊的孟轲;放在墨家可以看做是批驳儒家伪善,表示要突破阶级,为百姓而呼喊的墨翟……所以我们的教科书里从来不会少了鲁迅的文章,因为这份觉醒的力量太强大了,即便是和平的当下,也能启示着我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对真理的追寻,对自由、民主、平等等思想的坚守。

鲁迅文章被删了么

但奇怪的是,如今翻开语文课本,鲁迅的文章确实肉眼可见的少了许多。还记得我们当初每个学期的课本上几乎都有一篇鲁迅,还有不少要求背诵的片段,可是如今鲁迅的文章三三两两的散落在中小学的课文中,就连要求的背诵也几乎不见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有人指出,这其实是顺应当下减负的大方向。毕竟回想当年,我们在看鲁迅的文章时还是有很多时候会觉得晦涩难懂的,而且大段大段的背诵也确实折磨了许多人。后来就有人反馈了这个问题,于是课文中的鲁迅篇幅就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但是又有人不乐意了,说鲁迅的文章意义非凡,不仅能启迪心智,配合历史教材也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近现代史,倒也不必这么一删了之。对此教育部也作出了回应,说这也不是删除,只是把鲁迅的文章从之前的必修必备变为了选修选备。这样也更方便孩子们去理解文章中的深意,而不是被之前的死记硬背耽搁的只知其文,不知其意。

此外,大部分鲁迅的文章会放在高中教材里,这样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也足够了,更能共情于文字中的内容,引发心灵深处的激荡。这样鲁迅的文章也才能在这个时代更好地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鲁迅文章删掉的原因

但是除了上面提到的减负原因,鲁迅文章减少还有两个不得不谈的原因。

首先就是鲁迅的文章是有很强的时代性的,他对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振聋发聩的,因为当时的人们身在局中,更能体会文字中的情境;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关键点在于当时愚昧的人确实是太多了,如今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大家的文化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有了父母辈的言传身教,有些话其实不必再借鲁迅之口言说出来。

当然,还有最后一点原因在于鲁迅生活的时候也才刚刚推行白话文,虽然他的文字已经是尽量的通俗易懂的,但有些遣词造句还是有点偏古的,这对于当下的孩子而言看个一篇两篇还可以,看得多了就容易生出抵触情绪了。毕竟人们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往往就是这样,当有30%的不理解时还能接受,但当超过了30%,就会因为难以理解而直接抗拒,这样也就没了学习的动力。

而第三点原因就是部分专家表示,鲁迅其实算不得真正的文学家,更多的算是一个批判家与革命家。这样的文字类似于武器,攻击性太强,失去了文字的优美。显然,第三条的言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文学家从来不是可以被定义的,文字方面的内容向来是定性而不是定量,你的所有标准条框只能属于你的解读,不能作为判断是否的唯一标准。

而且若鲁迅称不得文学家,就只有那些附庸风雅,咬文嚼字的学究算吗?显然不是,因为文字若只追求优美而不追求实际作用,那它根本推动不了文明的发展,只能作为文明的附庸。那这个时候就会形成一个悖论,即没有文字来启迪心智,文明又如何发展呢?所以对于这个第三点,大家听听也就算了,根本不足以参考。

后记

如今我们还是很适合多读一读鲁迅的,因为不管什么时候,一辈新人唤旧人,每一代人的思想都是需要有人来觉醒的。这个人可能是你的老师、朋友、家人,抑或是书上的某一个人,我们无法确定到底谁能带来那份觉醒的力量,但这个觉醒的任务总需要有人来做的。而鲁迅就是教科书上最好的觉醒导师,他能很好的弥补觉醒力量在现实中的缺位,这样即使孩子们不在现实中觉醒,也能在他的文字里感受到生活的力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鲁迅   优渥   文学家   儒家   原因   愚昧   教科书   确实   力量   文字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