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昌乐农村采风-三访乔官镇方南刘

压题图片

旧作:昌乐农村采风--三访乔官镇方南刘

山东昌乐刘福新

在前篇博文《方山南部余脉(春日方山游之一)》中,我曾在 图片4的注脚 里说:“山下的村庄我大致知道,但具体到哪一个村庄,我就分不清了,反正这一带的村庄我都去过,方南刘,我曾两次采访,一次是2007年编撰《昌乐一中70年》,另一次是回家祭祖,二儿子驾车从方南刘绕行。山唐村好几门亲戚,老姑、少姑都有。上庄有个老姑,小时候年年走亲。夏家庄子更熟悉,就连晚上看电影也去过不少。这一带我为何格外感兴趣?因为“故乡的小溪”——“马沟”就流经这一带。关于马沟,它带给我的欢乐太多了,走进文学之旅的第一篇文章《故乡的小溪》就是写的方山西麓这一带了。我这人从小就很执著,想寻找“故乡小溪”——“马沟”的源头,曾几次耽误了回家吃饭,但却没能寻到。 从地形地物,特别是村东北角的一个独立院落看,这个村庄是方南刘。”

3月6日我利用昌乐旗袍分会春游的机会,第三次造访了这个与我有着血缘关系的村庄——方南刘。

时间不长(也不可能长,大家都等着我),从3月6日的9点31分到10点08分,也就37分钟,但时间已经够长的了。待到刘经理的车到方南刘村中接,我不免有点儿惭愧——虽说我这些都属于公益事业,但毕竟是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呀!

此次在方南刘采访,内容格外丰富,遇到了几位男性族人,基本上是我的长辈,遇到了几位女性族人,都渗透出温柔的素质,绝对不像我接触的其它姓氏的女性。多说无益,这就足够了……


1、下山后的路线基本上是朝西。过了那一条环山路,看到了路南一排大棚,我走了进去,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个养牛场。


2、与养牛场攀谈起来,他是我们营陵黄村刘氏家族(今天俗称“于留刘”)第24世,是我的祖辈(我是26世)。



3、方南刘是我们刘氏家族所居地,实话实说,不如我们小埠前村的人旺。凡是“人旺”的村庄,辈分低。这个很普通的民俗大家应该都知道吧?



4、我与这位24世的长辈合影。我设置了“自拍 10秒 遥控”。


5、看到了一位拉着玉米秸的老人。


6

7


8、当我一说我是小埠前的人,他立即告诉我,“我与你庄里刘同信一辈。”是我刘氏家族23世,我的曾祖父辈。我还得知,这位长辈是养牛场场长的父亲。



9




10



11、我已经抵达庄东头了。


12


13、方南刘东北角这一个独立宅院可以作为方南刘村的主要坐标。




14、这是方南刘最北边的一条东西街道。农村俗称的“后街”。



15




16、看,我们刘氏家族的姑娘多温柔!


17、本想用这幅做压题图片,上传了两次,怎么也不显示。




18、这位族人女子抱着的是她姐姐家的孩子。这位族人还是姑娘。



19




20、到了村里,我才发现,南北街道直接对着方山主峰。要不怎么称之为“方南刘”呢?




21




22




23、一口老屋。




24、喜鹊成群。我随便朝空中一拍。




25




26、这位族人告诉我,他是25世。我说,我叫你叔。



27




28




29、这一家对联贴对了。




30、这一家的对联贴反了。




31




32




33、




34、这一家的对联虽然只有一半,但我知道,也贴反了。末字“高”是平声字,是下联。




35


36、方南刘的土质还不错!




37




38




39




40


41、我早就知道,这一带信奉基督教的不少。不过,对联也贴倒了。





42、我的手机响起来,车下山接我了。





43、这一位族人也是25世。




44




45、车过来接我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庄里   方山   旧作   族人   对联   小溪   长辈   村庄   故乡   家族   农村   时间   昌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