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虚荣的人,朋友圈很容易看出来

罗翔老师曾说:“虚荣”,是一种很有趣的存在。

为什么有趣呢?

因为人人都有“虚荣心”,这是生物为了存活的本能,更何况人是政治动物,自然希望自己比别人更好。

而且,“虚荣”,不一定就是一件坏事。

当一个人没有了虚荣心,相当于失去了向上的动力,一箪食、一瓢饮就能满足的时候,不会有那么多人继续奋斗。

可是,为什么在谈及虚荣时,人人都觉得“虚荣”是坏事呢?

并非是虚荣本身所导致的,而是有些过了度的虚荣,真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时,便是一件坏事。

换句话说,因为虚荣而追求更好的生活,凭借努力过上想要的生活不是虚荣。

但是,当一个人在虚荣中迷失了自己,因为“虚荣”而掏空家底,甚至借钱给自己“贴金”时。

生活被影响,“虚荣心”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可以说,有些人的“虚荣”,是自己上进的助力;有些人的虚荣,是自己生活的阻力。

要分清两者其实并不难,因为内心太过虚荣的人,才会在朋友圈有这些表现,仔细观察,很容易看出他们的“过分虚荣”。


1.评论时,见不得别人好

著名主持人康辉,曾为宣传公益活动,拍摄了一段视频,视频中,自家猫咪入镜。

没想到,如此温暖的视频,下方却有很多网友评论道:“真自私,养猫都不养孩子,也不知道你父母怎么教的。”

甚至有人说:“不生孩子的人生就是不完美的,过得再好有什么用”。

因为这些评论,想起曾经钟南山儿子遇到的一件事,钟南山的儿子钟帏德,也是国家百千万级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如此优秀的人才,却仅仅因为带了一条几千块的爱马仕皮带被群嘲,很多人不屑地说:“不认为一个带爱马仕的人能安分。”

好像生活中总有人是这样,见不得别人好,看到优秀的人,就喜欢随意贬低、妄议,完全忽略对方的优秀。

别人在朋友圈分享旅游心得,他们说别人爱炫耀;

别人在朋友圈分享生活,他们说别人太装;

别人在朋友圈发伴侣合照,他们说别人秀恩爱。

总是看不起别人,靠打压别人的方式抬高自己的人,往往有一颗被虚荣占据的内心,导致自己见不得别人好。

这不是别人有问题,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却对生活无能为力,所以只能追求自我欺骗式的满足。


2.分享生活,目的是炫耀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虚荣”有一种认知误区。

好比有人觉得,当一个人把奢侈品包包挂在朋友圈时,就是虚荣;当一个人旅游也要发朋友圈时,就是虚荣。

但其实,倘若一个人的日常就是背着自己挣钱买下的奢侈品包包,一个人的喜好就是收集各种旅游风景,这便不是炫耀,只是在分享。

与之不同的,是那些以“炫耀”为目的地分享,尤其是哪怕打肿脸,也要充胖子的变味“分享”。

如同当初闹得沸沸扬扬的“上海名媛群拼单”事件。

一群“假名媛”们,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凸显自己的经济实力,靠拼单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人设,只是为了看起来更像有钱人。

她们会合租一款奢侈品包,之后分别打卡拍照;会合购一条昂贵丝袜,之后轮流穿着出门见人。

甚至连酒店,都需要几个人拼单定下,只是为了拍一张有logo的照片。

发到朋友圈以及各个社交平台的时候,她们假意“随手分享”,但其实背后藏了太多的虚假,所反映的也是无度的虚荣。

虚荣心的强弱,就能从中看出来。

一个虚荣有度的人,靠自己的能力去过想要的生活;只有虚荣无度的人,才会用假象编造出想要的生活。

她们骗的并非是别人,而是自己。


  1. 360公司曾经针对年轻人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惊讶——在借贷市场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高达49.3%。

30岁这个年纪,大多数人生活刚刚步入正轨,借贷能力明显不足,可还是有人开始“借钱”。

借的目的是什么呢?

有人的确是为了资金周转,但更多的人也许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殊不知强撑起来的虚荣,只会逐渐掏空一个人。

如今的很多人,太容易学会虚荣,太难学会自爱。

所有才有那么多的人生活,在从走出校园之后,逐渐走向了下坡路,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管不好自己的虚荣。

余生,愿我们都能管好虚荣,在虚荣中成就自己,而不是让虚荣中逐渐荒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名媛   虚荣   朋友圈   虚荣心   奢侈品   坏事   内心   能力   优秀   旅游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