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执”的张训照:发展背后的“慢生长”

“很多人劝我用国外的洋猪与徒河黑猪杂交,说是生产速度快了,效益就更高了。”说着,张训照摇了摇头。

(蔡勇摄)

11月11日,山东省徒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徒河食品公司)创始人张训照,说起了自己与徒河黑猪这17年的“缘分”。

从偶然发现这一古老物种,到毅然辞去公职变成“猪倌”,他凭一腔热血的“固执”,将这一濒危品种培育成家喻户晓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打造成为了集保种、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光阴荏苒。如今,面对养猪市场的快速“洗牌”,张训照表示,将纯正、健康的徒河黑猪肉送上人们的餐桌,自己初心不移,“固执”难改。

这种猪肉,有“肉滋味”

“那顿猪肉,有‘肉滋味’。”张训照感慨:2006年的某一天,作为县直部门机关干部下乡时,在济阳县小王家村吃到的一顿猪肉,味道纯正鲜香、肉质筋道,瞬间唤醒了自己的童年记忆。仔细询问,得知这是本村一位老人家养的黑猪,是当地群众在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饲养条件和饲养习惯下,长期择优选育而成的品种,有4000多年的养殖历史。

徒河黑猪古代称“骇猪”,相传四千二百年前,大禹治水疏九河来到齐地(今济南市济阳区境内),看到漯河下游(今徒骇河)两岸森林密布、野猪出没,时有民夫被伤的情况,遂率众徒捉骇猪而食之。在大禹王的行动感召下,两岸百姓纷纷“捉猪食肉”。日久天长,骇猪不骇,猎食之外多余的骇猪经过长期的存栏家养,野性退化成为家猪。因其全身毛黑如炭,人们便称“骇猪”为“黑猪”,后因地域之别称“徒河黑猪”。

这是本地人张训照与当地古老猪种——徒河黑猪的真正“相识”。“虽然黑猪肉质香,但生长速度奇慢,经济效益不高,养殖户已经少之又少。”20世纪60、70年代,大批生长速度快、个体大的国外品种猪涌入中国,徒河流域的农户逐渐放弃了饲养徒河黑猪,追求养殖国外品种猪,徒河黑猪濒临灭绝。

黑猪肉的鲜香还残留于口中,张训照当即决定,他要去寻找、保护这一濒危的本地古老优质品种。

从“当官”到“猪倌”,寻“

“公职人员辞职养猪。”在周围不少人看来,张训照的所作所为简直“离谱”,而他的“寻猪”之路也充满艰辛。

(蔡勇摄)

张训照回忆,当时在徒河两岸村子里他花费近40万元,购买下103头黑毛猪,可当地老人见了直摇头,“没有一头是纯种徒河黑猪。”他只得低价将这些猪贱卖,徒河黑猪寻种陷入了迷茫。

苦恼之际,张训照得知山东省农科院的著名专家李森泉研究员对研究徒河黑猪颇有兴趣,便辗转取得了联系。二人一拍即合,根据当地民谣“大黑猪,黄瓜嘴,耳朵垂,爱玩水,莲花头,屁股丑,背如刀刃身子扭。”形容的体貌特征,在徒河沿岸再次逐村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数月,走访20多个乡镇、50多名养殖户后,张训照收购到了81头类似徒河黑猪的种猪,经过DNA鉴别,其中30头为纯种徒河黑猪。

觅得了纯正的徒河黑种猪,兴奋的张训照还不知道,这只是漫漫育种、开发之路的开端。同年,他创办徒河食品公司,并成立徒河黑猪研究所,邀请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张伟力、邓先余等前来“助阵”。

“为优生优育,我们将30头徒河黑猪分为4个血系,进行配种。”张训照说,为了降低幼猪病死率,他们还购买了纯种东北民猪、莱芜黑猪等进行杂交育种。

30到70000,发展背后的“慢生长”

2007年,张训照筹集投资300万元,把济阳境内一个40亩的废弃养鸡场改造成养殖基地,专门养殖徒河黑猪。“要让徒河黑猪长得更好,除了在它们适应的环境养殖,还要遵循它们原本的生活习性。”张训照说,黑猪喜爱运动,便专门为他们设计了跨栏、玩球、游泳等运动项目,这样一来,既提高了黑猪自身的免疫力,又保证了猪肉的瘦肉率,使得徒河黑猪肌肉纤维更加纤细,肉质更鲜美。

“训练黑猪?”张训照的所作所为又一次在周围人眼里成了“怪事”。但让人不解的不止于此——基地里的徒河黑猪,吃的是运用“啤酒发酵技术”生产的饲料,长出的是大理石花纹的猪肉;睡的是按照一定比例,铺上秸秆、锯末、稻壳等组成的“席梦思”,一年四季温度适宜;采用“中药防控技术”预防疾病,党参、黄芪、大青叶等40多种中药材应有尽有;外运屠宰地时有参考照国外运输车专门改造设计的“健康旅行车”,全密封设计,内设无动力风机、排风扇、自动饮水嘴等。

“把每头黑猪当成孩子来养。”张训照说,就连屠宰时,黑猪也能享受“安乐死”。让猪在屠宰场静养24小时,头顶是手绘的“蓝天白云”,脚底是“绿叶红花”,四周是“树木成林”,饿了则能舔食地面上的白糖。“在这种环境下,能防止黑猪应激反应引起身体变化、影响肉质。”

旁人的看法在“固执”的张训照眼中已不再重要,从养殖、屠宰直至餐桌的每一步,他都给出让猪肉健康美味的“最优解”。渐渐地,越来越多人认可他的生态健康养殖理念同时,他也先后获得了养猪领域多项国家专利。“南京一家企业看中了我们的‘健康旅行车’技术,目前已经投产,很快就能上市。”张训照说。

尽管徒河黑猪始终坚持着一年多才出栏的“慢生长”方式,但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张,徒河黑猪存栏量最多时达到了70000余头,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喜爱的高端健康猪肉品牌。先后获得了国家金猪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业部有机食品认证品牌、第十一届全运会指定肉品等荣誉,并获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建项目等。

联农带农,开辟助力乡村振兴新“赛道”

在张训照看来,养殖徒河黑猪这件事一头系着我国古老濒危物种,一头事关百姓餐桌上的安全,二者皆为使命。在新的时代,作为企业的“掌舵人”不能安于现状,要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东风积极“求变图强”。

(蔡勇摄)

“一方面,与政府和农户合作,用好联农带农机制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村民增收、共同致富;另一方面,朝着预制菜方向‘进军’,为光大徒河黑猪开辟新的‘赛道’。”张训照向记者铿锵有力地说出了他的打算。

“现在,我们已经与60多家农户达成合作协议,并考察了养殖条件,预制菜的加工场地已规划完毕,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对于过程中的任何困难,他将继续“固执”,一如十几年前。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周桐 通讯员 秦廷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济阳   固执   猪倌   生长   种猪   肉质   纯种   农户   纯正   猪肉   餐桌   品种   国外   食品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