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学军: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田学军(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产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讲好这些故事,不仅有利于塑造中国形象,也是确保“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有力保障。

  在人类文明史上,丝绸之路熠熠夺目。丝绸之路不仅是通商易货人员往来之道,更是知识传播文明互鉴之路。教育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发挥了夯基垒台、铺路筑桥的积极作用,为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教育部发布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以来,我国与共建国家的教育互联互通水平稳步提升,机制化的教育交流合作有序推进,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形成了双边区域多边相结合的立体式推进格局。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实现了双轮驱动,我国成为共建国家优秀青年向往的留学目的地。我们在共建国家建设了23个“鲁班工坊”,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产学研合作方兴未艾,地方和高校搭建的各类“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平台如愈后春笋蓬勃兴起,成为各国之间民心相通的纽带。同道而相益,同心而共济。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惠及人民、感动人心、彰显人文的动人故事。

  我们播散友谊的种子。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宣布设立的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为“一带一路”广大发展中国家培育高端人才,现已有159名硕士和博士毕业学成归国,遍布近50个国家。

  我们孕育合作的希望。西安交通大学牵头成立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来自37个共建国家的160余所高校加入,围绕能源、化工、全球健康、法律、遗产保护等诸多方向开展科研合作,提升共建国家科学技术水平。

  我们夯实发展的基础。埃及“鲁班工坊”培养了大量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新能源运用技术等专业人才,并且助力埃及首次实现中高职贯通发展;在卢旺达,浙江省高校支持建设的“鲁班工坊”,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鲁班工坊”已经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技术驿站,促进中外民心相通的友谊之桥。

  党的二十大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明确部署,我们将实施更高水平的教育互联互通,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更高效率的共商共建共享机制,助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走深走实开花结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不断取得新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双轮   卢旺达   联合国大会   埃及   人才   教育部   友谊   丝绸之路   民心   总书记   人才培养   助力   智力   科研   故事   国家   田学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