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进3球被判无效?一图看懂越位判罚

11月22日晚,沙特队2:1逆转阿根廷队,成为本届世界杯第一个大爆冷的比赛。事实上,阿根廷在这场比赛总共进了4个球,除了开场没多久的一个进球以外,剩下三个都因越位而被判无效。


对足球比赛来说,“越位”是至关重要的规则,却有着复杂的判断标准,它可以成为一场比赛的逆转,经常让新球迷一脸迷惑,老球迷争议不断。


那么,究竟什么是越位?场上的裁判又如何在转眼即逝的瞬间,快速、准确地识别越位呢?


| Paella 图 | 四象设计部



早在1874年,“越位”就作为一项核心规则被写入《足球比赛规则》。


在这项规则被设立之前,观众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进攻方球员大部分都聚集在对方门前,准备球射门,比赛的看点主要集中在球门前,很少有精彩的配合。


为了提升比赛观赏性,越位规则诞生了,它对进攻方接球队员允许站到的位置作出了严格限制。


总的来说,判罚越位需要同时满足4个条件:

1、处于对方半场;

2、进攻球员出球瞬间,接球球员比包含对方门将在内的倒数第二名防守球员距离底线更近;

3、该球员比球距离底线更近;

4、该球员参与进攻行为或试图干扰防守;


只要有一个条件不满足,越位就不成立。球门球、边线球、角球不在判罚范围内。


越位规则的复杂,给予了球员利用规则的空间。比如,“造越位”是一种防守战术,即故意利用越位位置使对方犯规,进球无效。


而“反越位”则是针对造越位的反制战术,即利用防守方制造越位的空当,攻方突然把球传向异侧,由埋伏在第二线的队员突然插上控球突破。


如同套娃一般的套路和反套路,通常只发生在一瞬间,不仅需要球员有对场上局势和时机的敏锐判断力,裁判更是需要尺子一般的观察力,在极短时间内处理极大信息量。


然而人眼能够接收的信息毕竟有限,在电子眼还没有普及的时代,为了保证判罚的公正和准确性,通常需要主裁判和助理裁判员(边裁)同时对场上情况进行观察。


离场内最近的助理裁判员会首先做出判断,并通过举旗的方式向主裁判示意,主裁判看到越位旗示后,若认为不应判罚时,会回以简明的信号。


随着技术进步,球场上的判罚逐渐不再依赖肉眼。本届卡塔尔世界杯,不差钱的主办方就首次应用了“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


它在球场周围安置了12个鹰眼摄像头,全方位无死角监控场内的一切动作。


AI追踪器捕捉球员身上29个与判罚相关的点位,同时在球内部安置芯片,追踪其移动轨迹,可以在0.5秒内判断是否发生越位。


最后,这些信息会被发送到视频助理裁判员处进行检查,并作出最终判罚。


阿根廷队就成为了“半自动越位识别系统”精确性的检验者。据统计,阿根廷队在对阵沙特队的比赛上半时共有7次越位,超过了该队伍在上届世界杯上越位的总和。


而在阿根廷被吹掉的3个进球中,有2个都是“厘米级”的越位:


22分钟,梅西在中路单刀推射破门时,向前探出了半个身子,被判罚无效。


又过了5分钟,劳塔罗禁区中路挑射破门,而这次仅仅越位了一个肩膀的位置,被系统自动判定越位。


不仅如此,系统还将越位瞬间生成3D视频展示给现场和转播观众,精准的划线让一切争论都显得很苍白。


一些肉眼难以判断的毫厘之差,如果放到没有精确识别技术的时代,故事的结局可能就会被改写。


这也成为了一些球迷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科技提升了判罚的速度和准确性,使误判和漏判成为历史。


也有人认为,越位规则的设立本是为了增加球赛的观赏性,但过于精确的识别技术,会导致球员不再敢做一些冒险的进攻,比赛也会因此变得机械而无趣,属于反其道而行之。


你对此是如何思考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阿根廷   主裁   裁判员   球员   观赏性   世界杯   场上   球迷   瞬间   规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