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王李瑁:老婆被抢、亲妈早逝,试问谁比我更惨?

公元737年,52岁的唐玄宗,看中20多岁的儿媳杨玉环。唐玄宗召见儿子,说:“朕想要娶你的妻子,再给你重新找一个,你可愿意?”寿王李瑁张了张嘴,想拒绝,又没有那个胆量,只好看着父亲抢走了自己的妻子...

天底下,能被亲生父亲抢走爱妻的男人,恐怕只有李瑁一个吧?千百年来,世人始终关切着玄宗与杨妃,而被父亲、妻子双双背叛的李瑁却鲜有人提起。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寿王府里张灯结彩,李瑁即将迎娶右郎将军韦昭训的女儿韦氏,这是父亲李隆基安排的姻缘,为显重视李隆基驾临并主持了婚礼。

几乎在同一时间,杨玉环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李隆基的后宫,封为贵妃。

李隆基赐婚李瑁的这番操作,无论如何都像是安抚和补偿,夺走了儿媳,又塞给儿子一颗甜枣而已。

在李隆基看来这或许是等价交换,可对于七尺男儿李瑁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羞辱呢?一代帝王什么女人得不到,为何偏偏抢走儿子这一个呢?

离散的父子情

李瑁,是李隆基的第十八个儿子,生母是武惠妃。

早在李隆基登基之前,武氏就已经在府中陪伴了,虽然武氏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当年李家荡平武则天势力时,武氏尚且年幼,侥幸逃生。

李隆基从未因为武氏的身份而薄待她,两人感情和睦、恩爱有加。

公元712年,李隆基继位后,武氏也晋封妃嫔,常居宫中。武氏不愧为武家后人,血液里流淌着对权力的欲望。入宫后,她凭借不俗的容貌和过人的心机,一步步爬上了惠妃的位置。

武惠妃接连生育了两个皇子、一个公主,却都不幸夭折,李瑁的出生无疑是一针强心剂,有了这个儿子,武惠妃就可以母凭子归、永保富贵。

然而,武惠妃万万没料到,李隆基在这时搞了一次头脑风暴,因为害怕李瑁再夭折,他大手一挥把儿子送去给哥哥宁王李宪代养了。

皇帝的儿子不好养,宁王与王妃几乎耗尽全部精力看护李瑁,生怕他在宁王府出差错,不好向李隆基交代。

整整十年,李瑁都在宁王府度过,王妃既是养母又是奶妈。仗着母亲武惠妃得宠,李瑁9岁就被封为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风光无限

然而,李瑁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第一次写字,这样珍贵的成长经历,父亲李隆基都是缺席的。在李瑁心中,伯父李宪甚至要比父亲更亲近。

直到开元三年(公元725年),李瑁才被封为寿王,接回宫里。

此后近13年时间,应该是李瑁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身处皇宫之中生活优渥,母亲武惠妃正得宠,整个皇宫都对他毕恭毕敬。

李瑁又是一表人才,鲜衣怒马正当少年。每每出游,多少大唐少女都投来倾慕的眼光。

只可惜,母亲武惠妃只给了李瑁13年的亲子时光,公元737年武慧妃离世,李瑁的人生急剧转弯,杨玉环的命运也因此改写!

短暂的夫妻情

公元734年,咸宜公主风光出嫁,此时的她恐怕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成为父亲、弟弟的大媒人。

咸宜公主是李隆基的第二十九女,与李瑁是同胞姐弟。大婚当天,整个洛阳城的贵族女眷都盛装出席,作为伴娘的杨玉环因为容貌倾城备受关注。

杨玉环出身官宦世家,高祖父杨汪曾经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朝初年死于李世民刀下。

杨玉环10岁那年,父亲杨玄琰去世,她被迫寄养在三叔杨玄璬家里。

从古至今,杨玉环都是公认的美女,传说她“凝脂胭华”,连微胖的脂肪都像“胭脂”一样散发着香气。

白居易曾在《长恨歌》中这样赞美她: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如果美貌是杨玉环的利器,那么超高的文艺素养就是她的杀手锏,男人对美女的要求不高,只要容貌俏丽即可,可一个女人想要男人念念不忘,空有美貌是断断不能的。

杨玉环精通音律,尤其擅长歌舞,更是弹奏的一手好琵琶。杨玉环最精通胡旋舞,舞起来身段飘逸、迷人心魄。

凭借美貌、才华的加成,杨玉环在洛阳早已声名在外。

初见杨玉环,16岁的李瑁就被迷得移不开眼睛,眼波流转间,杨玉环也瞥见了俊朗挺拔的李瑁,一桩好事拉开了序幕。

这一年,武惠妃亲自向李隆基请求赐婚,杨玉环便顺理成章地嫁进寿王府,成了初代寿王妃。

按理说,杨玉环与李家有杀祖之仇,竟也忘却仇恨结成了姻亲,这大唐果然胸怀宽广,前一秒是敌人,后一秒是亲人。

李瑁与杨玉环夫妻和睦、恩爱有加,可这段婚姻只维系了5年,就因为武惠妃的死被迫终止!

是父子更是连襟

公元737年,38岁的武惠妃带着遗憾香消玉殒,骤然失去爱妃,让52岁的李隆基伤心欲绝,整日闷闷不乐。

不知哪个多事的人,竟向李隆基进言,说寿王妃杨玉环姿色出众、风情万种。李隆基没有见过杨玉环本人,也早有耳闻。

我们愿意相信,此时的李隆基只是想见一下惊为天人的杨玉环,并无他想,毕竟那是儿子的王妃,身份不同于一般侍妾,并非唾手可得的。

或许李隆基也没有料到,自己会一见佳人就失去了分寸,心心念念要把儿媳妇纳入后宫。

不妨大胆推测,李隆基的越矩行为一定有旁人怂恿,加上唐朝风气开化,才让一个父亲动了邪念。

要知道,李隆基的爷爷李治,当初也将父亲的女人武媚娘纳入了后宫,既然有过先例,那么操作起来便顺畅多了。

《新唐书》: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

李隆基正是李治的好孙子,爷爷的那些手段他都烂熟于心。

公元740年10月,李隆基突然下了一道圣旨,以为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命令杨玉环入庙修行,道号太真。

有趣的是,圣旨中措辞恳切,完全是杨玉环自请出家的意味。

《全唐文》:圣人用心,方悟真宰,妇女勤道,自昔罕闻。寿王瑁妃杨氏,素以端懿,作嫔藩国...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

然而,杨玉环的出家略有不同,她的庙不在深山,而是在李隆基的大明宫里!

至此,李瑁与杨玉环的夫妻名分彻底灭亡!5年后,李隆基送给李瑁一位新王妃,而杨玉环就名正言顺地成了李瑁的庶母。

如此一来,父子、夫妻、母子,辈分乱成一团!李隆基与李瑁成了共同拥有过一个女人的连襟,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从此,61岁的李隆基、26岁的杨玉环彻底与李瑁划清了感情界限,两人双宿双栖,将前尘往事抛诸脑后。

杨玉环得宠后,家人们也陆续升迁,她的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

哥哥杨国忠的权势更是无人能及,杨氏一门都彻底实现人生逆袭。

那么,李瑁又作何感想呢?

推不掉的绿色帽子,就只能低调戴着

即便大唐再开放,被父亲抢走了爱妻,对于任何男人来讲,都是致命打击。

与其说是失恋之痛,不如说是自尊扫地,身为皇亲贵胄,李瑁定要面对相当大的心理压力,这事好说不好听呀!

李商隐的《骊山有感·咏杨妃》中曾经这样写道:

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骊山温泉如同香汤,暖雾霭霭泛出芳香。九条龙嘴中吐出泉水,呵护着泉中的玉莲房。每天清晨在长生殿,明皇与贵妃成对成双。皇亲国戚都乘金舆去,不愿去长生殿的只有寿王。

李瑁不敢说出口的怨怼之词,李商隐都替他说了,堂堂七尺男儿,遇到这样的事,也真是多亏有个好父亲!

李瑁为人谨慎,即便李隆基跋扈至此,李瑁始终没有、也不敢口出怨言。

58岁时,李瑁寿终正寝,一生也算顺遂。然而,李瑁的善终并非易事,他能有这样的欢喜结局,全因为处理得当。

第一、远离朝堂,放弃争储。

彼时,皇储之争剑拔弩张,宰相李林甫与高力士都有保荐的太子人选,三皇子李亨入主东宫后,能够依赖的外戚都被李林甫收拾干净。

此时,李瑁若动了夺嫡之心,是有一线机会冲出重围的,但李瑁却无心权位,只求自保。

第二、以母子之礼,对待杨玉环。

杨玉环虽然得势,却一直没能被立为皇后。一方面,杨玉环与李瑁关系特殊,立这样的皇后恐怕难以母仪天下,李隆基畏惧老臣指摘。两一方面,杨玉环一直没有子嗣,名不正言不顺。

即便杨玉环没有立后,于李瑁而言依然是庶母,每每在宫宴上相见,李瑁都在行李之后刻意回避,以免父皇疑心,也避免尴尬。

第三、深居简出,安心持家。

李瑁与第二任王妃韦氏,倒也算举案齐眉。两人生育了五个儿子,不是被封为王爷、就是被封为国公,身份贵重衣食无忧。

虽然李瑁一家远离权力中心,倒也落得安闲自在。公元775年,李瑁寿终正寝,终年58岁。

顺便提一句,李瑁的本名其实是李琩,近年出土的、他的女儿阳城县主李应玄墓志写道:“玄宗妃武氏,生寿王琩”,所以寿王真名为李琩。

反观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结局,倒是颇有“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意味。

马嵬坡兵变,李隆基逃亡成都避难,太子李亨则在灵武登基称帝,是为唐肃宗,而唐玄宗只能被迫成为太上皇。

安禄山被杀后,李隆基辗转回到了长安,却被唐肃宗铲除了亲信党羽,幽居起来。

晚年时期,李隆基十分孤独,就连身边的侍女太监都刻意刁难,朝中大臣只认唐肃宗,而无一人拜见李隆基。

公元762年,做了5年太上皇的李隆基,抑郁而终,终年78岁。

如果,李瑁没有遇见杨玉环,此生或许不会承受夺妻之痛。

如果,李隆基没有见色起意,大唐的社稷或许不会因为杨氏一族而败坏,他还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如果......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性格决定命运,李瑁的收敛锋芒,成全了他的安稳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庶母   连襟   大唐   王妃   后宫   王府   公元   父亲   儿子   母亲   老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