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间文化:徐建华:追寻徐霞客的足迹(27)

白鹿镇

                              徐建华

来到白鹿镇,仿佛走进阿尔卑斯山脚一个小镇:一栋栋淡紫淡黄淡蓝淡红墙面深紫深蓝深褐暗红屋顶欧式建筑参参差差,一块块青青草坪散布其间,巍巍青山四面环抱,清清溪流穿镇而过,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多美一幅画面。

走进小镇,一栋栋建筑各具特色:镇边高高耸立的教堂,有着哥特式风格的尖顶;进小镇右侧山边的几栋房屋,白色墙面上用红色木板装饰,形成对比强烈的视觉效果,那是英国都铎式风格;街上路口一座建筑就像是克里姆林宫墙边的一座城堡,那是俄罗斯古堡式风格;有的建筑类似巴黎市政厅,那是文艺复兴后期风格;有的建筑有着巴洛克的圆顶;有的建筑有着洛可可的温婉细腻;街头的城堡门,使人联想到古罗马建筑的庄严厚重;当然,更多的是法式新古典建筑。这里是欧洲各式建筑风格的集聚地和博览馆。像欧洲小镇一样,街边房屋的窗前也吊着花,可是,欧洲小镇房屋窗前吊下的花篮里摆放着鲜花,这里的是塑料花。街两边是商店,沿街往上走,商店里有糕点、酒吧、网吧、茶馆、小百货、衣物等,前来光顾的客人不多。再往上,一些店面正在装修,有的店门关着。

沿街走着,一直走出城堡门,前面就是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九年的的白鹿镇老街——白鹿场,曾被誉为成都市十大古镇之一。老街依白鹿河而建,南北长,东西短,形似一艘巨船。地震后老街建筑几乎全部损毁,今天的老街在原址重建,仍是木结构穿梁架小青瓦屋面,原汁原味的川西民居风格,一座座川味小餐馆聚集在这里,时值正午,饥肠辘辘的我们想去吃点什么,可里面已是客人满座,走了几家餐馆竟找不到一个空位,只好在外面吃点随身携带的面包。

欧式街区与老街交汇处有一广场,中有4株数人合围的古老银杏,树龄千年以上,至今仍是枝繁叶茂,这是白鹿镇的“镇镇之宝”。老天主堂就建在这里,当地信徒结婚多在这里举行,甚至还有成都等地新人专程前来这里举办欧式婚礼,地震后教堂被震坏,新教堂重建在欧式街区入口处,依旧是白鹿镇天主教信教民众的宗教活动场所。

沿石阶下到白鹿河边,天气很热,许多游客正在河里戏水。河边一侧一排长廊,里面坐满正休闲品茗聊天的游客。另一侧,一条青石板路绕河而行。沿青石板路走着,转过弯,前面一断桥,上面长满野草杂树,这是始建于1893年的中法桥,由法国传教士和白鹿镇民合力修建,连接着白鹿镇和下书院。中法桥砖石结构,双孔拱桥,桥面用青石板铺成。地震后桥被震塌仅剩单孔,现为地震遗迹。

沿河中的一个个水泥桩走过去,来到一块长有数十株银杏树香樟树的平地,后面山边有楼房,楼房原是一栋教学楼,墙壁四处裂缝,楼房摇摇欲坠。楼前是一座座人物铜雕,真人大小,真实再现了地震时老师学生从楼房里逃生的场景:老师在呼唤,同学们正从危楼里沿楼梯跑出来,一位男同学一边跑一边拉起绊倒的女生。这是四川美院和西安美院合作的杰作,逼真的场面,原汁的现场,也许,它的艺术性可和“收租院”媲美。走过这栋楼,后面还耸立着一栋教学楼。大地震发生时,学校周围建筑几乎都在地震中倒塌,唯独这两栋教学楼屹立不倒,全校1046名师生全部安全撤离。奇怪的是,地震断裂带正从两座教学楼中间穿过,本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两座教学楼,地震发生后,靠山的教学楼向上抬升了3米,但楼梯仅轻微受损,所以它被称为“最牛教学楼”。 过去,这里是下书院;解放后,这里改建为白鹿中心小学;现在,这里又成为地震遗址公园。


听说这里还有一所培养高级神哲人员的上书院,就在白鹿镇以北2.5公里的回水村,于是乘车前往。

上书院在白鹿河一侧山腰的山坳里。整个书院坐西向东,四周九座山峰呈弧形排列,当地人称“九龙归位”,前有白鹿河蜿蜒而过,青山环抱绿水长流,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来到书院,院门紧闭,大地震已将书院全部震坏,现里面正在重建。站在大门边看不到里面,于是沿着别人踩出的小路走到书院的后面爬上书院围墙,围墙有一丈多高,不敢下去,只能在外面偷窥一隅:里面是一个很大的院子,中间一排三层主楼长百余米,二层有走廊贯穿主楼。白色立柱灰黑色屋瓦,有着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主建筑礼拜堂高大挺拔,法式穹顶,雕花外饰。

据《白鹿乡志》和《彭县志》载:1860年,法国传教士洪广化来白鹿传教。1865年建天主堂。后在白鹿河对岸修建“备修院”(俗称“下书院”); 1884年成都主教杜昂派谷布兰到白鹿重修备修院,落成后定名“无玷书院”。 1895年开始动工兴建“中修院”,1908年竣工,初定名为“圣母领报修院”,(简称领报修院,俗称上书院,) 1932年改名为神哲学院。自此,彭州白鹿镇领报修院就成为西南地区培养高级神职人员的重要场所——传教士大学。当时的高级神职人员在这里学习拉丁语的语文、作文、地理、历史、罗马战争史、波斯战争史、哲学、逻辑学、本体学、形而上学、宇宙学、心理学以及伦理神学、圣经和教会的法典、礼仪、历史等。地震时这里几乎全部损毁, 2009年开始重建至今,现在基本恢复了上书院原貌。

曾奇怪,为什么法国传教士在这里选址建天主堂建上书院?而建在下书院地址上的白鹿中心小学就在地震断裂带上竟不倒塌?也许白鹿真是一块风水宝地。难怪流沙河题联“白鹿渺渺随仙惟古镇鹃啼依稀蜀韵,丹花盈盈语客有教堂诗唱仿佛欧风。”

景点(一)

景点(二)

景点(三)

景点(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山边   老街   天主堂   传教士   景点   白鹿   教学楼   书院   足迹   小镇   建筑   文化   徐建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