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人把蚕豆爆炒成滚烫的四季烟火(乡情散文)

骆驼水

美好的童年能够疗愈成年后的心灵创伤,因为每每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心中便充满了温馨和快乐。离开故乡多年,但无论走向何方,始终走不出对故乡的眷恋。家乡像一片挥之不去的四季蚕豆,时时刻刻萦绕在心头。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河西故乡人有二月二吃炒豆的习俗,家家户户炒蚕豆,把干蚕豆炒熟,抓一小把装在兜里,且走且嚼发出“咯嘣,咯嘣”的清脆声,说是磨磨牙牙更硬实。

看着大人们一颗接着一颗地嚼着,一幅特别好吃的样子,心里又是羡慕又是好奇,挑了一颗最大的放到嘴里,磨了半天,才磨下来,反复咀嚼,真是特别香。儿时的记忆中,蚕豆带给我的欢乐是独有的,于是有了一种特别的情愫。

“翠荚中排浅碧珠,甘欺崖蜜软欺酥。”蚕豆入口酥软,沙中带糯,柔腻适宜,美味可口,从嫩到老,从鲜到干,可配肉蔬,吃法多样,实惠朴素,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难得的优质绿色食品。

据说蚕豆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豆种,又称“胡豆”。因豆荚状如老蚕,故名蚕豆。蚕豆性平味甘,不温不燥,有益气健脾、利湿消肿、养肝明目、强记健脑之功效。

故乡人习惯把蚕豆称为“大豆”,它的学名好多人反而说不上,就如习惯把大豆又称为“黄豆”一样,一切都入乡随俗吧。蚕豆在老一辈人的眼里,它可是一样宝贝,备受人们的喜欢。

记得小时候,人们在麦田的地埂子上、在自家的花园里、在围墙的角角落落,只要有空闲地方,就种上蚕豆。所以春夏季节房前屋后到处可以看到状如蝴蝶的蚕豆花开。

农人伺弄菜园,就像在鞋垫上绣花一样仔细,菜园篱笆扎得整洁严实,畦面干净而又平整。万物复苏的季节,路旁的小草破土而出,一簇簇野花竞相开放,种植的蚕豆,长得整整齐齐,郁郁葱葱。

长势旺盛的蚕豆荚粗壮而又翠绿,肥美的叶子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就像是无数个孪生兄弟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心形的,桃形的,百看不厌。

当油菜花开得精彩烂漫如火如荼的时候蚕豆苗也赶趟儿似的开花了。一夜之间,一个个枝杈,摇曳的藤蔓上,开满了一簇簇好看的蝶形花。

那一朵朵雪白的花,好像被染了色似的,透着一丝紫霞,一阵风吹过,豆角花含笑怒放。蝶形的花冠,花瓣乳白,花心乌紫,黑白相间,格外耀眼,恰似鸟儿和鱼的眼睛,充满了灵气。

蚕豆花非常漂亮,白色的两个小花瓣上各有一个小小的黑点,黑点外面就是那一圈白色了,恰似小孩的水汪汪的黑眼睛,眼睛上面又外罩一片蓝色的大花瓣,整个造型,犹如一只黑白相间的蝴蝶倒挂在蚕豆的枝干上。

俯身去看那豆花,花柄处有个弯头,好似鸳鸯的头,春风轻拂,一丛丛蚕豆花就像停在树干上的一对对小鸳鸯,淡紫色的花瓣旁常常有一个个猫耳朵斜竖着。

蚕豆边开花边结果,前面开的花朵凋谢之后,那细小的豆荚就出现了。在叶子下面隐隐约约藏着一根接着一根嫩绿的豆角娃娃,如一双弯弯的眉毛,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旺盛的自然美。

蚕豆花守得住花期,从头到尾可持续两个多月。直到蚕豆弯刀似的豆壳变黑变老时。到了立夏,蚕豆就结满了圆鼓鼓的豆荚,扁扁的,长长的,茸茸的,可爱极了,仿佛豆子们都等不及了,想快点儿出来看看这新奇的世界。

豆角成熟的季节,那一根根墨绿的、浅绿的豆角在大地里成熟。豆角荚的外皮是绿色的,从侧面看,像一道道波浪,从正面看,像一位少女梳的小辫子。豆角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豆角粒,豆荚就像一个小摇篮。

夏季里故乡人有“尝地三鲜”之说,嫩蚕豆就是“三鲜”之一。 每当炊烟袅袅之时,农家的院落前便有一大篮新鲜欲滴的豆荚,老人或小孩坐在门口悠闲地剥豆,成为乡间一道独特的风景。

嫩蚕豆是季节性很强的时令蔬菜。春末夏初,蚕豆花落,结出饱满厚实的豆荚,这时的蚕豆最为鲜嫩,不论炒食或搭配荤素或做汤,皆软嫩鲜美。新鲜上市的嫩豆,质地酥软,只做鲜蔬食用,滋味更胜,皮薄如缯,软糯细腻,味道鲜甜。

家常的是清炒蚕豆,稍稍烹饪即成。将剥好的蚕豆在油锅中翻炒几下,一颗颗豆粒便蹦跳着在锅铲上裂开了口。翠绿碧嫩的蚕豆要趁热吃,用筷子轻拈一粒入口,舌尖轻轻一卷,豆皮就轻滑而下,清香酥糯的豆仁,仿佛满嘴都是一股绿油油的乡野气息。

若想蚕豆可口软糯,剥壳须讲究,农家主妇懂得“一拗,二挤”,即拗断豆荚,再挤出豆子。剥出的蚕豆不能水洗,否则会影响鲜嫩度。剥壳后,如豆子顶端像指甲一样的月牙形呈浅绿色,说明蚕豆很嫩,可带壳吃。

蚕豆新而嫩,简单以腌芥菜炒之,看似不精致,然两味极其般配,甚臻妙境。先将剥出的豆瓣水煮一下,再和洗好的腌菜一起焖炒。食之味道出奇的鲜美,既有蚕豆的清甜,又有腌芥菜的咸鲜,口感互为衬托,相得益彰。

新蚕豆剥去豆荚和内皮,挑软糯可口的好米,再将肥瘦掺半的大肉切成丁,几样食材混搭一起焖熟。大肉艳红、蚕豆翠绿、米粒洁白,米饭渗进油脂变得滋润,蚕豆也借了肉的味道,真是满屋飘香啊。

农人最能掌握住蚕豆的老嫩程度,天干地支总在手指间轮回,对四时八节记得很清楚。立秋这个节气很重视,在蚕豆将熟未熟之际的秋日,总会操心采下一背篼豆荚,甚至是割一捆,煮上满满一大锅,顶顿饭吃。

怀念故乡的缕缕炊烟,那是从一个农家灶屋顶上升起的炊烟。守住一缕香喷喷、温暖暖的炊烟就守住了一个幸福的家。炊烟是有味道的,炊烟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柴薪、秸秆、蚕豆秸蒸腾起的炊烟中有泥土的芳香,草木的馨香,阳光的清香。

傍晚的庭院里,拿来陶盆,把摘来蚕豆倒在地上剥着。这个时候,一家人围在一起一会便剥好一大盆的豆粒。在菜园里掐上几根新鲜的蒜薹,和着碧绿的嫩蚕豆放在油锅里炒,不一会,蚕豆的香气便弥漫在空气里,每人盛一小碗就能解馋。

每每这时,小孩子则捧着刚从灶堂里偷偷拨出的炭火的火盆,放上几粒蚕豆,用长树枝轻轻翻动几下,静静地等豆宝宝在炭火盆里调皮地蹦了几下,听到噗的一声轻响,说明蚕豆被烤熟了。

记忆中故乡的炊烟把平铺直叙的一日三餐调配得有滋有味。在属于童年的记忆中,蚕豆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常以青稞麦梭、新洋芋、蚕豆荚解馋,我最喜欢吃的当属青蚕豆。

昨夜秋风凋碧树,黄叶站枝头,红叶染枫林,菊花处处俏。一夜秋风,吻过大地,落英缤纷,惆怅了心绪;原野,秋草枯萎,沧桑了视角。从春种秋收,花开花落到落叶荒草,触摸了四季的温度,闻到了柴火的味道,捕捉了生活的气息。

秋末蚕豆的豆荚慢慢变黄变黑,豆秆也不再油绿,一年中吃“鲜豆”的日子告一段落。直到豆荚老了,才连根拔起。一捆捆抱回家,扔在门前空地上,赶上太阳晒上几天,等豆壳变干,只轻轻一剥,里面的蚕豆就滚了出来。

成熟了的蚕豆没有了先前的青绿色,失去了水分,变成了暗绿色,不过倒有几份收获的深沉。人们会用空饮料瓶收好,用盖子盖紧,说这样既不占地方,又防潮防蛀,来年还可以挑些好的大的做豆种。

在寒冷中终于迎来了新年,而过年则是孩子们最激动的时刻,意味着有新衣服穿,有鸡鸭鱼肉等好吃的美食,有肉包、瓜子、糖果等各种零食可以享用,有几毛压岁钱可拿,还有噼哩啪啦的鞭炮可放。

北方的冬,屋内炉火正旺,红红的火苗,燃烧着北方生命的粗犷与激情。屋外雪花依然漫天,洋洋洒洒着北方人生活的诗意,编织着北方人纯朴而热情的梦。

农闲时节,家庭主妇们洗净干蚕豆,用铁锅炒,待蚕豆深绿色的皮变成绿中带黑时,总会盛上两大把放在一边,再在锅里倒水,把蚕豆煮烂,加上细盐,拍上几个蒜头,浇上胡麻油,装在粗陶大碗里,就成了一道下酒菜。

快过春节了,将干蚕豆用水泡软,用小刀或者剪子在每个蚕豆上面割一道口子,倒入油锅煎至金黄,那裂开嘴的蚕豆香气扑鼻,美其名曰:“油炸大豆”,这是招呼客人,或者当下酒菜的一道美味佳肴。

遇上邻里的乡亲上家串门,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慷慨热情地这个捧一把,那个捧一把。邻里们咀嚼着蚕豆,赞不绝口,觉得他们不是在赞美蚕豆的香甜,而是赞美邻居奶奶的慈祥温厚。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那些有香香的普通的蚕豆的美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天地间有大美而不言者,家乡的蚕豆就是代表,它叶不美花不香,却是关系着芸芸众生的食禄,身兼粮食、蔬菜和饲料的功能。

每每回想起这些,心中又是惆怅又是感叹,感叹人生苦短,岁月无情。故乡的炊烟,从母亲长满老茧的手中升起,延伸成母爱的常青藤,缠绕着我一生的步履 。

千百万劳作于田间的故乡人们,不懂什么大道理,没有任何炫人夺目的光环,却像田间默默无语的蚕豆一样平凡朴实地劳作着和奉献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无怨无悔,这就是无私者不言的大美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蚕豆   故乡   故乡人   豆荚   豆角   乡情   菜园   炊烟   豆子   烟火   花瓣   散文   味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