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为什么还要订报读报?

今年10月,民革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2023年度<团结报>发行工作的通知》,对2023年度《团结报》发行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便于广大读者深入理解《通知》精神,贯彻落实好《通知》要求,团结报团结网推出“发行工作系列解读”,敬请关注。

互联网时代,为什么还要订报读报?

《通知》原文: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好“一把手”职责,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民革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做好《团结报》工作的必要性,把做好《团结报》发行工作纳入民革工作全局和宣传思想工作大局,把提高《团结报》覆盖范围作为增强履职能力、践行“四新”“三好”要求的重要抓手,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

解读:网络上、手机上能随时翻看新闻,订报看报没必要!互联网时代,订报看报“无用论”、“过时论”甚嚣尘上,其实这样的观点并不客观。

信息爆炸是互联网时代的鲜明标签,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真实与虚假并存,深度与片面共生,考验着我们的认识定力和判断力。

党报党刊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越是乱云飞渡,越是需要党报引领舆论、廓清迷雾、明辨是非、指明方向。在众声喧哗的杂音中,党报党刊以“权威、公正、准确”,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上起着“定海神针”的关键作用。

作为由民主党派中央主办的参政党党报,《团结报》是党的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革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23年度<团结报>发行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指出,抓好《团结报》发行工作,是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民革中央关于加强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的要求,事关多党合作新闻舆论工作成效和民革全党工作大局。

党报里有中央的权威声音,有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是上情下达的沟通方式。因此,订不订党报、看不看党报,不仅仅是党员干部个人的兴趣爱好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大局的政治问题、态度问题。

长期以来,许多民革省、市级组织和广大民革党员高度重视《团结报》订阅工作,不断扩大《团结报》在当地的覆盖范围。如民革广东省委会、民革上海省委会2022年订报比例达到党员总人数的90%,还有民革深圳市委会等52个地市级组织订阅比例超过100%。同时积极做好读报、用报活动,把《团结报》作为了解动态的窗口、学习政策的抓手、展示成效的平台,涌现出一大批读报用报的坚定粉丝。

如民革山东省委会主委孙继业,这些年工作岗位换了不少,但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订一份《团结报》,几乎每期必读;

2016年,《团结报》创刊60周年时,孙继业应邀撰写文章。

如民革江苏省委会秘书长黄列,20多年来通过参与报社的工作,与她从事的学习宣传、参政议政等工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得到了锻炼成长;

如湖北省武汉市耄耋老人李颂卓,长期坚持自费订阅《团结报》,还自掏腰包在家门口创建了《团结报》读报栏;

如安徽省六安市民革党员杨久苓,退休后依然关心关注《团结报》,当支部同志带着最新出版的报纸上门看望他时,他由衷地说,“《团结报》是最好的礼物”。

2022年9月29日上午,民革六安市裕安区支部主委袁丽一行带着最新一期的《团结报》及慰问品前往支部台属党员、原六安支部副主委杨久苓家中慰问。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虽然网络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但是许许多多的民革组织和民革党员,依然愿意从《团结报》上看到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新闻报道 ,把《团结报》作为学习多党合作历史的宝贵资料。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是《团结报》的粉丝么?您和《团结报》之间有着怎样的缘分和故事,欢迎留言!

作者 _ 团结君

本期编辑 _ 闻超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民革中央   党刊   多党合作   主委   民革   党报   抓手   大局   支部   舆论   党员   团结   组织   通知   时代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