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阿坝:“安多之窗”的非遗底蕴

Qu四川

撰文/树人

跟着非遗去旅游,在非遗项目中感受岁月沉淀的生活情怀。这一站,我们来到的是阿坝县

阿坝县“千湾湿地,童话牧场”漫泽塘景区 摄影:夏雪东尔

阿坝县位于川、甘、青三省交界,是阿坝州的西北边城,也是四川省的西北边城。

莲宝叶则景区 | 摄影:夏雪东尔

阿坝县正好处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边缘,上承昆仑之末,下临江河之源

图片来源 | 夏雪东尔

大自然赋予了阿坝县巍峨的雪山、温暖的河谷以及广袤的草原,于是阿坝县形成了半农半牧的生活传统,在安多游牧文化盛行的同时,又因为农耕定居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阿坝县有了“安多之窗、佛光之城”的美誉。



到阿坝县,就一定要去莲宝叶则和神座

莲宝叶则全名“莲宝叶则石头山景区”这是一个以奇山怪石和绚丽湖泊为主要看点的景区

图片来源 | 夏雪东尔

奇山怪石犹如蜡像一般栩栩如生的呈现出城堡、军阵、神怪模样,让人恍若来到《西游记》描绘的世界。鬼斧神工造就的山石奇观,让人们以为这是格萨尔王曾经的战场。然而绚烂迷人的湖泊群,又让人忍不住幻想与心爱之人生活在这里的美好场面,于是人们又认为格萨尔王和珠姆王妃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

莲宝叶则石头山风景区被誉为“天神后花园”、“蜀山之源昆仑天梯”,并于2022年2月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图片来源 | 阿坝旅游网 摄影:贾子兴

相对莲宝叶则兼具“魔幻”与“梦幻”的多变,神座就要单纯多了,这是一处世外桃源般的藏地村庄

“神座”意为“神仙居住之地”,之所以有这样的美誉,是因为神座村地处河谷,广袤的草场牛羊成群,肥沃的土地里青稞茁壮成长……宜牧宜耕的神座,彷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图片来源 | 夏雪东尔

神座村,将阿坝县半农半耕的传统发展到极致,可以说是阿坝县民俗和生态的典型样本。好山好水养好人,神座村的优渥生活,也让“神座的姑娘”在安多藏区久负盛名。神座姑娘不但长得美,还勤劳会持家,安多小伙娶到神座姑娘,既是人生赢家的标志,也是走上人生巅峰的捷径。

如今神座村成为“神座世外桃源景区”,不但能体验到安多村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还能与鹿群等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莲宝叶则和神座,虽然是以自然风光而闻名,但作为阿坝县最出名的4A级景区,天然就是展示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的平台。来这两个景区体验阿坝县的非遗文化,非常简单方便,属于入门级的非遗文化打卡方式。



受抖音网红影响,许多人以为藏地牧区的生活就是“住帐篷,烤全羊,小酒一闷,啊嘿嘿……”

其实牧区的精神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多彩。

在安多牧区,最常见的娱乐方式就是唱歌。

牧民们传唱下来的歌谣,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歌流派:“川西北草地山歌”。

相对于其他民歌流派,川西北草地山歌最大的特点是“放飞自我”。

这个“放飞自我”,主要体现在节奏自由、音高自由、连音多、“装饰音,依音、颤音”多。

节奏方面,歌手通常是一口气唱完一个乐句,在让歌声更显悠扬的同时,也将肺活量利用到极致。与其说是唱歌,不如说是通过唱歌来一次身心合一的深呼吸。

音高方面,除《叙事歌》、《格萨尔》、《讽刺歌》等几类节奏较强的歌谣以外,草地山歌的旋律时而在低音区时而在高音区,音高起伏不像其他民歌那样音高渐进转换,显得灵活多变随性自在。

连音多,则是歌手的炫技偏好,一个乐句内的音符几乎都是连贯,三五个音连在一起只是寻常水平,九连音才稍微出众,达到二十五连音就是名副其实的铁肺猛人。

此外,草地山歌更注重歌声的趣味性,因此装饰音、依音、颤音很多,如何添加全看个人风格。

草地山歌“放飞自我”的特点,使得演唱者的自主空间很大。这种“开放式演绎”,使得山歌实际演唱出来,具有非常浓厚的个人色彩,因此曲调变得越来越丰富,渐渐形成“拉伊”(情歌),“多勒”(颂歌)、“斗勒”(悲歌)等唱腔形式,类似汉族音乐中的“曲牌”。

这些唱腔随着师徒之间的授艺,渐渐成为同一个部落、寨子里约定俗成的唱法,这又使得草地山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久而久之,人们根据唱歌特点,就能分辨出是来自哪个部落的歌手。许多地区用这种固定曲子作为“寨歌”、部落歌,也促成了这些曲调流传下来。

目前,阿坝县的“川西北草地山歌”,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可以在当地民俗节目表演体验这种山歌的魅力。

山歌适合喜欢热闹的人们,然而还有一些牧民更喜欢做安静的美男子,于是他们玩起了藏棋

藏棋由古代围棋演变而成,落子规则类似围棋,但增添了多人对弈玩法,并产生了打枪、裕裢、三碧、四碧、转拉萨、转棍、卡子、哈木等技巧。藏棋传说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古时在藏族上层统治阶级中流行,后来流传到民间,并风靡藏区,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牧民僧人,男女老少都喜欢在空闲时三三两两的约在一起“手谈”一局。如今的藏棋在与我国接壤的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也有流传。

2019年10月,阿坝县为“藏棋”申报非遗项目。2021年5月24日,“藏棋”作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藏棋也成为了便于体验的非遗项目,带一副藏棋回去,一家人都可以玩,也算是一种亲子娱乐活动

相比草地山歌和藏棋,藏香、唐卡和金器,是更有名的非遗项目,但体验困难也要高一些。

藏香,以前是礼佛贡品,因其具有清除晦气、安神益智、预防疾病等功效很快在民间盛行,其使用传统和制作工艺已历经千年。

阿坝县的藏香,有两大品牌:安斗藏香和严配藏香

安斗藏香,由安斗人拉甲通过对藏医学及其药物配方一的潜心研究,采用历经千年的藏香传统工艺,精心研制而成。安斗藏香的配方主要有:檀香、沉香、丁香、肉蔻、藏红花、冰片、干松、白柳、杜鹃花、野蒿、唐古特兰青、竹黄、草果等,包含多种纯天然藏地草药,部分原料产自海拔4000余米以上的高原或高山天然植物。

严配藏香,由阿坝县严配藏香有限公司生产,其藏香使用纯天然选材,以藏医学理论为指导,吸取著名藏医药专家们的医籍资料及配方精华,采用海拔4000米左右自然生产的红景天、唐古特青蓝、草木犀、草蒿、乳香、紫白檀香、六佳药等20多种药材,通过传统工艺精细加工而成。严配藏香年生产量为2吨左右。

目前阿坝县的藏香产品多在四川藏区销售,部分销往北京、青海、甘肃等地,并受到当地消费者欢迎。

由于供不应求,藏香属于比较硬核的藏文化非遗体验。

比起藏香,唐卡要更容易体验到,毕竟唐卡只是收藏成本较高,欣赏成本其实很低

唐卡是藏语音译,其意为卷轴画,是一种画在布面上便于悬挂、易于收藏的画作。

唐卡具有突出的藏文化特点和佛家文化特色,有反映藏族历史和重大事件的唐卡。

有描述神佛及各时期高僧的唐卡,有佛经故事及护法、仙女类的唐卡,有天文历算和藏医藏药方面的唐卡,也有反映生活习俗及年季时轮方面的唐卡。

由于具有浓郁的信仰色彩,唐卡内涵丰富、制作精美,因此成为极具收藏价值的绘画作品。

目前,阿坝县与唐卡有关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就有三个,分别是“心之浪艺术画院、特果唐卡传习基地、象雄本波画派传习基地”

心之浪艺术画院,属于“勉唐”画派,即“门赤画派”,也叫“吴派”。

相较于印度、尼泊尔风格较浓郁的“钦则画派”和受汉地艺术影响明显的“噶赤画派”,“勉唐画派”更注重作者自身对绘画内容的解读,因此民族特色更强烈,在技法上也更具变通意识。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勉唐画派进入鼎盛时期,优秀画师层出不穷,在布达拉宫、罗布林卡、拉萨哲蚌、色拉、甘丹三大寺等地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如今“心之浪”艺术画院作为勉唐画派在现代的代表之一,可以让参观者了解到这一流派唐卡的创作过程。

特果唐卡传习基地,是古拉·班智达画派传人特戈于2013年,在阿坝镇成立。

该画派的特点是佛像形态美观大方、体型修长,宝相庄严又亲切近人。特果唐卡艺术传习基地共招收藏、汉等学徒70名,在技艺上博采众家之长,在教学上采用现代机制,设置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班,有画师4名、学员39名,并出版了内部绘画教材《西藏龙绘画》、《阿坝唐卡画作品集》,完成整理了教学版《阿坝唐卡绘画》等书。该传习基地如今已是唐卡爱好者推崇的学艺场所

象雄本波唐卡绘画传习基地,主要为传承象雄文化而创建。象雄文化是我国本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西藏阿里(古象雄)地区,三千多年前盛极一时,但是留存下来文化传承不多,唐卡绘画则是其艺术风格之代表。象雄本波唐卡注重突出佛像和菩萨的面部特征,比如佛母像大小比例是八脸、愤怒本尊像为六脸,因此其画作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颇有“当头棒喝”的警示意味。

三个传习基地,三种唐卡画派,阿坝县无愧“佛光之城”的美誉。

了解过藏香、唐卡,就该金器了。

金器对应的非遗项目,其实应该叫藏族金属制品加工工艺其工艺包含镀金、鎏金,主要作品有:藏式彩绘镀金电炉、鎏金佛塔、镀金翡翠佛塔、藏式彩绘镀金香炉、镀金神鹿等

阿坝县的藏族金属制品加工工艺传习基地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因其工艺涵盖艺术品和生活用品,应用很是广泛。体验这项非遗,并不用参观传习基地,在很多藏文化工艺品市场上,都可以见到相关工艺的金属制品。不过,体验门槛虽低,要鉴别正品却比较难,也算是硬核级的体验项目了。



阿坝县的非遗项目,总计百多个,近年来随着非遗申报的查漏补缺,非遗项目还在增加。比如藏棋就是2021申遗成功的。

两项国家级非遗,草地山歌和藏棋,由于推广力度大,属于容易体验到的。真正难以体验到的非遗项目,反而是保护等级较低,普及程度又不高的非遗项目。不是发烧友,几乎很难接触到这些内容。

比如,阿坝县省级非遗中的“折嘎”,许多网友可能连这个项目的意思都不了解。

折嘎说唱 | 摄影:夏雪东尔

折嘎,是藏区最古老的曲种之一,属于祝福说唱,类似于汉地的“说春”。具体表演形式,就是在新年佳节和喜庆盛会之际,上门祝福唱赞颂词,并讨要打赏的民间卖艺形式。

在以前,这种说唱卖艺一度是底层民间艺人讨生活的手段。他们手持五色棍,肩背假面具,怀揣大木碗,从一个寨子跋涉到另一个寨子进行卖艺表演,地位低下,常常遭到驱逐欺辱,生活没有保障,多有冻饿毙于路途者。

由于折嘎表演具有“乞讨”性质,在解放后渐渐被民间艺人摒弃,其说唱技艺也一度濒临失传。直到折嘎被列入非遗保护项目,这项说唱技艺才又有了传承人。

折嘎艺人具有很强的即兴创作能力,见到什么就说什么,题材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强烈的教化、祝福意味,并且口齿伶俐、语言优美,因此被称为不识字“作家”。如今阿坝县的折嘎表演已被列入省级非遗,代表作为《吉祥的祝词》。要想欣赏到折嘎说唱,需要等到当地盛大节会才有机会。

与折嘎比肩的发烧友级非遗体验,还有藏文书法、藏纸传统技艺、藏墨传统技艺、藏雕技艺、藏式纺织编织等非遗项目

非遗文化是阿坝县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和传承下来的集体智慧结晶。作为一个游客,在旅途中能见闻这些非遗项目,都属于是奇遇了。如果要深入研究,甚至是学习掌握,估计要在当地生活许多年才有机会。

磨青稞 | 摄影:夏雪东尔

好在,内行才需要看门道,外行只需要看热闹就可以了。如果想快速浏览阿坝县的非遗文化,等到当地举办旅游节会的时候,就能得偿所愿了。

阿坝县扎崇文化旅游节,就是一站体验当地非遗文化的不二之选。

扎崇节始于18世纪末,最初是阿坝县进行茶马贸易的商贸活动,如今扎崇节重开,并升级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旅游节

扎崇节在盛夏举行,正是草原风光最美的时候,除了传统的商贸交流,还汇集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体验、传统比赛、文化展演。

在扎崇节期间到阿坝县旅游,可以快速成为当地非遗文化的发烧友。


-END-

温馨提示

特殊时期,出行前请先了解当地防疫政策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快速查询

文章为「Qu四川」原创出品,转载请联系后台


图片来源:

夏雪东尔、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贾子兴

四川非遗、浙阿一家人



未署名图片作者请联系我们,以奉稿酬

所有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安多   阿坝   藏文   阿坝县   遗文   藏香   边城   山歌   景区   底蕴   草地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