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第四季):迎着新时代的风,飞越万古江河


有两种旅行值得歌颂,一种是行走大地,探索未知;另一种,是冲上云霄,天际遨游。



《航拍中国》这首影像长诗,从第一季“写”至第四季,广受赞誉,成绩斐然,始终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中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面貌。近期,《航拍中国》(第四季)已经在CCTV-1、CCTV-9播出。


中国形象——一幅山河壮阔的大国画卷


白雪红墙的故宫、云山雾海中的漓江、茶卡盐湖大地之境、朦胧神秘的神女峰、象征香港精神的狮子山、中岳嵩山的高耸巍峨、古都洛阳的繁华喧嚣......不变的是震撼人心的美景。《航拍中国》(第四季)飞越的地理经纬度跨度最大,海拔高度落差也最大,从世界屋脊到广袤平原,从皑皑白雪到灿烂暖阳,呈现出多姿多彩、奇伟壮丽、江山如画的中国形象。


这一季,还在自然和城市风光中瞥见了许多新时代历史性建设成就,彰显出泱泱大国的形象。从“双奥之城”北京,到联通亚欧大陆国际物流大通道的中欧班列,再到粤港澳大湾区广阔的发展舞台......中国速度书写着中国奇迹,中国发展写就着中国形象。


中国文化——一次跨越千年的文明漫行


厚重而悠久的中华文化驶过五千年的历史长河,《航拍中国》(第四季)通过线路的巧妙设置和解说词、画面的配合,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把握得恰到好处,自然而生动地向观众展示了历史的更迭、文明的进程。



中原大地,蕴藏着中华大地的历史文化底蕴。跟随着飞行器的角度,观众们开启了一场关于历史、文化的视觉盛宴。一条线路走过嵩山、少林寺、二里头文化遗址、隋唐洛阳城、老君山,从地理、历史、文明等各个角度来塑造出河南的气韵非凡、底蕴深厚。而另一条线路,则是跟随黄河的脚步,走过黄淮海平原、小浪底、清明上河园、商丘阏伯台,看古文明如何在今日被传承与发扬。


两条线路,从古与今、历史文化的各个维度切入,全方位呈递出河南中原文化的悠远与深厚。


无论是北京篇的故宫、湖北篇的襄阳古城,还是河南篇的隋唐洛阳城、重庆篇的湖广会馆......我们看着古韵的建筑、听着解说词将故事娓娓道来,仿佛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将文明赓续。


中国精神——一股凝聚振兴的磅礴力量


《航拍中国》第四季所呈现出的中国精神是多元的。



·创新。在北京篇,走过中科院、中关村,清华北大,感受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如何展开属于未来科技创新格局。



·梦想。在青海篇,探访原子城。这里无数人隐姓埋名不懈努力着,换来了1964年的一声巨响。



·奋斗。穿过风火山隧道,看中国铁路科研人员如何在极寒之地,用40年时间解决各种世界性难题。



·团结。在重庆篇,走进这座英雄之城,驻足在渣滓洞集中营、白公馆、歌乐山烈士陵园.......让英雄的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中华民族的精神在这些建筑、丰碑上得到生动的呈现,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不再是教科书上那些固化的字符,而变得鲜活、有生命力,让中国精神更具感染力,传递到每一个观者的心里。


中国之治——一条行稳致远的宽阔道路


《航拍中国》(第四季)融入了更多的新时代中国治理体制和道路的展示,彰显对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中国智慧。


无论是那宛如金色凤凰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好似一朵倒立的朱槿花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汇聚世界财富的香港交易所,还是每日升起五星红旗的金紫荆广场......无处不在彰显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除了对治理道路上的表达,该片还关注到了个体的微观叙事,融入人文关怀,把航拍的镜头降低,聚焦在平凡人的市井日常,通过烟火气的营造彰显国泰民安之态,从侧面讲述中国之治的成效和力量。



《航拍中国》让“此景只应天上有”从此不再是遗憾。四季走遍国土全境,以“宏观俯瞰+人文解读”的模式,将美感推至高峰,塑造了中华民族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向全世界交出一份新时代下,中国详尽、真实、深刻的“空中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嵩山   中国   故宫   洛阳   河南   江河   北京   大地   形象   精神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