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荆条


夏秋之际,漫山遍野映衬在绿叶间,一缕缕的深紫色就是你的花语。在北方你是山的灵魂,每年都因季节变幻给山野带来不同的颜色,带来改变荒凉的节奏和序曲。但你是寂寞的,从来不争取闪亮的光点,以致于中华上下5000年,从没有一位智者对你进行一点单调的赞扬。不知你是天性甘于平凡还是习惯了默默无闻、不善于表达,你从来都是与世无争的存在着,对世人展示着浑身天成的淡然身姿。

活到中年,再回头看,我觉得对于你可以有多种理解。城市人首先是知道荊化蜜,才去了解野荊为何物?没在山里待过的人,或许以为你也能通过花儿挥洒甜蜜,远远地就能闻到香甜,闻到那醉人心脾的花香。我是真的不知道,你的糖分来自哪里?因为在农村的那段青葱岁月,我真的没感觉到,你还能被酿成蜂蜜,并且还因荊化蜜被世人推崇。你能走进城市人的视野,毋庸置疑,肯定是因为甜甜的感觉触动了人的味蕾,逐渐被人熟知。但你的花是真的没有香甜可言,近距离的观摩,反倒是只能闻到浓浓的青草味,甚至能熏得不习惯山野生活的人捂着鼻子才能近距离的看你。

你是山坡上的产物,也只有山沟里的老农民才是你的红颜知己。我这个大山的浪子只能对你进行一些粗浅的描述,简短的表达,远远的解释不透你的内在灵魂。

记得,小时候。只要是荆条多的山沟都是被禁止近距离接触的,因为有两个只有山里人才知道的名词叫“禁坡”、“开山”。“禁坡”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山”。开山就是因为野荆条产生的经济价值。向前推二、三十年,每到秋天收荆条的生意人络绎不绝,穿街走巷,收农民割回来的荆条,是秋天山村里的一道风景。那个时刻荆条是离不开家的山里农民的重要经济支柱,在那个年月里,好像对它的需求量很大,村民们不管割回多少,都不够生意人收购,直到实在没有可收的野荆条后,山路上才会失去车的影子。在过去的年月里,车也是变化的,从最初套着毛驴的小拉车,到后来的三轮农用车,再到拖拉机,都曾经活跃在田间地头,停在山沟的沟口,等待着背着沉甸甸的荆条从山沟里收割一天的归人。

在山里的野荆条是需要加工的,割下来还要去掉旁支和叶子,只剩下那个笔直的硬挺和坚强,我们山里长大的孩子,童年的秋天是伴生在修剪荆条的岁月里度过的,白天割回来的荆条还需要借夜里的闲暇落掉它的枝叶,剩下直直的条身才能被收走。而那些手脚麻利干活快的人因为割的多背不回来,只能在山里把它修建到只剩下有用之身,才能慢慢的往回走。只是那些修剪掉的部分也是能够当柴烧的,山路崎岖,勤劳的山农也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怎么处理枝蔓。

荆条的柔韧性是别的植物枝条不能相比的,他之所以在过去的年月里抢手就是它能被用于多种加工,在能工巧匠的手下变成各种样式的篮子,筐子,背篓,承载各种东西远行,方便人民在以前没有更方便的交通工具出行时携带更多的东西。它被加工的产品结实,经久耐用,曾经是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物件,所以在过去那物资匮乏的年代,成了增加山里人生活收入的主要来源渠道之一。

国庆节,回老家,我又看到了漫山遍野的野荆条还在葳蕤着身姿,只是在各种交通工具取代人力的时代,人们已经不在关心它过去的实用价值,现在割下来也仅仅只能当柴烧,用来烧火做饭,他的好处是油性大,阴雨过后,散开晾一下,点火就能烧起来。时代的变迁,决定了野荊不管是花还是荆条,都不在被高效利用,但它顽强的生命力和容易成活的本性,确实给山野穿上了厚厚的衣装,让现在还留守在山村的散养牛、羊的人只能在疯长的野荊藤蔓下钻来钻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荆条   漫山遍野   山沟   开山   生意人   山野   山里   近距离   秋天   农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