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数据填到眼肿,他们收集的信息让指挥部准确决策

第18期

白云区嘉禾街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组快速、准确地为指挥部提供数据,并奔走在采购点、仓库和各指挥部之间运送物资。疫情最胶着的时候,组员们连续工作30多小时。组员们说,虽然一直忙到半夜,但是一想到能够让支援人员休息得好、专心抗疫,就觉得很有成就感。

“全员核酸结果出来之后,流调、管控、服务必须衔接到位,一分钟都不能耽搁。综合组既要掌握实时信息,也要督导各组做好对接。”虽然刚熬过一个紧张得没合过眼的通宵,白云区嘉禾街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组组长林浩俊在现场指挥若定。

南都记者了解到,自本轮本土规模性疫情暴发以来,白云区嘉禾街在市、区指导下,全员出动,快速有效处置街道内疫情。

1小时内接十几个电话

在回嘉禾参加本轮疫情防控之前,林浩俊已经在石井抗疫了一个多月。今年9月,他被区统一派驻石井街马岗村担任第一书记,石井“0925”、“1027”疫情期间又负责石井街隔离转运工作,积累了宝贵的一线抗疫工作经验。而在10月中下旬,嘉禾街本土疫情发生后,他火线驰援嘉禾,再度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回到岗位后,林浩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协助街道领导科学建立疫情防控应急状态资源分配,将全街人员统一编入各个专班、工作组、前线指挥部,确保流调、转运等关键环节力量充足,确保各部门工作24小时轮转不间断。

林浩俊与同事核对风险区域划定范围。

为了保障指挥部这个中枢系统的正常运转,综合组组长这个岗位要统筹做好信息报送、数据分析、会务保障、事项督办等各项工作,还要协调各组、各专班与前线指挥部、网格的工作衔接,只能是白天全天在岗、晚上隔天轮换,“疫情最胶着的时候,人就像永动机一样白天黑夜连轴转,基本上就是连续工作30几个小时,才能去补觉六七个小时。”林浩俊说。

与林浩俊情况类似的还有综合组的杨远驰,他是林浩俊的B岗人员。

“不是不想喘口气,实在是各种要对接的事项太多。”杨远驰向南都记者展示自己的手机通话记录。只见短短1个小时之内,他已经接打了十几个电话,从信息填报、事项督办、应急处突到综合保障的各类统筹协调都要去处理。

综合组在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中。

半小时、一小时内准备情况汇报材料是常态

作为防控指挥部的运转核心,“又多又急”是综合组的常态。“最多的时候我同时要填四五份报表,找数据、看数据、核数据看得我眼睛都肿了,‘表哥’‘表姐’是大家彼此的戏称。”综合组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在保证数量和速度的前提下,数据的准确也是指挥部运筹帷幄的首要保障。“半小时、一小时准备一份材料是常态。”另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线形势瞬息万变,综合组必须及时掌握一线最新情况,快速整理形成材料做好上情下达,确保上级指挥部迅速获取信息、前线指挥部和各组抓好落实,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有呼必应”。

除了做好统筹协调、信息处理,综合组还要担起后勤保障“大管家”的职能,解决一线人员的衣食住行等后顾之忧。

林桂凤与同事整理人员入住信息。

“这是嘉禾街首次遭遇规模性本土疫情,为了管控住疫情,市、区调派了大量工作人员前来支援,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有500多人、几十支队伍进驻,接到任务后,我们负责后勤的三四名同志拼命打电话找房源,马不停蹄地对接各支队伍收集队员信息、并及时答疑解惑。虽然一直忙到半夜,但是一想到能够让支援人员休息得好、专心抗疫,我们就觉得很有成就感。”综合组林桂凤告诉南都记者。

负责此项工作的苏健安告诉南都记者,近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奔走在采购点、仓库和各指挥部之间,一车一车地将2500箱慰问物资、2万多份爱心包分发至各个网格,“我们会尽量让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居民们感受到温暖。”

苏健安与前线指挥部、网络对接慰问爱心物资配送。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

通讯员:云嘉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指挥部   嘉禾   数据   信息   组员   常态   疫情   前线   本土   工作人员   街道   准确   记者   小时   人员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