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当下混沌的世界,何处寻找心安?

经常会听身边的人说起,感觉这个世界越来越乱了,疫情不断,水灾旱情,俄乌冲突,除了乱还是乱,对于未来的预期也不断下调,觉着这日子越来越没盼头了。

应对当下的大事小情,更多人感受到的是无从下手,之前的按部就班的生活被突然打破了。一些人有活就干的日子没有了,因为大环境不行,被迫下岗了,抬头一看,周围好多境遇相同之人,电视、自媒体上充满各种动荡和不安的消息,这世界怎么了?我的生活怎么就成这样了?

今天听了许倬云老先生在混沌课堂的《我的人生原则》,算是提供了一种应对方式。

当许老先生看见当前世界的种种事情,让人伤心,天灾人祸,国与国之间冲突,民与民之间纠纷,人跟人之间欺诈,就看着真是不舒服。

但想起父亲教他的心旷神怡四字,他逐渐学会放下。其父亲在1932,就他刚2岁的时候,在厦门做事、工作,1932年那年无锡大瘟疫,不但无锡大瘟疫,整个江南大瘟疫,死者无数。他们家里,他父亲立场而言,他的弟弟、弟妹两个人两个月之间走了,他妹妹的丈夫,他大儿子,14岁走了,对一个51岁的人,这个伤痛,两个帮手、一个儿子、一个亲人,全家的担子、三四个家庭担子在他一个人的背上。那时候,日本人一次一次地侵犯中国,九·一八刚过,莫名其妙东北偷走了,而且一步步地逼迫着国人走向抵抗,国人虽弱者,国人知道会输,但国人不能输。

以他父亲一个海军出身的军人,为国尽忠的这个人,他父亲的心情肯定无比沉痛。他父亲到一个佛教的寺庙,他到那里留了四个字,这四个字并不是少见,叫心旷神怡,心开拓、宽宏,心境宽大,神情就怡悦,就是轻松、安详。在那环境里面,他父亲得到启示,他忧伤是忧伤,不能让忧伤压倒你,拿忧伤放在心里,日子还是要过,只有他自己挺下去,他才能过,有这么几家的人在他背上,他不担下来我怎么办,他担下来,他不能整天愁眉苦脸,他必须把心胸放大,大到受得了忧伤也担得了喜乐,经得起困难也能盼望一切好转,这心宽。这宽了以后人才轻,不叫轻松,叫做愉悦,也不是快乐,而是豁达了。

要许老先生说,世界是如此之令人忧苦,但是不能让你放开、丢下、离开,你离不开。离不开这就怎么办呢?好好做人,尽心为之,不要被忧苦、忧伤、悲苦压倒。

等到人悲伤的时候、难过的时候,你再想想,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水尽了、路尽了,云,柔柔白云一丝一丝在青天上升起,这又多叫人愉悦的景象。你走到路尽处穷途末路时,你发现另外一半段,有另一个天地在。大自然跟你连接在一起,它在抚慰你,它在叫你安心、让你快乐,叫你心里宽一宽。所以寻找快乐,寻找可以模仿的景象,不仅对人,在大自然依然可以。

最后,许老先生寄言希望各位年轻朋友注意,人生在世,有胜有败,有时成功,有时失望。希望你注意,这失败的时候、失意的时候,你不要丢到自己,别的可以丢,就自己人格不能丢,这尊严不能丢,那样子你可以再得到机会,回过头来走另外一条路,或者本来没走好的路,走到成功。成败,天下常事,人生在所不免,所以盼望大家记住,叫败无失志。成功的时候不要丢掉自己,这丢掉就说不要失态,第一个不要失志,第二个不要失态,失态就是忘了自己,失志就是丢掉了自己。你自己人格,你自己的人的尊严,你自己的独立性,是最宝贵东西,不能丢掉,也就说不能丢掉信心,也不能忘其所以,一切都觉得胜利、成功,就狂妄。就是胜不要狂,败不要伤。

除了重点谈及如何应对人生中的困顿阶段,在这门课中还意外学到了关于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来源,也是不小收获。

所以我们的天地跟我们关系,不是主人跟我们,是两者协调,老天爷给我风、给我雨,土地公给我土地,人在中间天地人三元、三才,这是合作的东西,不是争夺,不是剥削。我工作对象这块土地是宝贝,我爱惜这块土地,我爱惜四周围环境,树帮我挡风,水沟替我进水,泥土,这面的一尺泥土我加工栽培,前面收了的庄稼,剩下了根、枝就成为后一束庄稼为肥料,延续的,永远是合作的,永远是协调的,天跟人的协作跟协调。

农耕文明,和西欧及北美的游牧文明产生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不同倾向,主导了不同的民族性,了解历史,了解我们从何而来,才更懂得我们要往哪里去。

愿大家都能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心安,过好自己的人生。

注:文章内容多摘自混沌课堂-《许倬云 一代史学大家如何养成》 如有侵权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无锡   瘟疫   心旷神怡   心安   失态   老先生   混沌   国人   忧伤   父亲   土地   人生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