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故事」故乡,是心底最柔软的记忆

故乡,它是一个人从懵懂无知到认识自然万象,融入大千世界,独立走向远方的出发地,也是人生起跑线上的发令枪。故乡的文化土壤滋养了身心的强壮,磨练了意志的坚强,故乡对人生的成长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同时也储备了前行的力量。

我的故乡,伴我走过30余年,在一生中占有极重的分量。那些儿时求学时光,玩乐天堂;青年的战天斗地,生死较量;成年的娶妻生子,家庭重量......一幕幕场景,始终铭心刻骨,时刻难忘。

故乡五味杂陈的滋味,不时地搅动难以言表的心中热浪……故乡是温的,欢乐的,开心的;也是沉闷的,抑郁的,拼搏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每每想起,总是难免会热泪盈眶。

我的故乡,村庄不大,位于南北走向的(公元前602年——公元11年)古黄河堤道口,东有古老的沟盘河(现已疏通为岔河),西临德州老城(相距约三公里)。村中有一个十字道沟,把全村分成四个大的院落,俗称东南院、西南院、西北院、东北院,人们靠着勤劳节俭,开垦土地,辛勤耕耘,扎根于此,繁衍生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凝结成一个纯朴祥和的村庄。解放初期,仅有百余户人家。土改时,只有两户富农。我们李家仅5户人,只1户中农,其余皆为贫下中农。村里人多地少,种的多是城里大户人家的土地,故全村抗长(长工)打短(短工)的较多。农具齐全,有大牲口(骡马)的人家,便是日子不错。多数人家农具不全,牲口更少,靠互助耕种生活。

它是一个有着数百年年轮的村庄。在我的记忆中,村中有四庙:豪华气派的真武庙,幽静肃穆的菩萨庙,双厦出檐的土地庙,刚强威猛的关帝庙。经粗略考证,我们李家居此已有近300年的历史,相传自明初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东迁至此。李家在村中定居,距今已有10代,有家堂谱系及祖上坟莹可证。且,德州解放初,李氏家园,规矩齐整,方方正正,有果木树林,场院菜园,想来在那古大堤上,削平一米深的泥土,平整出10余亩土地,修房盖屋,植树种粮,打井种菜……其规模和内涵,非经年累代之功不可为也。

它又是一个被绿色环抱的家园。远眺村庄,只见绿色葱笼,只有到近前,方见院落房屋,被包围在树木中间。全村人家,一姓一片,前路后树,似乎成为共同的理念。且村庄外延,多是大小不等的树林、果园。村中树木品种较多,有槐树、榆树、柳树、枣树、杜梨树、桑甚树、香椿树、桃树、梨树、杏树等,沟旁崖头,灌木丛生,酸枣树居多,主要功能是地界标志和防雨护坡。较为成型的果园,有村南冯家、马家的桃园和村北李家的枣林,姜家的杏林,都有上百棵之多。粗而高的成材大树,当属村西头高家、李家的柳树,高而茂盛,枝条垂地,随风起舞,浓郁墨绿,充满生机;村南张家,村北刘家的大杨树,身高数丈,树粗合围,遮荫如棚,叶响如雨。村东头住户稀少,但杂树成林,鸟飞不见影,惟闻树叶声;人在林中走,依稀辨路径。小孩们多不在此玩耍,走在林中,心里发怵。

如此环境,空气当然是清新无比的。尽管村民们无生态环境的理念,但却从历代相生相长的生活体验中,认准了有房住才是家,居家就要栽树,千载万代都传承着这种朴素的认知。房前屋后,种果种树,也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春天,树绽绿芽,绿草铺地,其嫩叶皆可入食;夏天,绿荫遮日,满溢花香,槐花、榆钱也堪称美食;秋天,果实累累,任你采摘品尝;到了冬天,落叶归入泥土,可肥沃土地,收集枯枝回家可取暖避寒,那些高矮层迭的树木枝干,顽强地阻挡严寒的侵袭,让劳碌了一年的人们,在温暖的屋中充分休息,恢复体力,以迎接新一年的生活继续。可以说,树木拱卫烘托着人们生活的四季,其功至伟,不可小觑。

它还是一个浸透农耕文明的和谐群体。整个村子里,始终保留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习俗,从年初到岁尾,男人们除辛苦耕种那些有限的土地外,闲时出外打工,多是体力活。如打坯、推脚、拉船、割麦等,从不停息。女人们带孩子,侍公婆,缝、连、补、缀,洗洗涮涮,手脚不停。从早到晚,一家人尽管劳累艰辛,却知足常乐,总是欢声笑语,享受着日子的甜蜜,且每年都在编织着美好的梦想和善良的期盼。

善良的人性,淳朴的风俗,又使一个个家庭团结互助,形成一个全村和谐共存的群体。村中每遇大事小情,互相主动帮忙。如修房盖屋时,便帮忙打坯,因是力气活,主家要管饭。然后便是打基础,即夯实地基。男人们多是在吃完晚饭后,便不约而同地到盖房的人家去打夯,而且有分工,有喊号的,有扶夯把的,有拉绳的,一遍一遍地把地基夯实。再后便是帮忙建房,和泥、垒墙、上梁、铺顶……只有在上梁时管一顿饭,其他时间都是义务帮忙,家家如此,彼此相顾,因而,这个不成文的乡俗民约,才支撑起了这个一定规模的小村庄。

村中红白喜事,更是踊跃帮忙,帮借桌椅板凳,帮厨洗菜做饭,帮请喜乐班子订花轿……在专门执事的指挥下,红事既喜庆热闹,又秩序井然的地把新人娶进洞房。白事则是既端庄肃穆,又有条不紊地把去世老人入土安葬。

平常过日子,更像一家人一样。生孩子送喜面,剪个喜字,替个鞋样,借个工具,使个牲口,搬搬挪挪,抬抬扛扛,打个招呼就行。在这样一个小村庄,就没有办不了的大事,也没有过不去的难事。偶或邻居间抬杠拌嘴,心生隔阂,便请院中长者,调解一下即可,仍如以前一样。这种淳朴善良的习俗,形成了“以和为贵”的和谐村风,使岁月如糖。


它还是一个留着红色印记的村庄。听老人们讲,1946年解放德州时,是攻城部队的后勤基地,前沿指挥所设在邹李庄。村民们扛着弹药,担着饭菜,由玉皇阁进入南关,再穿墙过户,迎着敌人的炮火,把饭菜弹药送到攻城战士们的手中。德州解放后,地里的麦子正发黄,收割打轧后,又把麦子当军粮。大军南下,不少青年报名参军,还组织了抬担架,送军粮的民夫队,随部队一路南下,不少青壮年,把热血洒在了全国解放的路上。新中国的诞生,他们尽了自己的一分力量,这些红色的印记也将铭刻在这个小小的村庄。

历史天空的星辰还在闪烁,见证着这沧桑巨变的村庄,由村变城,渐渐消失了已有的行踪。它像一列高速列车丈量着飞速发展的进程:经历了村办企业,壮大了集体经济;村庄改貌,实现了平房整齐楼房漂亮……

当人们面对幸福生活,按下快乐键时,我内心情感的深处,只留下了那个曾经生我养我的故乡底片,且时不时的翻晒着——那个小小的村庄的以往影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故乡   德州   上梁   军粮   牲口   农具   全村   村庄   树木   柔软   心底   父亲   土地   记忆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