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越炒越热 这些山东企业瞄准万亿市场抢抓新风口

随着预制菜概念的火爆,近两年不少企业竞相入局,发力预制菜产业赛道。有机构预测,未来3年至5年,我国预制菜产业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元级产业。2022年,因方便、快捷而备受青睐的预制菜可谓火出了圈,在刚刚结束的进博会上也有它的身影。

糖醋鲤鱼、四喜丸子、葱烧海参……作为八大菜系之一的鲁菜,怎么能不被预制菜盯上呢?山东的预制菜企业家数是各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最多的。启信宝数据显示,山东预制菜企业家数达4964家,比紧随其后的河南、河北企业数之和都多。山东省到底有哪些地区和企业正在布局预制菜?规模如何?

龙大、得利斯、春雪食品聚焦预制菜赛道,效益可观

在“政策+资金”推动下,山东拥有预制菜企业近万家,还有7家上市公司,数量全国居首。

当前,龙大美食全力聚焦预制菜赛道。基于产业链优势,龙大美食在近年进一步聚焦以预制菜为核心的食品业务,在“一体两翼”的战略指引下,加速向下游产业链发展。今年前三季度,龙大美食营收114.52亿元,净利润4929.18万元。食品板块前三季度营收11.70亿元,主营占比超过10%,其中预制菜收入约9亿元,单第三季度预制菜营收接近4亿元。在近期的投资者调研中,龙大美食也透露,预计第四季度收入增速不低于三季度,预制菜全年目标预计13亿以上。

2022年预制菜上市企业营收五十强榜单入围报告显示,2021年得利斯营收31.3亿元,同比增长4.59%,净利润0.44亿元,同比增长50.30%。早在2015年,得利斯就已进军预制菜产业,2021年将预制菜发展作为重要战略发展方向。2021年,得利斯预制菜研发支出同比大增203.66%,依托自身产业链条基础优势,生产了包括猪肉、牛肉、鸡肉、米面制品等4大系列的预制菜产品,领跑预制菜新赛道。2022年,得利斯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在预制菜行业的市场地位。

2022年上半年,春雪食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24亿元,同比提高14.71%。截至报告期末,春雪食品拥有总资产17.52亿元,同比增长9.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13亿元,同比提高2.08%。

对于业绩提高的原因,春雪食品在半年报中表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调理品(预制菜)销售保持稳定增长,连续三年在全部食品营收销售占比达50%以上。今年上半年达到61%,继续领先同行业。

其中,在预制菜新品研发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继5月份线上发布12款中西餐新产品后,陆续推出12款非油炸类预制菜、双蛋白鸡肉能量堡、冷藏哑铃鸡胸肉、植物基面点等新产品,并形成产能与销量。

食品企业纷纷入局预制菜行业,开辟蓝海市场空间

面对万亿元级市场规模的行业,青岛企业也纷纷入局预制菜行业,鲁海丰、万福、老转村、希杰等一批食品企业,通过细分市场、产品技术研发、多渠道宣传推广等方式布局自有的预制菜板块。

“预制菜”这个名词近几年爆火,但对于青岛多家出口企业来说却并不陌生,像万福、鑫海丰等企业在十几年前就已经作为海外深加工产品的主要出口商。“我们从2001年就开始做星鳗鱼产品线,主要做海外出口,当时并没有预制菜这个名词,我们统一称之为深加工产品。”青岛鑫海丰食品副总经理侯剑平告诉记者。随着预制菜品在国内升温,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国内市场。目前企业正在董家口布局占地12.26平方公里的加工园,包括码头、冷藏、运输、加工厂及交易中心一条龙产业业态。企业也将预制菜的销售重点从B端逐渐向C端倾斜,通过抖音、天猫等直播渠道开拓C端销售渠道。

面对旺盛的需求和高速增长的市场规模,其他青岛企业也纷纷入局预制菜行业,利和味道、益海嘉里、希杰等一批食品企业,正在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开辟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空间。

以调味食品起家的利和味道,基于深厚的研发与生产能力,2020年推出了高品质预制菜领先品牌——朕宅,并在市场上率先推出了“美式芝士牛肉卷”、“日式蒲烧鳗鱼”、“英国惠灵顿牛排”等创新预制菜产品,推动预制菜由原先的冷冻包子、牛肉丸、火腿肠等简单产品向更丰富、更健康、更美味的高端复杂菜品升级。

青岛建设预制菜产业高地,潍坊进军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

在济南市天桥区,山东(济南)预制菜产业园被省政府确定为“四大重点打造园区”之一,是全国首个省会城市预制菜产业园,联合省农科院共同成立全省唯一的预制菜产业研究院。

“预计整个园区全部投产后能够容纳2000家企业入驻,实现年销售健康肉、水产品等260万吨,年生产、销售预制菜50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带动就业3万余人。”谈及未来发展前景,济南天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运营部成员徐明说。

今年6月份挂牌以来,园区已与烟台龙大、潍坊得利斯、济南黑牛先生等60余家企业及山东省烹饪协会等9大行业协会达成入园协议或合作意向。其中,已注册入园6家,“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服务模式初显成效。

山东(济南)预制菜产业园项目所在的药山都市工业园,正在加快出清低端产业,实现高效转型升级,天鹅棉机等龙头企业持续扩规提效,以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为导向的药山都市工业园步入发展快车道。

2021年,“青岛农品”品牌矩阵包含有163个农产品品牌,市场交易额达到578亿元,“青岛农品”影响力连续三年进入中国区域公用品牌榜前十名。扎实的农业基础、强劲的制造业实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青岛拥有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天时、地利”。

日前,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助推青岛建设预制菜产业发展高地。通过内组外引,打造15家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大型预制菜龙头企业。全市规模以上预制菜产业市场主体达到100家,全产业链规模突破1000亿元。到2024年,基本建立科技含量高、生产加工能力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突出、上中下游紧密衔接的预制菜产业体系,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

青岛将在预制菜核心产品研发、产业园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国家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通过举办国际性的预制菜产业博览会、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等行业重要性活动,全面打造“中国预制菜之都”。

凭借“蔬菜之乡”寿光和食品产业强市诸城的强力支撑,山东潍坊在全国脱颖而出,正式进军“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根据规划,三年内全产业链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这个规模即便在全国城市来看也极具竞争力。

地处山东北部的滨州,是全国唯一的粮食加工千亿级地级市,拥有预制菜产业相关企业672家,年销售收入达445亿元。

在滨州,有中裕、西王、香驰、亿利源等一大批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小麦、玉米、大豆、肉牛等农产品产业链不断延伸。沾化冬枣、鸿安肥牛等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滨州市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全市预制菜产业原料供应、企业培育、品牌建设、物流体系、金融支持等重点工作进行具体部署。根据上述《意见》,到2025年,滨州将培植壮大预制菜经营企业1000家以上,对接领办预制菜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000个以上,引育预制菜品系研究人员(专家)突破1000人,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

整理:李蕾

综合自央广网、中国经济网、齐鲁壹点、齐鲁网、半岛网-半岛都市报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山东   海丰   万福   滨州   企业   济南   风口   青岛   赛道   高地   产业链   产业园   产业   食品   行业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