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与王健林,为何挺住的是他们?

今年东方甄选异军突起后,大家都在谈论俞敏洪。“双减”地震后,以新东方为代表的大批培训机构业绩都出现了断崖式下跌,甚至时有部分机构倒闭、欠薪、跑路的新闻见诸报端。新东方却不仅支付了学费、员工补偿费等费用共计200多亿元,还给乡村学校捐献了8万套桌椅。

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俞敏洪跟新东方都没有倒下,反而是靠着直播电商重新站了起来,他成功背后的密码是什么呢?是什么让新东方能够做到体面离场又重回牌桌呢?那就是因为俞敏洪一直坚持保证现金流的做法。俞敏洪曾称,如果哪天新东方倒闭,账面上的现金必须能够满足同时退还学生的学费,还有员工离职的赔偿工资。

类似绝处逢生经历的还有前首富万达老板王健林,如今王健林可以堪称逆境崛起的成功典范了。可就在5年前王健林大手笔甩卖资产时,很多人都在嘲讽他,认为王健林要垮掉了。当时的王健林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回笼资金,降负债、保现金流。此后,万达通过剥离资产,达到了公司轻运营的目的,其主要利润来源也变成了租金和物业管理费,不再需要依靠传统的高杠杆开发模式,从而降低了负债,稳住了流动性。5年轻资产转型后,王健林重回大众视野,频频上演抄底好戏,上演王者归来。

5年前,当时接手万达资产的融创、富力等几家房地产公司可谓是风光无两。融创一口气就花了500亿,拿下了万达的13个文旅项目。富力更是199亿拿下了万达的70多家酒店。2020年以来,在房地产行业“三道红线”的监管之下,曾经依靠高杆杠的这些房企们变得举步维艰,甚至濒临破产。相比之下,早已转向轻资产化的万达却是风景这边独好,现金流充裕,笑到了最后。

截至今年上半年,万达商管集团资产负债率为50.8%,继续保持较低水平;有息负债为1398亿元,近几年持续减少。另外,从现金流量表来看,转型轻资产5年后,更是手握超300多亿现金,偿付能力明显提升。

不是每一个跌倒的大佬都可以重新站起来,为何王健林、俞敏洪做到了,归根结底在于他们比别人更早意识到了现金流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现金流所反映的是企业的偿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一个企业现金流出了问题不能及时止损,离垮掉就真的不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大佬   新东方   目的   现金流   学费   现金   年前   资产   员工   企业   俞敏洪   王健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